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将倾,光绪帝的地狱与天堂

 邓超越梦想 2016-08-25

期望一展身手的契机

光绪十五年二月初三,光绪宣布亲政。整整九个小时的亲政大典中,皇帝一直精神焕发,神采奕奕。翁同龢日记中记载:“仰瞻天颜,甚精采也!”

慈禧太后对光绪也非常期待。光绪是个好学的皇帝,对书籍的兴趣发自内心。资料记载,在宫中庆典演戏之时,他常挟一卷书,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阅读。

在亲政的头几年,年轻的光绪并没有给大清帝国带来惊喜。坐到驭手的位置后,光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车在操纵他,而不是他在操纵车。帝国政治如同一架上好了发条的钟表,一切都按照太后执政时的成例一成不变地运行。他并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光绪期望一个契机,有机会一展身手。

光绪二十年七月,一封来自异国的电报,让大清帝国的政治神经猛一下收缩起来。清日因为朝鲜,可能发生战争。

自从道光末期以来,大清国就不断受西洋人欺负。对于西洋诸国,光绪不太了解,然对身边的日本却是一向“清楚”的。 《二十四史》里每部都有《日本传》。如果他能抓住这个机会,打败日本,自然会树立起巨大的威信,也会有力地向太后证明自己的执政能力。

对于光绪的态度,包括师傅翁同龢,曾国藩的孙子、翰林院编修曾广钧在内的一大批朝臣,特别是绝大多数年轻的中下级官员,都坚决支持,一致欢呼。

皇宫教育的失败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乐观,比如北洋海陆军最高统帅李鸿章和他的部下们。

对国际事务颇有了解的李鸿章十分清楚这个小国20年来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成功的政治改革之后,日本国的国家效率、战争动员能力等综合国力已远远超过中国。基于这种判断,李鸿章提出了“避战求和”的建议,建议光绪主动从朝鲜撤军。如果避过此战,中国就可以获得一个战略机遇期。在实力充足之后,再与日本交锋不迟。

然对李鸿章这一建议,光绪认为简直荒唐可笑。主动撤军,有失大清的体面,必不可行。他指示李鸿章抓紧时间,整军备战。在光绪的严厉催逼下,大清终于上了日本的圈套,走上与日本决一死战的不归路。

在亲政后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中,光绪暴露了他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问题就出在他接受的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帝王式教育上——

虽然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紫禁城却还充斥着康熙乾隆年间的空气。他的师傅是状元出身的老儒翁同龢,教科书也与历代皇帝毫无二致,不过是《帝鉴图说》《十三经》《圣祖圣训》之类的“帝王之学”。

按照时代的需要衡量,光绪的教育其实是非常失败的。《瀛台泣血记》的作者德龄在叙述她经历的宫中生活时写道:“一个人只要在皇宫里住三五年就会变得愚蠢。”她指出,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与外界绝少交流,见闻极为有限,生活极为刻板,极端迷信神权、迷信皇权。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人情世故,乃至支配帝国政治的潜规则,在光绪的大脑中却完全是空白。亲政之后,经常接触他的大臣们发现,这个年轻皇帝缺乏基本的社会常识和应变能力。

对军事一窍不通,却急于指挥

24岁的光绪其实对军事一窍不通。战争形势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战争开始,清军与日军第一次交锋于朝鲜成欢驿,即遭失败,退守平壤。此时光绪尚不以此小挫为然,正式声明对日宣战,命对日“迎头痛击”。及至9月平壤之战,李鸿章嫡系精兵又一次全面溃败,放弃平壤北逃,此后不到半个月,清军全部被赶过鸭绿江,日本占领全朝鲜。

光绪大为震怒,认为这无疑是李鸿章临场指挥不力的结果。他以李鸿章未能迅赴戎机、日久无功为罪名,拟拔去李的三眼花翎,严加议处,希望他“激发天良”,痛改前非,用心指挥。

然谕旨还没有发到李鸿章处,1894年10月,日本人即突破由三万中国重兵把守的鸭绿江,排闼直入,兵锋直指沈阳。把守鸭绿江的是著名勇将宋庆,他的军队也是中国装备最好、最精锐的部分,中国军人的表现堪称勇敢顽强,然在日军强大火力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直到这时,光绪才不再埋怨清军不“敢于胜利”了。他这时才发现,原来日本的军事实力和中国根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这场战争已不是灭不灭日本的问题,而是中国会不会被灭的问题了。

