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聪明绝顶,是曹操最器重的谋士,可为何背负罪名不得善终

 玉稻筱麦坊米 2016-08-26

杨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是曹操的谋士。他的父亲是有名的政治家杨彪,从小杨修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颖。杨修年纪轻轻就被推选为孝廉,后来一步步官升至丞相曹操的主簿。

此人聪明绝顶,是曹操最器重的谋士,可为何背负罪名不得善终

杨修非常能够揣度人的心思,对曹操的心思把握的丝毫不差,深得曹操的喜爱与器重。当时曹操家里的大门需要修缮,建好之后曹操来检验,什么都没有,只提笔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走了,众人十分不解。杨修解释说,门内加一个活,不就是“阔”字么,丞相这是觉得门太大啦!工匠按照杨修的意见进行修改,曹操果然十分满意改造后的大门。

但杨修后来竟把自己的小聪明用到了军事上。据史书记载,一次作战期间曹操说了句鸡肋,众人都以为他说的是食物,只有杨修听懂了。鸡肋也就如同当前的战况,前进恐怕打不赢,如果退兵又会非常可惜。杨修猜到最终曹操一定会退兵,因此在军营中大肆宣扬自己的猜测。如此扰乱军心的做法传到曹操耳中,自然十分刺心。

此人聪明绝顶,是曹操最器重的谋士,可为何背负罪名不得善终

总的来说,杨修后来被曹操以才华过盛恐不利国事的理由杀死,其实是非常说不通的。曹操早期就在众人面前说自己不如杨修,可见他是一个心胸宽广之人。据后人分析,曹操最终杀死杨修的原因是他参与了夺嫡之争。

彼时曹丕和曹植都是很有才能的公子,也深得曹操喜爱,曹操想在他俩中间选择一个合适的继承人。杨修知道曹操内心还是喜爱曹植居多,因此早早就站在了曹植的阵营。

每次曹操布置给两个公子的任务,杨修都会给曹植出谋划策,曹植因此完成的特别好。这恰恰犯了曹操的大忌,他认为杨修的手已经伸得太长了,这种丝毫不掩饰的聪明是对曹操的挑战,随意插手国家大事并指手画脚的这种态度,实在不是一个臣子应该具备的。

此人聪明绝顶,是曹操最器重的谋士,可为何背负罪名不得善终

相对于杨修的锋芒毕露,曹丕的谋士就要低调许多,每次谋事都是暗中进行。所以后来曹操给杨修定的罪名中,有一条说杨修随意插手夺嫡,这是很不成立的,毕竟还有曹丕的谋士也参与了。归根结底还是杨修触犯了曹操的底线。杨修死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生命到了尽头,直言曹操还是让他多活了些时日。杨修死后仅仅过了七个月时间,曹操也去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