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劳力士Cal:3135机芯——多年后是否依然配得上那顶皇冠,劳力士,爱表族论坛

 秋月无边1030 2016-08-25
本帖最后由 Ballade 于 2014-9-14 14:33 编辑

全文已更新完毕,粗略数了下字数,六千多字,我记得大学毕业论文也没这么多字数,投入的精力恐怕也不及这篇文章的五分之一。如果不是对劳力士这个品牌的热爱,如果不是吴版等热心表友的鼓励和支持,我想我万万没有这份耐心和勇气去完成这项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受益良多,比如对机芯各构造有了全新的认知。对劳力士这个品牌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这篇文章也改变了我之前对于劳力士机芯的一些看法。比如,有人说,劳力士的腕表,只要没有明显的走时不准,是不需要保养的。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作者在评价3135的缺点时提到,对于3135,如果润滑油消耗殆尽,那么对机芯很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的损害,后果很可能是更换整个主夹板,维修代价极大。而3135的前辈3035则由于钢轴等部件较粗,出现这种危险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有趣的是,作者在对比了数款机芯后,给予最高评价的机芯竟然是ETA的2892-A2,这很出乎我的预料。但同时也证明,ETA并不是低档廉价的代名词,它在机械表领域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这是一篇技术性和趣味性兼具的好文,本人水平有限,希望大家能在玩味的同时,给予批评和指正。


吴版提供的原帖Rolex Caliber 3135 – Still worthy of the crown after all these years?


继多年前对劳力士的新款女式机芯Cal:2235的评介后,应汉斯之邀,我终于可以将这个推迟了许久的评介继续下去——劳力士顶级男士机芯系列Cal:3135。对于这篇文章,我要向汉斯表达诚挚的谢意,因为没有他的好心帮助,尤其他的耐心,就不可能有这次评介,至少不是由我来评介。这次评介的模型是他1993年购买的全新劳力士海使系列11600N,在做保养时,我拍下了这些照片。幸运的是,尽管自购买后十五年第一次做保养,它的状况还不赖,因为我们都知道汉斯拥有多块腕表可以替换,这使得它在十五年期间免于持续磨损。
首先介绍的是用于替换劳力士1575机芯的3035机芯。尽管3035是一款牢固,稳定且非常精准的机芯。它的主夹板和基本设计甚至被用于仅应用了十多年便停产了的5035石英机芯。
3035和它之前那些机芯在很多方面相去甚远,它的摆频从19800提升到28800,除了被装在摆轮内缘的四个快慢螺丝(在不增加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增大其直径,以达到同时增加其转动惯量和减少气动阻力的目的),其他摆轮螺丝被省略。就像我在之前2235机芯的评介中提到的,为了减少齿轮空转和齿轮间的摩擦,劳力士采用了ETA引入的微型咬合齿轮(这是他们第一次采用)和盘面。他们还为了改善驱动系统的力矩和稳定性换用了更快的发条盒。这个发条盒可以提供大约50小时的存储动力。
看我的关于ETA2892-A2的评介,以获取更多关于ETA2892机芯齿轮的信息。柯蒂斯托马森对那些特殊齿轮也有介绍。其中提到一些公司,特别像积家,也会对ETA的微型齿轮机芯进行轻微改造并对其重新命名。而不是像下面那些图片对这些齿轮的外观进行一个非充分的描述。
自1988年诞生之日起,3135机芯便成为劳力士的主力机芯。当然,这20年间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为了同时提升外观和稳定性作出了大量的更新和改进。和大多数瑞士腕表公司一样,劳力士没有做过大规模的升级,所以即使是他们自己的制表工匠也对此没有意识,除非他们在维修时被专门要求升级部件和机芯。有些潜在消费者想要确定他们购买的腕表是最新最好版本,为了迎合这样的市场需求,劳力士作出了改进新游丝之类的改进。而其他,诸如改变中轴和齿轮的形状,改进所使用的合金金属成分等等,往往并不为人所知。
3135机芯的基础数据信息:
直径=28.5毫米
套径=28.1毫米
厚度=6毫米——和无日历的3130一样
钻数31
动力存储=约50小时


下面近距离来看一下这个机芯

机芯完全拆解俯瞰图。已清洁完毕待组装。机芯螺丝在右上方,表盘螺丝在左上方靠近发条处。


01_overview.jpg
2014-9-6 17:10:25 上传
下载附件 (120.58 KB)


