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红民:将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王兆善 2016-08-25

改革开放使我们解决了肚子“挨饿”的问题,现在必须通过实施质量强国来解决好质量“挨骂”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建设质量强国的信心和决心。

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必须首先加强质量强国战略的理论体系和实现路径研究,真正将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才能确保质量强国战略深入推进并取得实效。首先,战略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只有将质量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由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明确的战略决策并进行全面部署,才能体现其管方向、管长远的战略地位,也才能使建设质量强国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的行动指针。其次,国家发展战略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构建起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形成系统完备的工作机制,才能为实践所理解、所接受,反过来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再次,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必须要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去引导,要有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去推动,要有具体的工作平台作支撑,只有路径明确了,战略才能得到有效执行。

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强化理论支撑,提升战略层次,真正上升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立地,就是要明确具体实现路径,提高战略的可操作性,保证在实践中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提升战略层次上,要切实加强质量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同践行的奋斗目标。顶层设计事关发展全局。尽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国务院相关会议文件也多次提出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然而,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没有真正实现将经济发展建立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质量实现国家强大,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发展理念,甚至是一种口号。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质量强国还没有真正被确立为全社会共同践行的国家战略。因此,建议能够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将全面实施质量强国列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统筹谋划,切实将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确定下来,全面提升质量强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层次。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质量法规体系,加快质量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构建形成系统完备、能够满足质量强国战略实施的法律保障体系,使质量强国战略依法实施。

在强化理论支撑上,要深入开展质量强国政策理论研究,切实解答好“为什么建”的思想疑虑。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和指南。当前质量强国战略之所以在实践中推动困难,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强国的理论支撑还不成熟、不系统。目前对质量强国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更多的是在强调质量本身,并没有真正讲清楚如何通过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国家强大,没有完全构建起质量强国的逻辑框架和政策体系,质量和强国之间存在“两张皮”,导致社会对以质量促发展、促转型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深刻、行动不自觉。因此,一定要通过强化质量效益的深层次研究,切实把质量强国作为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能力,形成以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体系;一定要将覆盖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领域的质量统筹谋划、整体研究,形成包容完善的大质量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从而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新常态下质量与经济转型升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到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发挥质量的支撑作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必须围绕质量找突破口;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必须走以质取胜之路。从而更加坚定全社会走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道路的发展信心。

在完善实现路径上,要形成系统可行的推进机制和政策合力,彻底解决好“怎么建设”的行动困惑。当前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强国战略考评机制。考核具有明确的导向性,一定要加强分析研究,切实建立起能够有效衡量质量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既要突出科学性、导向性,又要做到可量化、好操作,还要坚持分类指导,综合考虑地区差异。同时,要积极推动将质量考核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统计指标,列入组织部门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核要求,加大对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切实推动各级将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二要建立形成战略实施的投入保障机制。有战略就要有资金投入和政策保障。

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一批推动质量强国战略的配套政策,建立和落实质量强国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也要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质量投入机制,形成推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工作合力。三要健全完善品牌培育和激励机制。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一批加强品牌建设的制度文件、激励措施、支持政策等,形成政策叠加效应,促进资本、技术、人才、资源向品牌集聚,下功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同时,切实加大对自主质量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动员全社会信任品牌、使用品牌,树立“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四要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当前,要加强对标准创新的激励和监督,全面开展强制性标准清理评估、推荐性标准复审和修订、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及评议监督制度试点活动。同时,坚持把标准化改革的重点放在促进标准与产业发展的结合上,积极实施“标准化+”行动。五要全面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人才不足和技术基础不强是当前质量强国的最大短板。特别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质量基础更加脆弱。建议国家更加重视加大对西部省份的质量基础投入力度,着力夯实和完善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人才等质量保障能力和技术支撑体系。要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改革,推进质量技术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积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质量技术支撑平台,切实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奠定能力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