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我回首自己锦绣灿烂的一生,看到的每一面都完美而不可或缺。尽管步步走来曾常常让我觉得坎坷痛苦,然而最终每一步都向着更高处迈进。” “要知道,如果有人经历过从患病到健康,从肥胖到苗条,从沉溺上瘾到拥有选择,从贫穷到富有,从笨拙到机灵,从悲惨到幸福,或是从不满到满足,那么这种能力是全人类境况的一部分……而且,即使这种事情以前从未出现过——例如在1954年之前治愈小儿麻痹症,或是在1745年乘坐飞机——只要能在独特的大脑中构想出来,人类就有实现它的可能。” 韦恩·戴尔是一位广受欢迎的畅销作家和多产的演说家。他与朋友迪帕克·乔普拉[1],以及安东尼·罗宾斯[2]、约翰·格雷[3]和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塞莱斯廷预言》的作者)这类人一起使重塑生命成为如此广泛的当代现象。戴尔离开受人尊敬的学术界后,转向了脱口秀和签售会,其作品《你的误区》(1976)大获成功。如果说他最有趣的作品是这本处女作(标志就是其中的文字游戏),那么他最完整、堪称最为出色的作品是《真实的魔法》。这本自我实现的指南充满了深刻见解,大量借鉴了东西方最优秀的思想家观点。 何谓真实的魔法?戴尔的“真实的魔法”取自于著名的逃脱大师哈里·霍迪尼。在霍迪尼的事业晚期,他承认自己绝大部分的魔术表演依靠的是错觉假象,但剩下的他自己也无法解释,称其为“真实的魔法”。对于戴尔来说,“真实的魔法”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原理,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魔法师,在每天的生活中制造奇迹。也许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是依戴尔所言,这只需要人们改变对自我存在的定义方式。他引述了德日进[4]的一番话:“我们不是有精神经历的人类,而是有人类经历的精神。” 书中选取生活中的种种“不可能”,没有纯粹建议读者设定目标或坚定信仰,而是展现了如何形成强烈的认识——你是谁,你能够做什么。在这种高级认知下,你的生活目标会变得十分清晰,两性关系会变得更注重精神内在,工作精力开始变得充沛,作出决策也容易起来。 按照戴尔的看法,生活中没有偶然。我们每一次的经历,不管有多痛苦,最终都会让我们获得具有更高价值的东西。回顾时我们会看到,一切皆有意义,皆为展开中的计划的一部分。 人生目的启迪贯穿“真实的魔法”的线索是必需意识到个体的人生目的。人们学习、或被“启迪”人生与自我主要依靠三种途径:
如果当你执行任务时忘记了时间,感到非常愉快,以至于即使明天能得到千万美金,你还是会继续完成它,那么这就表明你在“有目的生活着”。 创造奇迹心态除了人生目的,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创造奇迹心态:
将我们所做的事情与其可能带来的回报分离开来尤为重要。我们生活在一种寄托希望的文化中,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不过戴尔注意到一句奇怪但正确的格言,失控的野心往往会将成功蚕食。我们无法指望奇迹发生,但是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所做之事、而非它可能带来的回报时,奇迹一定会经过我们。务必对未来有一个大致的打算,但是不要让它干扰到你当前的任务。 人生目的与两性关系人生目的也可以延伸至我们的爱情生活。戴尔说两性关系是一种神圣必需品的一部分;它应当如此,所以要充分利用。精神伴侣超越了关注彼此共同之处的肤浅,他们的关系与灵魂的进化相关。有了这种基本了解,我们要将他人视为上苍的恩赐,而非个人的财产。比起做得正确,我们更要努力做到友好宽容。要允许他人有自己想要的空间和时间,以此让两性关系不断更新。 最后,我们既然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美好的谜,就不必再强求去明白他们。我们要“尊重难解的事物”! 人生目的与成就自我戴尔对个人成功的看法尤为宝贵。我们绝大多数人担心自己是否有钱,但戴尔的观念是,我们千万不要努力去“获取”什么东西:“没有途径通往成功,它本身就是一条路。”成功,就像匮乏感一样,主要是一种心境。它无关获取,而是一种存在状态。成功意识大约就是知道自己已经拥有多么丰富的经验;正如圣经里的那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5]。” 与此对比,贫穷意识基于环境中显露的缺乏感。戴尔与詹姆斯·艾伦有所共鸣,环境不能造就我们,但能揭示我们。