光绪如同站在瞬间决口的大堤旁的指挥者,第一反应就是命令无论如何马上堵住缺口。圣旨雪片一样从京师飞来,每一道都口气急迫。光绪要求将军们迅速把日本人截住,不得让他们前进一步。

光绪不知道,他这样指挥,正是犯了军法的大忌。日军侵入中国境内的那一刻,李鸿章就已经明白这场战争不可能再是一场局部战争,而必然演变成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之战。他给皇帝上了道长长的奏折,提出了“打持久战”的主张。应该说,李鸿章提出的这个战略是当时的惟一取胜之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持久战法的提出者,他的建议,堪称对中国军事史的一个历史贡献。此议一出,许多老谋深算的大臣纷纷表示同意。

然光绪却没有这个耐心。他催战甚急,不断把最优秀的军队调上前线,而所有的前方将帅,都让他大失所望。光绪对他们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不断地指责,指责他们不负责任,指责他们“胆怯”“无谋略”。另一种是恫吓,动不动就以“军法从事”  “决不宽贷”的圣旨相威胁。在光绪的不断催促下,最精锐的部队不断被送上锋线,不断被日军吞噬,正中日本人的下怀。

陆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与光绪的指挥思想有关。海军同样如此。几乎从战争开始,光绪就不断下严旨,威胁要将那些不敢拼命的海军军官“从重治罪”。在光绪的威胁下,著名勇将邓世昌、刘步蟾、杨用霖先后自杀。最高统帅丁汝昌在自杀殉国后,丁汝昌仍被光绪“朝旨褫职,籍没家产”,儿孙流离失所。直到光绪死后才恢复名誉。

在这场战争中,光绪的性情急躁、毫无耐心暴露无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完全不是担当大任的材料。

从主战迅速滑向主和

1895年2月,辽东全部失守,海防重地大连旅顺陷落,北洋水师的大本营威海卫被攻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海岸防护力量尽失,由此门户大开。日军海陆两路,随时有能力直指北京。

慈禧太后再也坐不住了。在光绪帝手忙脚乱地指挥战争之际,慈禧开始秘密召见大臣,谋划讲和。在是战还是和的两难选择中,光绪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经受着地狱般的折磨。

准备赴日谈判的全权大臣李鸿章进京,逼着光绪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上表态:到底同不同意割地?不割地,和议自然难成;割地,这千古骂名谁能承担?老谋深算的李鸿章声称,他坚决反对割地。“割地不可行,议不成则归耳。”如果日本人必要割地,“鸿虽死不能画诺”。连积极策划议和的太后也反对割地。当听光绪说朝臣有割地之议时,太后大怒,忿然说:“任汝为之,毋以启予也。”

光绪的决心下得比人们预料的快。他面召李鸿章,痛快地授予割地之权。光绪现在已经从坚定的主战派一变而成为坚定的主和派,他甚至比太后更渴望议和。光绪现在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快快结束战争。只要能结束战争,什么条件他都打算答应。他被战争弄得太苦了。

然日本提出的条件之巨,还是大大出乎举朝的心理预期。不但割地要割辽南,还要割台湾全岛,并且索要军费竟然达三亿元。李鸿章一阅之下,立刻愕然,忙急电北京。4月3日,光绪召群臣会议。几乎全体朝臣都不同意,要求李鸿章全力辩驳,如果日本人不退步,那么就把战争打到底。只有“光绪之意,颇在速成”。

光绪在和议上签了字,结束了这场大清国有史以来最屈辱的战争。

皇帝的间歇性抑郁症

那些经常接触光绪的大臣们发现,亲政以来,光绪的表现都是两极式的。有的时候非常振作,诸事用心,精力十足;然相当多的时候又无精打采,意志消沉,处理政事只是顺水推舟,得过且过。光绪朝的大臣们都熟悉一个引人注目的情况:出现在奏折之上的光绪朱批,一段时间内字体异常宏大、端正、有力,神采飞扬,而另一段时间则细小、倾斜、无力,经常带着虚白,看上去软弱松懈。特别明显的是,后一种字体只有前一种字体大小的四分之一。如果不事先说明,任何人也不会相信这两种字体出自同一人之手。在清代皇帝之中,这种情况是绝无仅有的。这说明光绪的情绪经常处于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大起大落之中。

用今天的话说,光绪患有间歇性抑郁症。他的信条是要么最好,要么干脆最坏。要么倾尽全力,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要么破罐破摔,逃避现实。他的心理在两极间跳跃。在“甲午战争”和后来的“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时刻,我们能清楚看到这种不成熟的心理模式给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带来的致命影响。

摘自《同舟共进》 文/张宏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