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赢家 | 你到底有多了解司马懿?

 汉青的马甲 2016-08-27

▌特别声明:

文中所持观点,不代表溯古追风立场;

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

如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与我们联系。

以柔克刚的政治赢家--说司马懿

笑到最后

读了《三国志演义》小说之后,大家对司马懿这个人物,往往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或者对司马懿的印象很浅,想不清楚司马懿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只知道他是诸葛亮的对手,是诸葛亮手下的常败将军,但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就说不清楚了;或者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他总跟诸葛亮对着干,总是给诸葛亮制造麻烦,因为大家太喜欢诸葛亮了,所以会讨厌司马懿。

学术界也是“世态炎凉”,评论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的论文很多,甚至评论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的都相当多,可是评论司马懿的论文,包括历史论文和文学论文,却只有寥寥几篇,好像谈来谈去,都谈不出多少名堂来。

是不是司马懿就没什么可说了呢?当然不是。司马懿乍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他的性格相当复杂。那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志演义》小说中,看看司马懿是怎样笑到最后,怎样笑得最好的。

棋逢对手:司马懿与诸葛亮

(一)难寻破绽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司马懿是作为诸葛亮的第一对手出现的。正是因为有了司马懿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最终使诸葛亮的北伐大业惨遭失败。最后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实际上是死于跟司马懿的对抗当中的。

对这么一个对手,这么一个非常顽强的对手,别人恨他还来不及,但诸葛亮不这样看待他,诸葛亮很欣赏司马懿,对他另眼相看。在司马懿还没有真正出场,没有大显身手的时候,诸葛亮就对他的人品、对他的特点了如指掌。他说:司马懿“乃世之英雄”(卷十九《孔明秋夜祭泸水》)。曹操评价刘备是英雄,是慧眼识英雄;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英雄,也是慧眼识英雄。在司马懿还没有建立赫赫军功的时候,诸葛亮就称他是“世之英雄”,这种眼光是很独特的。

而且,诸葛亮对司马懿还怀有一种恐惧感,一种内在的恐惧感。他坦白地说:“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卷十九《司马懿智擒孟达》)

诸葛亮以“千古第一贤相”的美誉流芳百世,他一生不怕曹操,不怕孙权,当然更不怕周瑜、夏侯惇之流,这些人全不放在他的眼里,平生所害怕的唯独是司马懿。他看得很准,将司马懿视作他的真正对手。所以他觉得在战场上最好不要碰上司马懿这样的对手。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这么看重司马懿?

因为司马懿这个人在性格上是没有巨大缺陷的,他不像曹操,不像周瑜,这些人都有非常厉害的性格优势,同时也有非常明显的性格隐患。像曹操,非常聪明,智慧出众,但有时候会因为性格多疑而出现非常重大的疏忽。像周瑜,则气量过于狭小。这些性格缺陷,便于被人把握,在真正的战争中,容易受到致命的攻击。像司马懿这个人,他有点像下围棋的那个李昌镐,他每一步棋都让人找不出任何的破绽。虽然他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也没有太大的缺点,所以谁碰上这种人都会觉得非常难以对付。

(二)“牛皮糖”战术

诸葛亮“六出祁山”,表面上看似乎算无遗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最后他也没有消灭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

我们看到,诸葛亮一直打胜仗,很热闹,但最终司马懿还是保存着实力,还是没有被打败。诸葛亮好像胜了,但从来没有大胜,没有彻底地胜;司马懿好像败了,他却也没有被彻底打败,因为他始终是有实力的。

在魏蜀两国长期对峙中,正是司马懿,愣是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诸葛亮恢复中原的雄心大志,从而成为诸葛亮战略上和战术上的真正对手。

作为对手,最让诸葛亮头疼的就是司马懿的那股劲儿,一种软磨硬抗的劲儿。司马懿采取的战略决策是:战略上防守,战役中固守。他相信自己最后会赢,所以从不担心在战争过程当中一次又一次地输。司马懿不停地在和诸葛亮“磨”,你来硬的我就来软的,你进攻我就守,你撤退我就追,反正我粘着你。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牛皮糖”战术:打不赢也打不垮,你急我不急,粘你没商量。所以,“六出祁山”形成一种僵持的局面。在这个僵持阶段里,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司马懿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司马懿总是不会败到一败涂地,总是能够保存自己的实力,继续跟诸葛亮抗争,打持久战。

比如,诸葛亮三出祁山与司马懿交战时,司马懿坚持守寨不出,持续了半个月,一直不跟诸葛亮交兵。司马懿熬得住,诸葛亮可熬不住,因为他粮草不足,他恨不得速战速决。于是诸葛亮使了一个计谋,佯装拔寨退兵,以此引诱魏军。

