宋培伦,1940年2月生于贵州省湄潭县。 他是“旅美艺术家”、“著名漫画家”、“木刻大师”。 1996年,时年56岁的艺术家宋培伦辞去大学教授职务,他摒弃名利回到家乡,花了17年时间,与贵州花溪斗蓬山的妇女和老人们一起,把这里最丰富的石头资源,一块块堆垒起来,还原了贵州的傩文化以及人类远古的记忆,他用古代中国神秘夜郎古国的故事来命名这个300庙大小的石头王国:夜郎谷。
但是宋老没有辩解太多,只身来到贵州,自己的家乡,他决定要在这儿生活一辈子,穷一生之力完成最后一件作品。 他就地取材,每天都在捡石头,根据石头的形状来创造形态各异的石像、城堡。 他还召集来当地的村民帮忙,村民们没文化,但态度相当认真,觉得尖石不好看,就用工具打磨平整些;歪歪扭扭的石柱可能不稳定,他们改成四平八稳的模样;认定拿了这位老人的工钱,就要努力地修建出最漂亮最高档的建筑。
大雪封山,他就在山里呆了两个月,一个人生火做饭,安静地看书睡觉。 兴起时听雪块从树枝上跌落的声音,寻找动物留下的足迹,四周白茫茫一片,把心蹭得干净透亮。 爱人赶来看他,朋友赶来劝他,以为他会孤独,不想却一脸满足,享受着外人眼中清淡的苦日子。 宋老说,夜郎谷的作品一半来源于他的艺术创作,另一半则完全交给大自然完成。
它们永远在生长,不停在变化,千姿百态,把这里的石头也渲染出了不一样的艺术感,他们解读着属于大地的精彩,我们人类谁也无法预料它们最后的模样。
可宋老却说,我就是没眼光,本想找个清静之地搞艺术,周边却来了几万人,还被野蛮占去近1/3。 现在宋老已是76岁高龄的人了,每天清晨,宋老带着小狗们绕着一座石头之城走上一蹓。这里看看,那里摸摸,找找石缝里是否又冒出新芽,那片绿色是否和去年一样被渲染得生机盎然。
从另一个山坡上去,还能看到截然不同的精致景象——小桥、流水、凉亭,还有被野生植物掩映着的一栋栋小木屋。
但至于以后的命运,还是个未知数。 “任何生命的变化、消亡都是自然的,走到哪里天黑了,就在哪里歇吧。” 在宋培伦心里,与大自然共同创造这件作品的过程已令他深感满足。 夜郎谷还未完工,宋老说它永远不会完工,等有一天他不能守护夜郎谷的时候,大自然会永远替他完成这件艺术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