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高效看外文文献

 WAXYY0711 2016-08-25


1
英文至少过四级


科研狗吠:要发好文章,就要发英文文献。


高影响因子是各国学者考核指标,他们不惜放弃发表本国语言的论文,转投国际公认的SCI、EI和ISTP等英文数据库。要看懂学者的英文文献,你就应该读懂一般单词和语法,四级算是最低要求,还没有过四级的大神跳过。


2
有道词典


遇到不懂的新专业名词,头疼得不要不要的?有道词典有一个取词功能,在阅读外文文献的时候,把鼠标放在不懂的单词,有道词典会显示单词的中中文含义。这个功能第一可以帮助单词量少的同学,第二可以把不懂的专业名词翻译(有道词典还有一个记录生词功能,有空可以拿出来复习专业名词)。


3
找高质量论文

找到好的文献是成功的一半,小海教你如何找对口文献。把你的关键词输入到谷歌学术上,搜索最近3年高级期刊文献或者高引用量文献。如果还是找不到你想要的论文,可以找近5年的综述论文,把论文引用的文献找出来,这些文献是在该领域研究比较好的论文。通过阅读这些文献,你会慢慢知道该领域的谁是大牛,那个单位是最强。


4
阅读摘要


短时高效了解一篇文献,那就是摘要。阅读摘要你大概就明白文献的研究内容,是否和你方向有关,需不需要再往下阅读。有些文献把摘要分成目的,实验和结构三个模块,这样读者看起来比较清晰。


研究生生涯要读很多文献,每一篇文献都是几千到几万字,逐字逐句地阅读下去,效率一定不高。我们通常是阅读文献摘要,了解文献的大概内容,如果和自己研究方向不符或者看过类似的研究,我们就可以放弃往下阅读,避免浪费宝贵的时间。


5
阅读有详有略


不管阅读中文还是英文资料,都要做到有舍有取,带着目的去阅读。


一般文献分为6个部分,包括摘要、前沿、实验、结果与分析、总结和参考文献。

摘要是对文献的概述,决定你是否再往下阅读的一个分水岭。


前沿一般诉述文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是捋顺学者的研究思路,如果这部分没有阅读,就会影响对实验,结果与分析和总结的理解,所以这一部分要详细的阅读。


实验一般指的是如何做实验,你已经了解实验过程或者所说的内容不是我们寻找的目标对象,我们都会跳过。如果是你寻找的“如何做实验”,那么这部分就是关键,要详细阅读。


结果与分析一般是验证实验是否成功,如果你已经阅读过类似研究方向的文献,可以选择跳过。如果你是一个刚刚入门研究生或者文献运用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这一部分我们还是要详细阅读。


总结一般是对实验总的概括,和摘要的内容一致,可以跳过。如果摘要没有提及,我们还是要详细阅读别人的研究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