第一次蜀军退出三十里下寨,张郃等将领提出追赶上去。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退兵,绝对是诱兵之计,切不可上当。他说:“孔明必有大谋也,不可轻动。”十天以后,诸葛亮见魏兵按兵不动,又退出三十里下寨。这时候司马懿仍然不主张追击,他亲自到前线察看诸葛亮退军势头,断定说:“此乃孔明之计也。”结果又过了十天,诸葛亮第三次退了三十里下寨。这时魏军将领们沉不住气了,他们认为诸葛亮是使诈谋,用“缓兵之计,渐退入汉中”,因怕被别人耻笑,急于交战。所以张郃坚持要率兵追击,司马懿出了一招,说你率兵打头阵去进攻,我带部队在后头支援你,万一打败了,我还能帮你顶着。

于是张郃等率兵追击诸葛亮,结果正中诸葛亮的圈套,魏兵大败。退兵后,司马懿下了死命令,说:“今后切不许妄动!再有不遵,决正军法!”(卷二十《孔明智败司马懿》《仲达兴兵寇汉中》)他坚持自己这套软磨硬抗的战术,毫不动摇。

(三)多疑与谨慎

当然,这种战术跟司马懿的性格大有关系。司马懿的性格虽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至少有一点很明显,就是他的多疑,特别地多疑,在这点上他很像曹操。正因为他多疑猜忌,所以办事非常谨慎。尤其是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对手的时候,他更是极其小心谨慎,极其多疑多虑。

其实,多疑并不一定就是缺点,有时它可以成为一个优点,前提条件是多疑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短处,同时我也看到对方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这样以我之长攻人之短,这是可以的;而守住我之短,防备敌之长,这种多疑也是应该的。因为我应该更充分地估计你的长处,以便做好更充分的防备。

但是从司马懿的具体表现来看,他的多疑有时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时小心谨慎到了过分的地步,这样就不免贻误战机。

最典型的就是“空城计”一战。“空城计”这一战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的“空城计”是一个很高的绝招。有人认为是司马懿的失误,因为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以致贻误了战机,使蜀军得以安全脱险(卷十九《孔明智退司马懿》)。不管怎样评价,“空城计”的结果是保证了蜀军的安全脱险。蜀军在大败的情况下,以“空城计”的计策安全脱险,这是很不容易的。

京剧《空城计》把司马懿大大地调侃了一番。剧中,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摇着鹅毛扇,坐在城头唱道:“我正在城头观山景,忽听得城外乱纷纷。”当时司马懿已经兵临城下,诸葛亮却如此地闲雅自在,足见他是何等地聪明、自信!

司马懿到了城外,手握重兵,心里彷徨,生怕城里有埋伏,胆战心惊,估算半天到底还是不主张攻城。最后得知原来只是一座空城的真相以后,他自我解嘲地说:“司马呀司马,你的胆子也太小了;诸葛呀诸葛,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他觉得诸葛亮从来没有这么大胆,怎么这次这么大胆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然,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一事件。古人说:“料事者先料人。”要预料一件事情,首先要预料一个人,要充分吃透一个人。“能料愚者,必不能料知;能料知者,必不能料愚。”聪明人只有跟聪明人一起,才能够知己知彼。聪明人若遇上一个愚蠢人,就无法猜透他。你可以明白地去琢磨一个聪明人的所作所为,却无法估计一个愚蠢的人,他到底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的对手司马懿也是个聪明人,所以诸葛亮才能神机妙算,算定司马懿不敢贸然破城。如果诸葛亮赶上的是张飞或者曹仁、曹真之流,他们没准就不管有没有埋伏,先冲进城去再说,反正输就输了,输了也先打个痛快,那就真把诸葛亮给活捉了,这个“空城计”就玩不成了。

所以,“空城计”的故事,不仅表现出诸葛亮的智高和胆大,也不仅表现出司马懿的多疑与谨慎,同时也表现出司马懿的过人智慧。

更重要的是,“空城计”故事还表现出司马懿的战略决策,他决不轻举妄动,不轻易涉险,一门心思为了保存实力以便跟诸葛亮软磨硬抗到底。我输一场、输两场,让你笑一次、笑两次,都无所谓,反正我就是要跟你磨的。既然要跟你磨,我就不怕输,输了一场两场无所谓,只要最后我能大胜,来日方长呢!这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并非“恐亮症”

有人认为司马懿得了“恐亮症”,一听到诸葛亮的名字就头疼,一遇到诸葛亮就吓得胆战心惊,怎么也不敢跟诸葛亮打。实质上并不这样。试猜想,一个得了“恐亮症”的人,能在“六出祁山”长时间的对抗当中,一股劲儿地跟诸葛亮打,坚持抗争到底吗?显然,司马懿内心中并不是害怕诸葛亮,而是非常看重诸葛亮。他只不过是知己知彼,知道自己绝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不和诸葛亮硬碰硬地对着干罢了。