发条盒,主簧和发条轴近景。和ETA2892机芯以及当今大多数机芯一样,劳力士同样将微咬合齿轮用于整个机芯,包括发条系统和表盘系统。


02_barrel_ms.jpg
2014-9-6 17:33:03 上传
下载附件 (69.11 KB)



相比较而言,3135拥有比ETA2892长得多的主簧。这个更长的主簧给劳力士带来比后者更久的动力存储——约50小时。尽管2892的主簧更短更窄,可它却更粗一些,这也让它更加结实。


03_2892_3135.jpg
2014-9-6 17:39:42 上传
下载附件 (66.15 KB)



ETA2892的镀铑发条盒和3135的黄铜发条盒尺寸比较


04_2892_3135a.jpg
2014-9-6 17:45:07 上传
下载附件 (177.66 KB)



主簧被装入发条盒,等待加入润滑油和装盖


05_barrel.jpg
2014-9-6 17:48:40 上传
下载附件 (224.12 KB)



三个传动轮以及擒纵轮和擒纵叉。注意,尽管每个传动轮的齿的尺寸为了促进从发条盒到擒纵系统力量的衰减而各不相同,但除擒纵轮之外,各个轮子的直径却几乎是一样的。


06_train_wheels.jpg
2014-9-6 18:01:33 上传
下载附件 (95.51 KB)



镀铑并嵌入黄铜组件的主夹板。万国的夹板镀镍。其他制造商,像朗格,用镍银代替黄铜,不给他们的主夹板镀任何金属。注意用于包裹分轮的铍铜合金套圈,和两个位于上部的黄铜螺母。那两个螺母用于摆轮的快速微调。


07_mainplate.jpg
2014-9-6 21:55:29 上传
下载附件 (185.02 KB)



安装到位的分轮。


08_canon.jpg
2014-9-6 21:58:23 上传
下载附件 (193.99 KB)



安装好分轮独立的夹板支架。位于支架中心的钻支撑秒轮而非分轮。因为分轮从头到底由铍铜合金套来支撑。有趣的是,像积家889机芯的分轮是直接由发条盒驱动的。这种安排是为了给表盘和日历系统提供最大的扭矩,而非对驱动系统。


09_canon_fitted.jpg
2014-9-6 22:00:02 上传
下载附件 (205.55 KB)



没有安装夹板支架的驱动系统清晰布局。靠近柄轴和表冠的是立轮,制动杆和立轮夹板。这种系统比较特殊,不仅因为立轮在夹板下(通常出现在比较薄的表款),还因为它拥有自己的夹板。


10_train_wheels.jpg
2014-9-6 22:01:59 上传
下载附件 (192.04 KB)



驱动系统夹板安装后。


11_train_wheels.jpg
2014-9-6 22:03:51 上传
下载附件 (190.09 KB)



欠缺摆轮的机芯。位于黄铜上链大钢轮右边的是用于手动上链的发条轮和摆动轮。自动上链系统到位后,摆动轮将不再起作用。


12_barrel_bridge.jpg
2014-9-6 22:06:34 上传
下载附件 (198.19 KB)



摆轮安装后。它的直径约10毫米,和7750的摆轮相当。


13_balance_bridge.jpg
2014-9-6 22:08:42 上传
下载附件 (204.02 KB)



安装了手动上链系统,但还没有安装发条盒和摆轮的表盘一侧。


14_dial.jpg
2014-9-6 22:15:36 上传
下载附件 (191.93 KB)



分轮的上半部已经和两个设置轮安装在一起。通过这两个设置轮和离合轮来设置指针。


15_dial_setwheels.jpg
2014-9-6 22:16:56 上传
下载附件 (192.06 KB)



安装日历夹板前,表盘轮的清晰全景。日历夹板用于支撑日历盘和各种相关齿轮。在左手边你可以看到有钢制凸轮铆钉的黄铜日期驱动轮。弹簧、杠杆和宝石结构的运转为日期的瞬间改变提供必要的动力。为了同时限制应用的力道和移动的距离,凸轮的形状和弹簧的粗细都经过精密的计算,这样日期总是能准确地跳过一天。位于凸轮12点位置的一个小钉用于控制安装在凸轮上的日期瞬跳装置。