这一点显然是敏感区,因为可能会被解读为穷人有这样的处境是活该。不过戴尔做了关键的划分:虽然大多数人都有过囊中羞涩的经历,“贫穷”是一套信仰,会随着我们每一次困境中对环境的责怪而加深。活出自己的人生目的,就一定能汇入成功的水流,因为这需要不断的付出。另一种持续付出的方式就是即便收入不多,也要至少自发捐出其百分之十。 我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真实的魔法”还包含了个人认同。其要点就是,直到我们注意到自己的个性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重新改造自己,我们才会拥有充满魔力的人生。对自身可能性的模糊直觉或内心烦恼,比你愿意承认的更了解你——所以珍惜它并顺其发展。这种发展应当来自于“我们已经拥有一切”的了解,而不是聚焦于我们所缺乏的。改造个性只是将更多真实和更优秀的自我暴露于空气中。 最终意见“真实的魔法”也有关于生理健康、“成为精神存在”和帮助引进“精神革命”的精彩章节。戴尔谈及非物质方面时有一种才能,不会把话说得过于严肃或神秘。他利用自己心理治疗的经历,东西方优秀的宗教人物,哲学和量子物理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始终避免太过理性。 戴尔这种对读者非常私密的说话方式,使得他受到数百万人的喜爱。人们视他为一个能够将心路历程与耗尽耐心的家庭生活需求结合在一起的人。确实,在公开谈话中,他在这个话题上会十分风趣,还提到有一次,他十几岁的女儿懒洋洋地靠着门说:“学校里有人说你写了本关于子女养育的书。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戴尔的人生秘诀在于沉思。他挺爱引用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所有人的悲剧源于无法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如果独自安静地坐在房间里对你来说似乎不太可能,读读这本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译注: [1] 迪帕克·乔普拉,伟大的心灵导师、替代疗法先行者和畅销书作者,被《时代周刊》杂志评为“20世纪100名最有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之一,称之为“另类医学的诗人先知。”著有超过55本书,并已被翻译为35种语言,畅销世界各地。其中畅销作品包括《生命的七大灵性法则》、《如何认识神》、《欲望的自发满足》、《秘密之书》、《佛陀》和《终极幸福处方》。同时是美国医师协会成员,盖洛普公司的高级研发科学家。 [2] 安东尼·罗宾斯,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以及个人、事业和组织问题的协调人,公认的成功学、激励学方面顶尖的大师。罗宾斯的畅销书已被翻译成四十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发行,包括广为人知的《唤起心中的巨人》、《激发无限的潜力》、《巨人的脚步》和《朋友的心得》等。 [3] 约翰·格雷,心理学博士,国际知名的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研究专家。美国的流行心理学畅销书作者,作品主要围绕两性关系及个人成长。他最为著名的作品是《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 [4] 德日进,本名泰亚尔·德·夏尔丹,德日进系其中文名字。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1899年加入耶稣会并在耶稣会学院就读,31岁时受神职,当过战地救护员、大学教授,并长时间在中国进行古人类学、地质学考察。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从事教学和科研。他是“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他对进化问题有着特殊的兴趣。他从考古发现出发,大胆的提出关于宇宙、生物、人类、精神逐层进化的观点。 [5] 出自《马太福音》13:12:“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
|
来自: 禅心慧海 > 《影响人类进步的50部自励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