还是三出祁山时,司马懿算计诸葛亮必然袭取武都、阴平两城,便派郭淮、孙礼偷袭蜀兵之后。但是诸葛亮早就料到司马懿必有此举,便亲自率兵马从后面包抄郭淮、孙礼,前后夹攻,魏兵大败。司马懿输得服服帖帖,赞叹说:“孔明智在吾先”,诸葛亮的智谋从来是算在我的前头的,所以“吾智不如孔明也”,这点他心里非常清楚。

这一战以后,司马懿又算计诸葛亮必然亲自去武都、阴平两城安抚百姓,不在营中,便派张郃、戴陵引一万精兵,去夺取蜀寨。没想到诸葛亮并未离寨,早就设下包围圈,等待魏兵来偷袭,结果将魏兵杀得丢盔弃甲。司马懿不得不惊叹道:“孔明真乃神人也!”(卷二十《孔明智败司马懿》)

遇到像司马懿这样的敌人,有着开阔的胸怀和坦然的心态,能够在失败的时候还由衷地佩服对手,令诸葛亮不得不另眼相看,费尽心机。

战场上也好,商场上也好,生活中也好,可以设想,我们最怕碰到的应该是司马懿这样的对手。他明明知道自己不如你,明明知道斗不过你,但是他始终要和你抗争到底,而且始终也不怕失败。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被打趴下了,却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尘土,继续跟你打。就跟拳击赛一样,被打趴下了,还要硬挺着站起来,继续跟你打。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身体上不趴下,能继续站起来打,而且在精神上也不趴下,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不到最后,决不服输。

这让人想起《西游记》小说里的猪八戒这个人物。猪八戒也老是打败仗,但他失败了以后,总是自我解嘲,说“我不能倒了我的旗枪”,就是说我再失败,我的精神不能倒,我的斗志不能垮。猪八戒一看到唐僧被妖怪捆着,无奈地流泪痛哭,他就说:“师傅,你不能这么软弱,师兄还在外边呢,他能来救咱们的。咱们再怎么输,也不能倒了咱们的旗枪。”

司马懿就是这个特点,再怎么失败,他也绝对不倒了自己的旗枪,不垮了自己的斗志。司马懿毫无畏惧地面对诸葛亮这个神话般的人物,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勇者精神,诸葛亮的对手的确非他莫属。

当然,司马懿屡战屡败,这只是小说家言。在历史记载中,司马懿跟诸葛亮还是有一拼的,至少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蜀、魏两军在渭南一带进行“拉锯战”的时候,互有输赢,诸葛亮也有过多次被打得溃不成军的经历。只是小说家为了神化诸葛亮,把司马懿写得几乎不堪一击,只能乖乖地当“缩头乌龟”。

最重要的是,司马懿总能够在败中求胜,这是很高的招数。

当诸葛亮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六出祁山,好像一直在打胜仗,把司马懿打得焦头烂额。这时大伙都不看好司马懿,甚至连他身边的将领都不看好,传到朝廷里也有好多人不支持他。当然皇帝这个时候还是支持他的,因为他认定司马懿这个战术是可行的。因为诸葛亮几次出祁山,最后都是无功而返,这个事实已经说明司马懿这套持久战、拉锯战的战术还是行得通的。

在战场上,司马懿一旦认准了死理,就一点儿也不动摇,坚持既定的战略方针,打不垮诸葛亮,愣是要把他拖垮了事,决不在乎别人是不是把自己看作“缩头乌龟”。

六出祁山时,诸葛亮在上方谷取得胜利,差点儿把司马懿父子烧死。这时候应该是天意,下了一场大雨,司马懿父子安然退出。

司马懿逃此大劫以后,心里明白,诸葛亮的这支军队实在太了不起了,自己一时头脑发热,冒险追击诸葛亮,才有此大难。于是他躲进营寨,坚守不出。

诸葛亮一来粮草不足,求胜心切,二来也想乘胜追击,趁热打铁,所以他多次让人在魏寨前头骂阵叫战,激怒魏军。但是司马懿却认为,大败之后,交战不利于己,因此坚决不出战。我斗不过你,难道还磨不过你吗?

这时诸葛亮使了一招,派遣一位使者,送了一套妇女守丧时穿的衣服给司马懿,还写信激怒他,说他就像寡妇一样,“甘分窟守土巢而畏刀避箭”。

司马懿一看到孝服,脸色就变了,但他马上沉住气。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确是性格多变,他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心中大怒,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装着一脸笑,说:“视我为妇人耶?吾且受之。”妇人就妇人,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热情地款待使者,当着使者的面,一字不问蜀军的虚实,只是打听诸葛亮每天睡几个小时,吃几碗饭,平时忙不忙。使者如实相告,回答说:“丞相夙兴夜寐”,一大早就起来了,晚上很晚才睡觉。“罚二十已上者皆亲览焉”,打20板子以上的人,他都要亲自过问,就是事无巨细,全部都要亲自过问。“所啖之食,不过数升”,每天就吃几升粮食。我考证过,东汉末年这数升米饭,大概就是五六两。一天只吃五六两米饭,又没有多少肉可吃,这个饭量的确是很小的。司马懿听了这段话以后,感叹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吃得这么少,工作又那么繁重,这能坚持多久呀!使者回到五丈原,把这话如实说给诸葛亮听,诸葛亮不由得叹息道:“彼深知我也!”司马懿真的很了解我啊(卷二十一《孔明秋夜祭北斗》)!