16_dial_wheels.jpg
2014-9-6 22:18:05 上传
下载附件 (196.45 KB)



日历夹板和日期瞬跳装置安装完毕。在十点钟位置,我们可以看到日期瞬跳装置上的指针。指针用于指示日期,每24小时向前推动一天。在日历甲板上等距分布的三个圆形钻用于支撑日历盘。这样可以将摩擦降低到最小,并可以保证在午夜日期得以瞬间改变。


17_dial.jpg
2014-9-6 22:19:42 上传
下载附件 (189.07 KB)



出于对比的原因,这里列出Cal:3130无历机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分轮管上部的钻。据我所知,劳力士是唯一一个用钻来支撑秒轮上部的制造商。这样做的优点是既能确保精确又减少了摩擦。3130最初使用的是特氟龙垫圈,但劳力士随后发现钻更适合长期的使用,因为特氟龙最终会变形和失去光滑的表面,额外的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摆轮的振幅。


18_3130.jpg
2014-9-7 06:33:41 上传
下载附件 (184.55 KB)



在日历盘安装完毕后,机芯的表盘一面已经全部安装完毕,等待加装表盘和指针。我们可以看到日期指针停留在18和19之间,在日期瞬跳前,指针会在那停留数分钟。在靠近日期盘数字3和4的地方,是日期快速校正轮。


19_calendar.jpg
2014-9-7 06:34:56 上传
下载附件 (175.24 KB)



设置轮的黄铜支柱近景。在图15可以清晰地看到秒轮安放的金属支柱。


20_3135_post.jpg
2014-9-7 06:36:03 上传
下载附件 (205.87 KB)



机芯侧位展示:如果非正常运转会对机芯造成多么严重的损伤。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是湿气的进入,湿气进入的越多,其导致润滑油的挥发就越严重。


21_3135_worn_post.jpg
2014-9-7 06:37:59 上传
下载附件 (105.41 KB)



为了更加直观,我将3035和3135的设置轮(分轮)并列拍摄。左面那个是3135的,而右面那个又大又厚实的是3035的。


22_3135_3035.jpg
2014-9-7 06:39:46 上传
下载附件 (62.59 KB)



厚度差异的侧面对比。


23_3135_3035.jpg
2014-9-7 06:41:32 上传
下载附件 (53.04 KB)



自动上链系统安装前的全景。我意识到,采用大轮和简单设计的自动上链系统往往是最高效的。涂有特氟龙涂层的上链红轮可以有效减少摩擦且不需润滑。只有那些钢制齿轮所在的位点需要少量润滑油。黄铜棘齿驱动轮下面的小轮就是上链轮。它被安装在摆陀轴上,并由摆陀轴驱动。摆陀由底部的夹子固定,在夹子的左侧有一个为尖嘴钳留出的小口,这样在拆解时,可以轻松的将摆陀从自动上链系统上拆解下来。


24_auto_overview.jpg
2014-9-7 06:43:02 上传
下载附件 (140 KB)



摆陀和完全组装好的上链单元底部视图。


25_axel_bridge.jpg
2014-9-7 06:44:14 上传
下载附件 (178.02 KB)



欠摆陀的组装完毕的机芯。注意摆轮旁的新月形夹板。这个夹板可以在腕表受到垂直冲击时,防止摆陀对摆轮的撞击。


26_auto.jpg
2014-9-7 06:45:42 上传
下载附件 (180.27 KB)



经过认真清洗和上油,机芯组装完毕,等待装入表壳。这个瑞士制造的精密微型工程机械奇迹,将再一次为你奉上数年精确且无故障的计时。


27_complete.jpg
2014-9-7 06:46:59 上传
下载附件 (178.46 KB)




一些观察结论:



