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余球友练习乒乓球时应重点注意的11个关系

 书童的主人 2016-08-26



一、技术模仿与个性动作的关系


练习初期,适度的模仿对掌握技术是有利的。通过模仿,你能初步的了解和建立对某一技术动作的视觉概念与大致框架,避免多走弯路。


当基本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动作框架之后,模仿便不再重要。随着练习的不断加深和技术的不断熟练,具有个性的动作特点也会逐渐的显现出来。没有个性特点的球手不是一个成熟的球手,深度模仿只能让你失去自我。


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存在着模仿的问题,但模仿只是学习,而不是目的。模仿仅仅只是技术学习的起点,而绝非终点。模仿的最终意义或者说最后结果,都是围绕怎么样建立起具有自己特点的技术体系,而绝对不是克隆。


二、技术学习与身体条件的关系


一方面,乒乓球需要掌握许多技术,而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掌握许多技术。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因素是身体条件。人人都渴望成为高手,但事实是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高手。勤奋刻苦可能使你的技术有很大的长进,但潜在的先天性生理因素可能决定了你不会走得太远。反过来,就像有首歌的歌词那样:“明星不如你”,你的潜质有可能超过大力、马琳,只不过是错过了大好时机。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定位——你必须知道你的身体条件,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量体裁衣,你的身体条件适合掌握什么样的技术,形成什么样的打法,要做到心中有数。

专业球手不一定就具备了比常人要优越的身体条件,业余球手往往是因为训练条件的限制和训练的不足而没能脱颖而出,明白这一点,有的人就不会自以为是、夜郎自大,有的人也不会就妄自菲薄而失掉信心。


乒乓球不比足球、篮球那样光鲜和青春,它就像那常春藤与大树连绵缠绕,像高山溪流终年不断涓涓长流,东山再起不愁没有时机。技术与身体的对话,会使人更加清醒而有可能变得更加睿智,阴阳平衡与扬长避短,此起彼伏与优势互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也许是乒乓球的魅力之一。


三、动作合理与动作规范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世界顶尖高手之间,都没有绝对相同的动作。但开始学球的时候,教科书却给予了我们很规范的动作指导。动作规范是根据人体生理结构、机体能力和技术要素制定的,按照这些规范要求去从事技术练习,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的技术品质,至少不会出动作上的毛病。在我看来,技术要领只是一个基本的技术规格,而并非技术质量,况且这都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动作描述,具体到比赛的实际和个体的技术特点,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说,技术要领就是一种基本方法或根本的方法,而不是所有的方法。


从根本的方法演变成所有的方法,要诀就是合理。根本是前提,合理是演绎。在掌握基本的方法之后,更重要的是掌握合理的方法。


什么是基本,基本就是原理。什么叫合理,符合原理的就是合理。技术进步孕育着新的合理,原来合理的可能就变得不再合符时宜,也就是说,随着技术进步,原来规范的动作或动作要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改进。


动作合理是动态的需要,更符合个性的特点。


四、打法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是动作的全部,但打法不是技术的全部。打法所要求的技术是相关技术,而不是所有的技术。


一个球手技术全面,并不是要求掌握所有的技术,而是要求掌握技术的类别。打法更是要求具备与之有密切联系、并有明显特征的技术门类。


一旦确定打法,就要围绕打法特点来组建自己的技术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打法的优势技术。各种不同打法的优势技术是不尽相同的,技术体系也是如此。所谓技术全面,是在打法框架之下的技术全面,而不是所有技术的面面俱到。实际上,广义上的技术全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


确定打法要与自己的技术和身体条件为依据,不能光凭主观意向。打法与风格是一致的,优势技术是打法与风格的基本标志。换句话,没有优势技术就谈不上打法与技术风格。因此,只有建立优势技术才有可能形成鲜明的打法。


优势技术相对自己来说就是特长技术,即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我们许多球手已经具有自己的特长技术,但没有很好的形成鲜明的打法特点,原因在于没有从打法上去仔细的进行考量,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去努力。这样做的弊端是,不明白自己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支撑打法体系的存在,缺乏在一个更高的战略或战术层面去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


五、重点技术与一般技术的关系


重点技术可以理解为得分技术,重点技术上升一步即成为特产技术、优势技术。在初学阶段或常规训练阶段,我们也可以把重点技术放进打法框架内去进行思考,对进攻性打法而言,可以理解为主动进攻性技术为重点技术,当然包括正反手攻、拉等,其中如果再突出某种技术手段为重点,那么,就可能形成特长技术,如弧圈或快攻。重点技术与特长技术之间有必然联系,但重点技术不都是特长技术。对防守型打法而言,削球肯定是重点技术。因此,重点技术也与打法有关。


重点技术的训练在任何训练时间内的比重都应该占得很大,而一般技术的训练比重相应占得较少。一般技术是通过重点技术的训练来给予带动,依附于重点技术的练习。


划分重点技术与一般技术可以避免训练的面面俱到,克服训练泛化的毛病。


六、进攻与防守的关系


攻与防是乒乓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态,有进攻就会有防守,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且在运动中不断转化。进攻中孕育着防守,防守中隐藏着进攻,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转换始终存在于运动之中。


强调进攻,并不意味就放弃防守,相反,防守技术扎实,没有了后顾之忧,更有利于自己的进攻。以防守为主的打法,尽管以旋转来控制对方,但在防守中一旦出现机会,就会发起进攻,而这种进攻,出其不意,更使得对手防不胜防。


技术练习要全面,所谓全面,就包括了进攻与防守技术的练习,二者不可偏废。没有经过防守技术训练的人,不会懂得进攻的招数,也不太注意进攻中对自己的保护,掌握不住进攻转入防守的诀窍。同样,没有经过进攻训练的人,也不会深谙防守中如何利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来主动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