我们知道,心理学上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叫作“心理暗示法”,就是古人讲的“攻心为上”。按我个人的理解,司马懿在这儿也采取了这种“心理暗示法”。这种说法也许有点深文周纳,有点揣测,但事实上这种方法最终还是发挥了作用。司马懿让使者把他的话转告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实际上他是在暗示孔明,你吃得这么少,却这么操劳忙碌,你还能活多久呢?

这种“攻心为上”的心理战术果然很奏效,小说写道,诸葛亮自从听了司马懿的话以后,“自觉神思不宁”。诸葛亮果然上当了。

司马懿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着,他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他知道,诸葛亮这么操劳,吃不饱,睡不安,肯定没有几天活头了。

果然,诸葛亮像油灯似地耗尽了最后一滴油,不久就发病死在五丈原。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真是“不战而胜”。

诸葛亮死的时候是54岁,而司马懿比他大两岁,56岁。一个比你年龄大的人,敢跟你熬,想的是“咱们就来熬吧,反正我年龄比你大,咱们熬熬看,看谁熬的时间长”。结果司马懿果然就比诸葛亮熬的时间长。从这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确是笑到了最后,所以能笑得最好。

当然诸葛亮临死还使了一个奇招,就是所谓“死诸葛惊生仲达”。

司马懿深通天文,当天晚上他算天象,认定这次诸葛亮肯定死了,于是第二天蜀兵败退时,他就派兵追击。他早就被诸葛亮吓坏了,从来不敢追击蜀军,这次好不容易壮着胆去追击。没想到诸葛亮早就让人把他自己塑成一个木雕的形象,当司马懿大军追上的时候,把这尊雕像放在车上推出来,吓得司马懿立刻退兵。

司马懿这次虽然又被诸葛亮的遗计给蒙骗了,没有穷追蜀军,但他还是大度地笑着,自我解嘲说:“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诸葛亮活着我能算过他,死了我算不过他。实际上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司马懿从来也没有算过他。这下反正诸葛亮死了,他可以吹吹牛了。作为一个胜利者,司马懿说起这话来当然脸不红心不跳,坦然自若。“死诸葛”地下有知,说不定会被气得活转过来。

不过无论如何,司马懿是笑着说这句话的,他的确是笑到了最后。

(五)孰高孰低

有人认为司马懿比诸葛亮还高出一筹,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我们在评价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时候,不应该只去评价他们个人,还要联系到他们背后的政治团体和政治力量。

从表面上看,司马懿背后站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魏国,而诸葛亮背后站着的是一个非常弱小的蜀国,所以这两个人之间的政治对比,事实上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两个人博弈的过程当中,诸葛亮事实上越来越紧张,司马懿却越来越松弛。因为诸葛亮根本就输不起,司马懿他能够输,他经得起输。所以诸葛亮到最后,他越不能输,就越会有一些战略上或者战术上的失误;而司马懿能够输,他反而能够扎紧脚跟,慢慢地做起一番事业来。

虽然历史是不以胜败论英雄的,但是即使我们不论胜败,也不能不肯定,在某种意义上,司马懿的确要高出诸葛亮一筹,他能笑到最后,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从深层次来看,诸葛亮在“六出祁山”时,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曹魏;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北伐恢复中原;而且也只使用了一个手段,就是诉诸武力。这是非常明确,一往无前的。

后主刘禅对诸葛亮,虽然有几分畏惧,却不得不言听计从,唯命是听。所以诸葛亮在西蜀的地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话是算数的,他能够甩开膀子“六出祁山”,全力以赴地对付司马懿。

但是司马懿不一样。身在魏国的司马懿,比起身在蜀国的诸葛亮来,处境无疑险峻得多,他同时需要对付公开的对手和潜在的对手。他正面对抗的是以诸葛亮为军事统帅的蜀国军队,背后对抗的则是魏国上上下下君臣们对他的不信任。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他的处境一直非常微妙。

如果对事件背后的政治背景有所了解,我们就能够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司马懿为什么一直采用“蘑菇战术”。因为司马懿知道,从长远来看,他并不宜和诸葛亮决一死战,只能在等待中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是他又不能不跟诸葛亮交战,因为要让魏国的朝野上下看到他的显著战果。

司马懿更知道,功高不仅会引起同僚的警惧,甚至会产生“震主”的效果。他一旦战果太辉煌了,同僚嫉妒,还是小事,君主猜疑,更加可怕。所以在蜀魏相争的战场上,他必须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但另一方面,他又不能让人觉得他无足轻重,无所作为,那也有可能被黜还朝,剥夺权力,解除兵甲,一败涂地。

