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式造景风格 | 有一种style叫Made in China

 昵称22254062 2016-08-26
       昨晚上疯狂君去看了一部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看完这部影片之后,疯狂君最深的感触是:视听上的震撼和内心的感动。
      大熊猫、雪豹、金丝猴这三个家庭各自的故事,构成了这部影片的主线,藏羚羊、丹顶鹤作为配角出现,展现了生命的魅力,在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四季更迭中,娓娓引出物竞天择、四时有序、生生不息的主题,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独树一帜的丰富自然地貌和特有的神奇物种 。
影片中的每一个镜头都如画卷般美好:山脉的壮阔,湖泊的澄净,丛林的繁密……细节上处理的也很棒:苍鹰飞过时镜头瞬间的捕捉,动物毛发的细节拍摄……(接地气一点:就是随便截张图都能当桌面壁纸的那种任性的感觉!),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
“好像有点跑偏?”并不,看到这些美景,疯狂君立刻就想到了另一种造景风格——自然式水草造景。看那些化朽木为神奇的造景师们是如何将这些自然美景搬进缸中的?(强行回归主题囧~)
概念
自然式水草造景风格的奠基者就是著名的天野尚先生,所以如果非要用地域名称来命名这种造景风格,用日本式水草造景风格是再确切不过了。这种风格追求自然和谐的意境,以自然界丰富的地貌及景观为灵感来作为水族造景的题材。
在素材的选择上,硬景观多以石头为主,对石头的纹理、形状、色泽的选择有一定的考究,水草的色彩、叶型、构造及生长速度都是经过细细琢磨和选择的。
一种典型的做法是让莫丝、蕨类或水榕附着沉木上,营造出一个愉悦且大家都能接受的视觉效果。
石景
日本新泻ADA总部的展示缸
两款很经典的石景水草缸,这很ADA:
造景要点
1、前景都使用了大片的草皮(绝大多数用的都是迷你矮珍珠,少数用的是爬地大珍珠),作为中景的石头多为青龙石,后景可以是一排水兰、大莎草或者泰国水剑,也可以留白。
2、水草缸为开放式的,没有使用任何背景纸。
3、水草种类很少,甚至只用一种,石头的摆放非常讲究,主次分明,搭配得当。
4、使用多种构图方法,既有三角形构图法,也有黄金分割法及黄金螺线法。
5、观赏鱼种类比较单一,但数量较多,除藻用的虾和螺也很多。
沉木景
2015年ADA大赛第一名深田崇敬作品《憧憬》:
造景要点
1、前景使用化妆砂,中景是由大量沉木盘根错节形成的森林,沉木下方有大量的岩石帮助固定,大部分岩石上都覆盖了草皮。
2、水草缸为开放式的,没有使用任何背景纸。
3、水草种类很少,数量也不是很多,沉木的摆放非常讲究,主次分明,搭配得当。
4、大量应用了三角形构图法,其他构图方法很少涉及。
5、观赏鱼种类非常单一,数量也较少。
案例讲解
典型自然式石景缸分析:
从石头的位置及摆放的原因到构图给大家展示这只缸的多面性~
1
用了很简单的七块岩石来组成石组造景。时间告诉我们,奇数的石块数量对于整体水族造景的效果最好。使用的岩石越多,布景就越复杂也越困难。
2
在石组风格中,每一块岩石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最主要的作为聚焦点的那块岩石称为亲石,这块石头应是最宏伟或最醒目的岩石。第二块(或平衡)的岩石称为副石,安排在亲石的一侧。第三块岩石称为添石,支撑着亲石并且与副石位于同一侧。最后则是舍石,舍石的作用是平衡整个布景并且增加复杂度。接下来看看如何摆设岩石,以及为何要这么个摆法。
亲石显然是造景中最大最醒目的那块岩石。透过副石的辅助来达到平衡。添石适度的支撑着亲石,并且从右侧保持造景的协调,这就是典型的三尊石组风格。舍石(群)的摆设位置,则是用于延续或支持整体的造景。
3
亲石摆放位置正是由水表往下约 1/3 之处即聚焦点的位置。
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要这样摆放:
首先再看一下原图(来自疯狂君的友情提示,记住它的样子~):
去掉右后方的岩石:
有没有发现整个景观已经失去了平衡?造景的左侧现在变得太重了。由此可见,最右后方的那块岩石虽然不太容易察觉,但却是个很重要的元素。
去掉中间的那块岩石:
是不是感觉少了什么,看起来也还好,但正中央那里少了一块舍石,复杂度就降低了。请记得一件事,我们要逐步的添加,直到添加物(岩石)损及整体水族造景为止。
去掉左后侧的岩石:
哗!整体平衡感消失了,所以这块石头其实对维持整体的平衡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亲石的摆设最好要稍微倾斜,而非上下垂直矗立。这会给人一种更动态且自然的感觉。
作为支持的岩石在支撑亲石的时候,应该要和亲石之间有个角度,但这个角度又不致于与亲石所营造出来的走向冲突。
具体走向参照下图:
5
三分法:
如果聚焦点是设置在三分线的其中一条或线条交点上,一个造景会显得更好(更具动感)。
废话不多说,看图:
三角形:
实践证明,运用三角形构图,能让我们感觉更舒服自然。
岩石群的重心大部分落在右下方的三角形之内,而对侧的三角形则是留白。留白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景深与透视:
通过较小块岩石的运用,把小块的放在前面而大块的放在后面的方式,来达成透视和景深的效果。这样的手法给人一种深邃的印象,水族造景当然看起来比实际更大。
这个造景第一眼看很简单且自然,风格简约,唯有当我们开始把造景解析至见骨的时候,其光辉就自我显现了。
疯狂君认为造景的精髓从来都是师法自然,没事就多出去走走,多看看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找找灵感也是极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