据我观察,在劳力士3135诞生并不断被更新和应用的二十年间,尽管有大量新的机芯问世,却罕有能向劳力士的三顶皇冠(精准度,稳定性和耐用性)发起冲击的挑战者。比如,它能经受那些天生好动者(无论男女)的虐待,他们用力丢它,可它还能继续运转。不仅能继续运转,而且能运转的非常精确。能够做到这些的,也就是ETA2892-A2,ETA7750(包括它们繁多的版本和变型),欧米茄的新芯8500或许也可以算一个。但和前两款不同,8500是乔治丹尼尔发明的同轴擒纵系统的第三代产品,还没有经历二十年以上的应用,磨砺和改良。所以,长期的稳定性对它而言仍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答案不确定)。所以在我看来,劳力士皇冠的有力竞争者只剩下两个。当然,我遗漏了劳力士自家的2235机芯,这款足以和那三款男士机芯媲美的女式机芯。这款女芯取了惊人的成就,而在尺寸和体积上远比前面提到的几款男芯小得多。
起初,真力时的400机芯也在我的候选名单。最终将它删除是因为尽管它在很多方面可以和7750匹敌,但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它个别的计时型表款。
我可能是第一个认为那些机芯和它们的打磨装饰不可能获得任何美学奖项的人。另外,我之前提到的一些机芯从精确性角度讲可以和这三款机芯匹敌,但我之所以没有将它们列入,是因为它们要么太过脆弱不够坚固,要么历史过于短暂不足以证明它们的长期稳定性。积家的889机芯就是个完美的例子。这款出于能工巧匠之手的出色机芯稳定且精确,可惜并不以耐操著称。精工和西铁城的一些机芯足够坚固和稳定,但它们大多数存在精确不足的短板,误差如果能保持在每天-15到+15秒之间,就该谢天谢地了。有趣的是,这个误差范围是符合上世纪六十年代天文台认证标准的。由原子钟校正过的石英腕表拥有极高的精度,这催生了当代人对于机械表更高精度的期待,并掀起了一股热潮。于是,天文台也相应地提高了他们的认证标准。



那么胜出的是……


对于这三款机芯,我最喜欢的是哪一款呢?如果精度是你唯一的标准,那么选择哪一款都可,因为它们在这个标准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当然,个别的机芯可能在走时当面表现更加出色,但整体来看这种差距并不显著。三种机芯在六个典型位置的走时都非常精准,摆幅均仅有细微的减小。更重要的是,在现实条件下,它们依然能够提供可靠且精确的走时。
对我来说,没有哪款机芯是完美的,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尽管这样说,但我还是更倾向于ETA2892-A2机芯。好吧,它差不多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它没有劳力士的精密,没有宝玑的游丝,没有特殊的游丝材料等等。但在它的漫长的生涯中,它是最好的可获得计时版本。它已经证明它是一款出奇地精确,稳定和坚固的机芯。它比3135最大的两个优势是纤薄(另一个可能是廉价,原文未提及),只有3.6毫米的厚度,而3135则有6毫米厚。而且只有一个主要的弱点——自动上链系统不够高效,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它对喜欢运动的人来讲足够优秀,但对于不爱运动的人效率明显不足。
我不会因为别人选了另外两种而感到惊奇。尽管7750拥有8毫米的厚度,最丑陋的外观,以及我所接触过的最聒噪的自动上链摆陀,可它的精确,稳定和坚固是毫无疑问的。
3135最年轻,最精密,最漂亮,拥有很多绝佳的优点。比如超长动力存储和日历瞬跳功能。那么3135的缺点呢?老实说,在我看来3135只有两个显眼的缺点。第一个是有两钻支撑,由铆钉固定在钢柱上的震荡重轴。纤细的钢柱配上简单高效的上链轮和高密度轮齿,极大地提高了自动上链单元的上链效率。这可能是当今最高效的自动上链系统。但不幸的是,在腕表受到轻微垂直撞击的时候,它微小的直径并不能每次都有效防止重轴对夹板的撞击,更别提严重的垂直撞击了。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早就该像在计时机芯4130上做的那样,升级震荡重轴于滚动轴承轨道。如果他们像积家,百达翡丽那样,使用无需润滑油的氧化锆轴承就更好了。不仅因为氧化锆拥有更大的强度,还因为它比钢更加高效。
第二个缺点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根据腕表的具体保养情况而定。任何做过大量腕表保养得制表师都很容易理解这个缺点。这个毛病就是表盘下的两个设置轮,以及它们围着转的那两个又小又细的钢轴。如果润滑油干了,它们很容易受损。一旦由于时间或者湿气导致分盘上的油脂耗尽,那些小齿轮上的齿就会被磨掉。更严重的是,一旦钢轴上的润滑油耗尽,第一根轴就会立即被磨掉,就像上面图片描述的那样(图21)。这不像第二根轴,因为它是一根铆入主夹板的钢针。所以,即使被磨掉或损毁,它可以很方便地被更换。不幸的是,第一根钢轴是主夹板的一部分,和主夹板一样由黄铜制成。也就是说,一旦第一根钢轴被损毁,唯一的修理方法就是更换整个主夹板。这个建议虽好却代价高昂。而对劳力士老款的3035机芯这并不算问题,因为它的钢轴的直径要厚实得多,设置轮(分轮)本身也很厚实(图22、23)。请注意,这对那些遵从厂家建议,每隔四到五年就按时做保养的用户并不是问题。我百分百赞同这个保养时间间隔。
劳力士是否有兴趣对这个机芯做根本性升级只是个别人的猜测,但我感觉他们新机芯的研发已经蓄势待发。鉴于现在经济不怎么景气,开发新芯时机未到。只有时间会验证一切。但是,嘿,如果哪个伙计收到来自布鲁诺梅尔关于他们新的运动机芯的邮件,记得上《时区》论坛告诉你的朋友们。