所以,在蜀魏相争的战场上,司马懿得时时把握住一种分寸感,赢不能大赢,可以小赢,输也不能大输,只能小输,保存实力;攻打不宜太猛,太猛了会伤亡太重,退守也不宜示弱,示弱了就失去精神。所以,他做人要比诸葛亮难多了。

尽管处境如此困难,司马懿还是能够笑到最后,取得最后的胜利,你能不佩服他吗?他在军事战场上,实际上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政治智慧,这不能不令人惊叹。

深藏不露:司马懿与曹氏政权

司马懿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家,还是一位野心勃勃的政治家。这一点与诸葛亮不同,诸葛亮没有野心,司马懿是有野心的,但是他的这种野心又不能够很张扬地表露出来。

司马懿“深明天文,熟谙韬略,善晓兵机,常有一匡天下之心”(卷十九《孔明初上出师表》),却一直深藏不露,隐忍不发。他在曹魏,历事四代君主,三为顾命大臣,最终权高震主,这是历经几十年的岁月慢慢熬出来的。

所以,在《三国志演义》的人物形象当中,我认为,最能韬光晦影,最能忍辱负重,或者说,最能像北京人爱骂的“装孙子”的人物,大概要数司马懿了。

(一)初露头角:司马懿与曹操

司马懿刚出山的时候,就是刚刚投身于曹操军队的时候,那年是29岁。

小说里头没写,根据史书记载,司马懿一直未出仕,跟诸葛亮一样,隐居山中。在乱世之中,他也身怀韬略,胸怀大志,但是他隐居不出。他的父亲司马防、哥哥司马朗都在曹操军队里头做事,跟曹操的关系很密切,深受曹操的重视,只有他一直隐居。

曹操爱才若渴,知道司马懿的才华,容不得他隐居,就派人征召他出来做官。他假称中风,不愿出山。曹操招纳贤才,有时候是不择手段的,这次就派遣刺客夜里前往刺探,把刀架在司马懿的脖子上,他愣是呼呼大睡,像没事人似的。

有人说司马懿身怀绝技,所以敢在刺客来的时候都呼呼大睡,满不在乎。因为他身怀绝技,你要真用刀砍我的话,根本砍不了我。当然这话有点捕风捉影,不必多提。

后来曹操还是不放过司马懿,又一次逼他出山,说:“这次你要再不愿意做官的话,就把你逮起来。”司马懿被逼无奈,才结束了隐士生活,出任曹操丞相府的文学侍从。

这年司马懿29岁,他出山比诸葛亮还晚。从这里也看出,司马懿做人的确是相当谨慎的。

《三国志演义》小说没有叙述司马懿出山前的经历,而是直接从他做曹操的军中主簿写起。这时他还是一个30岁出头的小伙儿,并未受到曹操的重视,但是已显露出非同常人的智慧和谋略。

当时曹操一举平定了盘踞汉中的张鲁,取得东川,打算班师回许昌。这时司马懿进言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曾归心。今主公已得汉中,益州震动,可速进兵临之,势必瓦解矣。”他认为刘备是以非法的手段、不道德的手段占据西川的,这个时候应该趁热打铁,打到西川去,直捣刘备的老巢,并一举灭了刘备。他强调说:“圣人云‘不可违时’,亦不可失时也。”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一提议得到了曹操谋士刘晔的肯定和支持,但曹操却不予采纳。他引用汉光武帝刘秀的话说:“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也。”(卷十四《曹操汉中破张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怎么能行?

从事后的发展可以看出,司马懿这个建议确实是一个绝妙的计策,是可行的。而且司马懿的考虑是非常周到的,他认为要是不继续进攻西川的话,东川也保不住,汉中也保不住。到后来刘备夺回了汉中与东川,曹操才深深后悔没有听司马懿之言,以致有此大失(卷十五《赵子龙汉水大战》)。

第二次,司马懿又提了一个高明的建议。这是在刘备自立汉中王的消息传到许昌的时候,曹操大怒,传令起倾国之兵,赴西川与刘备决一雌雄。

这时司马懿挺身而出,建议不必远征,并分析道:“今江东孙权以妹嫁刘备,今已分离取回江左,彼此有切齿之恨。王上可差一舌辩之士,赍书去见孙权,陈说刘备过恶,令权兴兵先取荆州,一与关某相持,刘备必发两川之兵以救荆州。那时王上举兵去取汉川,令刘备首尾不能相救,势必危矣。”(卷十五《刘备进位汉中王》)

司马懿看透了刘备和孙权从来是有矛盾的,这体现出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诸葛亮采取了一个战略方针,就是联吴抗曹魏。对魏国来说,如果采取相应的方针,应该是联吴抗蜀,这才是最合适的战略方针。这时司马懿就提出了这个战略方针,而且实际上在魏国后来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里,这个战略方针是贯穿到底的。