对于不同的球手,其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所对应的相关手段是不同的。进攻要讲究让对方不容易防守,防守要研究让对方不容易进攻,究竟哪些手段更适合自己,或自己更合适采用哪些手段,这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加以琢磨。


只有哪些攻守技术基本均衡的球手,才有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七、手法与步法的关系


手法与步法同样重要,它们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手法与步法构成乒乓球技术的整体,要成为高手,二者必须具备,不可或缺。


当手法(或某一手法)基本形成,就要开始考虑使用这一手法所需要的步法,也就是说,手法与步法的训练要紧密结合。专业(或专门)与业余(或自由)训练的区别就在于手法与步法训练的结合问题。前者贯穿技术训练的始终,后者却不知道怎么去深入。


具有实际意义的训练或专门训练,如果离开对步法的要求,就不称其为训练。专业训练更重视步法训练过程中的手法练习,而业余或自由状态下的练习往往只倾向于对手法的要求。


移动中的手法才是真正的手法,因为静态状况下形成的技术动力定型与移动状态下形成的技术动力定型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破解了我们有些人为什么练习还有球但一打比赛就找不到北了的原因。


八、前三板与相持技术的关系


前三板技术最能体现球手的打法特点和技术风格,在整个技术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前三板技术差,很难有所作为。前三板技术好,与发球的质量有直接的联系。没有好的或高质量的发球,就不可能建立起前三板的优势。


但是,前三板只是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是所有的前三板都会奏效。当前三板过去之后,紧接着会进入双方交织争夺的局面,即我们所说的相持阶段。如果说前三板主要体现的是主动进攻的能力,那么,相持阶段则反映出双方的技术实力。而这一块,恰恰是业余球手容易忽略或比较薄弱的。来回球对技术的要求是比较全面的,同时对攻防转换的能力要求也很高。


相持阶段要求技术全面不仅体现在能灵活的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还表现在对各种不同技术的有机衔接,尤其是两边不同技术的衔接,同时对战术的使用也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显然与前三板技术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在加强前三板技术练习的同时,要重视相持技术的练习,才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九、力量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大球时代需要力量,力量可以增加球的威胁。问题是我们的球员不可能都具有理想的力量,业余球手更是如此。


力量是一种身体素质,同时,力量也是人体综合素质的反映。乒乓球需要的是速度性力量和爆发力,而不是绝对力量,人人都有力量,但不一定就速度性力量和爆发力好。力量有先天性因素,懂得这一点,就不要因为自己的力量不尽人意而懊恼。


要想发力,就必须改善身体的协调性。因为发力需要全身各个部位的配合和参与。发力还要讲究顺序,力从根生,直达末端。乒乓球并不是纯粹的力量性表现,击球技巧仍是关键,因此,要知道什么是主导力,什么是协同力,什么是辅助力,这些力量怎么样才能转化为击球力量,并符合击球的需要,因为不是所有的球都需要全身发力。


协调是产生力量的基础,速度则是力量赖以爆发的主要标志。腰的配合主要使上体的力量得到整合,而髋的运用会将下肢力量较好的传递。击球瞬间手腕与手指的发力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上肢与前臂的配合加速则是用力顺达的关键。明白这些,就使你更清楚力量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想发力,就细致的去研究这些发力的部位和环节。


力量还与技术的熟练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发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以为一上手就可以发力,发力首先必须要做到省力,省力过后才可以去追求发力。而省力全赖技术的熟练。


衡量技术是否熟练,就看你能不能很好的发力。发力的结果不要影响技术动作的变形,不能妨碍身体重心的还原,不能阻碍后续技术的跟进,具备这三点,你可以尽情的去发挥自己的力气。否则,事倍功半。


十、意识与技术的关系


意识是存在的,尽管它看不到摸不着。意识也是物质的,并不虚幻。初期的意识就是对技术的领悟,而后随练习的深入,更显得重要,球手的高低之分往往与意识有关。意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上,对运动规律的把握上。乒乓球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但不是所有参与这项活动的人都能认识到这些规律。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球道也是如此。乒乓球并不仅仅是技术与身体的博弈,而是意识的较量。


原理比技术重要,规律比原理重要。掌握原理,可以使技术练习融会贯通,一通百通。懂得规律,便能驾驭。哪怕你不具备球手的条件,但你能最大限度的挖掘自身的潜力。违背规律,你将无法得到真谛。小悟小彻,大悟大彻,“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十一、装备与打法、技术的关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是重要的。但武器是需要人掌握的,你适合掌握什么样的武器,才能达到真正“善其事”的目的呢,恐怕大多数人都不太清楚。


古典小说中,李逵使用扁斧,张飞善用长矛,岳飞精通长枪,他们都是一代枭雄。假设:岳飞使用扁斧、张飞使用长枪、李逵使用长矛,那情况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每一个球手所使用的球拍,看上去是装备,实际上是他技术的一个部分。


选择什么样的装备,要与自己的技术和掌握技术的能力挂钩。并不是所有的球拍都适合你,你要选择适合你的球拍,当然更包括海绵与胶皮(套胶)。


装备的好坏不在于价格,而在于合手。


打法不同,对装备的要求也不同。同一种打法,因每个人掌握技术的能力不同也不尽相同。喜欢马琳的不仅模仿他的动作,也去追求同样的装备,这样未必你就能达到马琳的效果。反观马琳与王皓,都是顶尖高手,装备会是一样吗。但在球迷中,这样的追星族不在少数。


手感是最重要的素养。那些频频可以来回更换装备的人,很难说具有很好的手感。装备不断改善,手感可以提高,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