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报测量尺寸 例子中的地柜和台面的长度相差了有55cm,但一般来说,台面虽然比地柜要长一些,也只要有20-30cm的富余就够了。另外,橱柜转角处的长度,也记得不要重复计算。 2、柜体标准不明 上下柜的高度并没有标明。就算是标准柜,也应该有标准高度,让消费者在验收材料时能够有个凭据。高度不一样的柜子,成本当然不一样。有了书面证明,发现不对也好追究责任。 3、材质没有写明 橱柜所用每一项材料都应写明到底是什么材质的。这个例子中最明显的就是台面材质根本没有写明,到底是人造石的,还是不锈钢的、大理石的等等,从预算表上根本看不出。 4、没写必要配件 整张预算表里没有把抽屉写进去。大部分橱柜厂家都会赠送三副抽屉导轨,但预算表里没写。到时抽屉到底是不是送的,就得光凭厂家一张嘴了。像这种必要的配件,一定不能漏掉。 5、配件品牌不详 配件进口的和国产的价格就不一样,名牌的和没牌的价格又不一样。所以配件的品牌也一定要写清楚。但这张预算表里柜体板、背板和气鼓的品牌都没有写明。 6、五金型号没有 正规橱柜厂家大多用名牌五金件,BLUM、海蒂诗、海弗勒、格拉斯等。但同一品牌不同型号产品的价格也相差很多,易拆卸铰链和一般的就可能差三倍。例子中铰链、侧拉篮的型号都没有。 7、配件数量未标 一般按延米计算的橱柜,铰链是包括在延米单价中的。但到底会用几个,在预算表中应该写明。否则就会给想要偷工减料的厂家可乘之机,这个例子中就有这个问题。 8、描述过于模糊 例子中对所用拉手的描述就不清楚。标准配置指的是什么标准,用的到底是什么品牌、什么型号、多少数量的拉手,预算表上通通没有标明。 编辑提醒: 没有经验的消费者可以多看看过来人的说法,当然选择有信用的品牌是最省力的一种办法。有经验的读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好方法教给编辑,让更多的人能不再吃这些“猫腻”的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