所以司马懿建议曹操,为了荆州的事,刘备和孙权一直有矛盾,因此可以派一个妥当的人送封信给孙权,陈说刘备的罪恶,让孙权派兵取荆州,这样就可以坐山观虎斗,而且同时出兵夹攻刘备,准能取得胜利。

这一联吴击蜀的谋略果然奏效,结果是东吴袭荆州,关羽遭杀害,蜀汉与东吴的对抗局势剑拔弩张,曹魏反而坐享其利。在这样一种军事谋略、政治谋略里,体现出司马懿的高超智慧。

但是在曹操时期,尽管司马懿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但曹操却不太买他的账,反而对他的雄豪之志心存疑忌。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曹操、曹丕死了以后,太尉华歆上曹叡的奏书,有一段回忆:“先时太祖武皇帝(曹操)常与臣曰:‘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之兵权,久必为国家之大祸也。’”(卷十九《孔明初上出师表》)

小说中的这一说法是有历史依据的。《晋书》卷一《宣帝纪》记载:“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

人回过头来,面正着往后看,但是身体不动,这就是所谓“狼顾”。狼是不是这么看的,咱们不得而知,但是人往前走,回过头来,身子却还正着不动,这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这个脑袋像拨浪鼓一样往后拨过去,这是“狼顾”。

正史里还写了曹操做的那个“三马食槽”的梦,不是在临终时候的梦,是早就有过的一个梦。所以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对司马懿极不放心,还把自己的疑虑对曹丕说了:“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司马懿不是久居人下的,他迟早会擅权干政。

但是曹丕却极力保举司马懿,可以看出司马懿在曹丕身上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司马懿到底是怎样下工夫的?正史里没有记载,小说里更看不到。但正史写他是曹丕的心腹,曹丕多次保举他,而且还把曹操的怀疑告诉了司马懿。

司马懿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正史记载:他“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他天天在那儿养马,割草喂马,天天干粗活,曹操反而放心了。

曹操这个人各方面都蛮可爱,虽然他多心多疑,但有一点很有意思,就是他很容易被专做粗活、勤劳苦干的假象所蒙蔽。一旦他人真在干苦活,干粗活,就是自己贬低自己去干那种谁也不干的粗活的时候,曹操就以为这是真心的。前边有刘备种菜,后边有司马懿养马,都能把曹操给蒙住。

在这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中,司马懿的政治行为不得不相当谨慎。他不能太张扬,以免曹操疑忌他,但他也不能不有所表现,以便引起曹操的重视。所以他对曹操的几次进言,虽然切中要害,但都像是漫不经心说出来的,生怕刺激曹操敏感的神经。

不过曹操还是惜才、爱才的,所以他临终的时候,还是命司马懿和曹洪、陈群、贾诩四人为顾命大臣,对司马懿加以重用。这么做,从一方面看,可以说曹操没有完全看破司马懿,被司马懿给蒙骗了。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曹操还是看透了司马懿,知道他一生也不会对曹氏整个家族政权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威胁,所以还是可用之才。

虽然在顾命大臣中,司马懿排位最后,但这毕竟给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要不是他谨慎小心,善于伪装,能蒙骗过曹操的火眼金睛吗?

司马懿的确很善于伪装自己,这跟他的性格有关,跟他为人处世的方略有关,就是深藏不露,隐忍不发,不到必要的时候决不轻易张扬自己。小说中描写司马懿的两次进言:第一次进言,曹操没有接纳,他无所谓,也不发任何牢骚;第二次进言,曹操接纳了,他也不兴高采烈,到处去邀功。他很注意分寸,一点不张扬,总是能很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位置。

(二)渐显锋芒:司马懿与曹丕

在曹丕当皇帝的七年里,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曹丕把司马懿看成自己的心腹之人,所以这个时候司马懿可以放开手脚做一些事情了。司马懿虽然未能建立杰出的战功,但由于他善于揣摩曹丕的心机,揣摩得很透,所以深得曹丕好感。

比如,华歆、王朗等大臣威逼汉献帝下诏禅位,让曹丕当皇帝。诏书和玉玺都送上门来了,曹丕欣然想要受诏,文武大臣也都弹冠相庆。这时候只有司马懿想要让曹丕的篡位做得天衣无缝,马上谏道:“王上不可轻也。虽然诏玺已至,可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人之谤也。”他觉得轻易接诏书和玉玺,这会引起天下人的议论。好歹你得先上表力辞,把表面文章做足了。

所以曹丕就上了一封推辞奏表,汉献帝心里很高兴,那些大臣们仍然逼他再下一封诏书。曹丕接着又上表推辞,献帝当然又下了一封诏书。中国古代很讲究这个“三”,“无三不成理”。三下诏书,给足了面子,曹丕这下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皇帝的宝座了。

