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秋雨被拒的理由

 圆角望 2016-08-26
黄柏生

  余秋雨为取得切身体验,以便真切地撰写《追寻德国》,他与一位和蔼的德国老人签下5天试住的合约。住到第5天,想延续,谁知他不小心打碎了房中的玻璃杯。余见这杯价格不菲,唯恐因此被拒,遂急电告知。老人听了,反而安慰他。与此同时,余秋雨把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扫入垃圾袋,放在门外指定的地方,等清洁工来取走。

  老人急匆匆赶来,一进门就问:“那些玻璃碎片呢?”“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余坦然回答。老人听说,急忙去找,再返回时,脸色阴沉地下逐客令:“明天你可以搬出去了,我不再租给你房子了!”余秋雨见风云突变,一头雾水:“是不是我打碎了你最喜爱的杯子,惹你不高兴?”老人摇摇手:“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接着,老人取来笔和垃圾袋,外加镊子和笤帚,把袋中的垃圾全倒出来,仔细地把碎玻璃一一夹出,装入新袋,封上口,用粗笔写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危险!”再把其他垃圾纳入另一袋,写上:“安全”,复归原处。

  看完这故事,我立即点赞,对“小题大做”“这老头有洁癖”“道德制高点太高”的旁议,讲起我的“碎玻璃故事”——

  1967年秋,我在奉贤海边的五七干校“教师连”接受“再教育”。一次在犁田现场,一位五十开外赤铜肤色的老农指导员驱使一头大犍牛,赤脚下田作“示范教学”。那牛步频很快,老农只得快步跟上。只走十来步,突然听到老农惨叫一声,四仰八叉仰面砸地!我们全吓蒙了,急忙把他扶到田埂树边,他指指脚:“脚底!脚底!”一看,只见他两脚板全是血!循着血路搜寻,我的天,原来那土下埋着不少碎玻璃,老农疾步踏过,脚底像剖鱼腹似的被划开一长溜豁口。后来,缝了几十针,三个月下不了地……

  难忘这惨痛的一幕!从此,我心中有了别人,凡扔碎玻璃、碎瓷片、留有“朝天”铁钉的木板、验血糖的采血针头,甚至香蕉皮都不敢粗疏孟浪地一扔了事,以免突生意外,给不知情的人带来伤害。而且,我每见路中的尖锐物,都设法把它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余秋雨被拒一事启示人们,不因善小而不为。“心中有别人”无需付出,只需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