最后的一些思索:


关于劳力士最新革新技术的一个小注释——他们的新游丝和新避震。
我不确定为什么劳力士没有像积家等瑞士集团那样继续采用硅游丝。劳力士的合作伙伴显然也有权利使用这项技术,因为他们也为这个风险项目投了资。我觉得他们唯一放弃使用硅游丝的原因是宝玑拒绝继续提供给他们游丝的专利使用权。
作为一个方面,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瑞士主要制表公司所承担的共同风险。如果从财务观点对比英特尔(甚至更小的公司比如苹果)和劳力士的研究发展预算,你会发现它的意义。你将会理解斯沃琪和历峰等集团有限制地开发研究发展资源具有什么意义。
就像前面提到的,由于他们选择用格雷纳黄铜套夹替代原先使用的套夹,尽管我高度赞扬他们最终对100%无磁游丝材料的研发,但这对于大多数我见到的安装了游丝的摆轮毫无意义。就像我提到的,我偏爱的2235机芯同样是100%无磁的。
据说他们的新避震很受关注,但由于没有亲自测试,我没什么好说的。哦不,我才不会为了验证它的避震效果把一块价值5000美元的表从十英尺高的地方丢到水泥地上。更何况不是我的表。我知道劳力士已经做了这样的测试,但我既没有亲眼见证这些测试,也没有在测试后检查表的状况。只有时间能验证他们的新游丝和新避震是不是像他们自己说的那样好,但我可以保证前者的无磁性能。当然,如果劳力士给我发一块样品,我将很乐意免费为他们做这些测试!



剖析排氦阀


在第一章图片,你可以看到为了说明零件是如何组装到一起而呈现的排氦阀拆解图。左边是带有O型橡胶垫圈的活塞。当内部压力超过弹簧的抓力,活塞将会移出(向左)。接下来是经由右侧的开口槽螺入表壳的阀体。在左侧螺纹末尾的平滑部分可以容纳一个垫圈。弹簧放置在阀体内部可以确保活塞在不承受任何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防水。最后是一个平的金属垫圈。活塞的右端被牢固地楔入这个垫圈。这个垫圈同时为弹簧提供一个着点,用以通过对垫圈施加向右的拉力确保阀的防水性能。

helium_1.jpg
2014-9-8 16:49:36 上传
下载附件 (59.94 KB)



第二张图左侧展示的是活塞和它的O型垫圈。右侧是活塞和它的垫圈装入阀体的凹槽。正确安装后活塞的平头和阀将会和表壳一起承受冲刷。


helium_2.jpg
2014-9-8 16:50:28 上传
下载附件 (56.32 KB)



这个简单又可靠的解压阀可以按照设计精确运行。为了确保表壳的防水性能,每次维护保养都应当连同所有橡胶垫圈更换整个单元。我对这个排氦阀唯一的小批评是,他们使用的是常规的腈橡胶,而不是更加高级耐用的氟橡胶,辛恩现在已经将这种氟橡胶用于他们的潜水表。氟橡胶是由杜邦研发的一种合成橡胶。尽管在弹性上稍有欠缺,但它可以抵御天然橡胶所不能承受的高氧环境以及其他不利化学物质和气体。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意见,本人如实翻译,如有异议,敬请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