由于司马懿把握曹丕的心理把握得很透,力图要把曹丕装饰成一个大家能够爱戴的皇帝,他很重视这一点,当然深得曹丕的欢心(卷十六《废献帝曹丕篡汉》)。

又如,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后主刘禅继位,这时曹丕“新官上任三把火”,决定起兵伐蜀,众谋士都加以劝阻,说是局势刚刚安定下来,别轻易去打仗。而身为兵部尚书的司马懿却大笑着说:“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于是献“五路下西川”的高招(卷十七《白帝城先主托孤》《曹丕五路下西川》)。

“五路下西川”,实际上魏国只派出一路大兵,其他四路都是借用别人的力量。小说里写诸葛亮“安居平五路”,在那儿装病躺在床上,指指点点的,就把五路大兵都给平了。但在历史上,“五路下西川”这个计策是非常高明的,给蜀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为司马懿能够充分揣摩曹丕的心计,得到曹丕的高度信任,所以即使他献给曹丕的计谋是馊主意,曹丕也不当回事儿,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比如吴、蜀两国联和,有图谋中原之心。曹丕决定出兵伐东吴,众谋臣都加以劝阻,联吴抗蜀是魏国的基本战略,司马懿非常清楚,哪能轻易去伐吴呢?但是这次是曹丕想伐吴,司马懿看透了他好大喜功的心理,所以力主曹丕御驾亲征。

曹丕当然很高兴,因为这投合他的心意,于是他深加嘉许,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守许昌。司马懿第一次大权在握,“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卷十八《泛龙舟魏主伐吴》)。

可是司马懿的这一建议,并不是对敌我形势深思熟虑的结果,纯粹是为了巴结迎合曹丕的,结果这一战魏兵大败亏输。不过即使打了败仗,曹丕也没有归罪于司马懿。

因为原来就是“太子党”的骨干,曹丕登基后,又受到重用,司马懿在曹丕时期升迁很快,一直当到抚军大将军。曹丕临终时,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四人受命为顾命大臣,他已经位居第三,又提了一级。

(三)大展宏图:司马懿与曹叡

魏明帝曹叡时代的13年,是司马懿真正大展宏图的时期。

身为老臣,又是顾命大臣,一开始司马懿并没有受到曹叡的重视,曹叡对他并不十分信任。曹真、曹休、夏侯楙这些近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地位都很高,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且都对他深怀戒心,虎视眈眈。

司马懿在这个时候又充分表现出他的政治智慧。他知道大伙儿都盯着他,所以自己主动提出来,不在朝廷里做官,愿为骠骑大将军,自愿乞守西凉等处,到陕西、甘肃一带去练兵,暂离朝廷,远离是非之地。

但就是这样,司马懿还是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这时诸葛亮开始准备出祁山北伐,唯一担心的是司马懿“乃世之英雄,今总督雍、凉兵马,倘训练成时,必为蜀中之大患”。于是他用马谡的离间计,到处散布谣言,说司马懿要造反。

诸葛亮这一招的确很高明,他看透了司马懿在魏国朝廷当中并没有真正受到重视,所以让人到处张贴告示,说司马懿要起兵来肃清朝政。魏明帝不得不怀疑司马懿,于是亲自率领大军,到司马懿军营视察,实际上是要考验他。

虽然司马懿当面向明帝表示了自己的耿耿忠心,他还是受到魏国大臣华歆、王朗等人的谗毁,被削去官职,贬回老家(卷十九《孔明秋夜祭泸水》《孔明初上出师表》)。

可以看出来,即使司马懿已经第二次作为顾命大臣了,但是他在魏朝的地位还是相当地不稳固,要退就退,要贬就贬,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脑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对司马懿很有好处。诸葛亮初出祁山,接连取胜,魏国大都督曹真的大军受困。曹叡没有办法,一面驾幸长安,一面不得不下诏让司马懿官复原职,加为平西都督,到长安聚会。

这时,早先降魏的蜀将孟达,被诸葛亮收买,在新城准备叛魏,径取洛阳,并约诸葛亮直取许昌。司马懿截获孟达和诸葛亮之间的信件,当机立断,首先率兵包围新城,出其不意,措手不及地消灭了孟达,然后才去许昌见曹叡。

曹叡高兴地说:“卿之学识至于孙、吴矣!”他夸奖司马懿有孙膑、吴起一样的军事谋略,并赐给他金钺斧一对,说:“后遇机密重事,不必奏闻,便益行事。”(卷十九《司马懿智擒孟达》)

司马懿的这一招别人谁也没想到,诸葛亮想到了,诸葛亮估计司马懿准会采取这一招,果然他就采取这一招了。这既写出了诸葛亮的聪明智慧,也写出了司马懿的与众不同,的确是诸葛亮很强的一个对手。

面对诸葛亮“六出祁山”,连年北伐,曹叡选择司马懿代替曹真为大都督,总摄陇西诸路军马,这下司马懿才算是真正地大权在握了。

在与诸葛亮的长期较量中,司马懿取得了赫赫军功,显示出非凡才智,为魏国争了不少面子,最后把诸葛亮给逼死了。同时,司马懿的野心也逐渐地膨胀起来。

诸葛亮死后,蜀、吴两国皆不兴兵,魏国暂时平安无事。这时曹叡骄奢淫逸,大兴土木,营造宫殿,搞得百姓怨声载道。朝廷大臣纷纷上书进谏,但是曹叡不管不顾,将他们贬的贬、杀的杀。

身为太尉的司马懿对此不加劝阻。当其他大臣上司马懿府中来,要他出面说话谏诤皇帝的时候,司马懿别有用心地劝他们说:“魏室已尽矣!切莫谏也!”(卷二十一《魏折长安承露盘》)他感觉到,魏朝皇室气数已竭,坚持不了多久了。

司马懿采取了一种乐观其败的方式,他要看着曹叡和魏国政治一天天衰败下去,败到最后,这个江山不就是我的了吗?但是我现在不着急,一点也不着急。司马懿这个时候不需要再去帮助曹叡了,因为他的地位,他的声望,他的名誉,他的资历,各个方面都足够自立了,他不需要再去尽心竭力辅佐皇帝,只要守住自己的位置就足够了。

正因为司马懿深藏不露,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政治策略,所以曹叡始终也没有察觉他的野心,反而一直非常信任他。

曹叡临终的时候,仿效刘备托孤孔明,把8岁的幼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他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朕幼子曹芳,年方八岁,不堪理掌社稷。幸太尉及完兄元勋旧臣,效伊尹、周公,协力相辅,则宗庙生灵之幸甚也!”还特地嘱咐曹芳:“仲达与朕一般,尔日后重敬之。”(卷二十二《司马懿谋杀曹爽》)

曹芳登基时,在曹爽、刘放、孙资等几位顾命大臣之中,司马懿已排到了首位。这年司马懿已经61岁了,在32年漫长的岁月里,他在魏朝的地位稳步上升。

(四)后发制人:司马懿与曹爽

曹芳时期,跟司马懿同时掌握朝政的,主要是大都督曹真的长子曹爽。算起来曹爽是司马懿的后辈,因为司马懿跟曹真是同僚。所以一开始,曹爽“尊懿如父”,把他视为长辈,凡事都尊重他,“一应大事必先启知”(卷二十二《司马懿谋杀曹爽》)。

但是几年以后,曹爽受到门客何晏等人不断的蛊惑,说:你是世族大家,司马懿算什么?你是曹家的人,司马懿又是什么人?你不能轻易放权给他。

曹爽为了争夺权力,就奏请曹芳,加司马懿为太傅,明升暗降,剥夺了他的兵权,兵权由曹爽来掌握。于是在有兵权的曹爽和没有兵权的司马懿之间,就构成了一场明争暗斗。

这个时候司马懿采取了什么办法呢?他不是跟曹爽抗争到底,而是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在战场上也好,在官场上也好,司马懿屡屡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而且屡屡奏效。

现在既然曹爽已经大权在握了,曹爽一家在朝中势头太盛,暂时无法与之抗衡,司马懿干脆就装疯卖傻,诈称中风——中风本来就是老人爱得的病,不理政事。而且,他还让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退职闲住,父子三人在家一住就是一年多。

像司马懿这样的高级官僚,要他一年多不问朝事,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司马懿偏偏做到了。他善于等待。司马懿的政治对策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对付曹爽这一等智商极低的货色,只要静观其变,等他们恶贯满盈,自取灭亡就足够了,不需要太费劲去对付他们。

司马懿吃准了,像曹爽这班纨绔子弟的当权者,貌似强大,实质上却不堪一击。他不怕他们陷害,也不在乎他们陷害,而且也知道他们不敢强加陷害。因为他从本质上看透了这班纨绔子弟的当权者,除了吃喝嫖赌以外,没有什么真本事,不过是纸老虎。所以,他有恃无恐,放心装作中风,等待时机的到来。

曹爽一旦大权在握,就为所欲为,忘乎所以了,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当然他也很谨慎,专门派他的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的病,看司马懿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

据正史记载,司马懿身体非常健康,一辈子没有吃药打针,不像曹操经常犯头疼,诸葛亮不时爱吐血。但是司马懿装起中风来却蛮像那么回事儿。大家知道,曹操从小就爱装中风,看来这是英雄所装略同。

当李胜来到司马懿家的时候,司马懿去冠散发,躺在病榻上,捂着被子,奄奄一息,说话装聋打岔。李胜说要去“荆州”,他故意听成是“并州”,一通胡说。侍婢喂他喝汤,他装成颤颤巍巍的样子,一口汤也喝不下去,稀里哗啦地洒得满身全是汤水,湿漉漉的。

最后,司马懿还做出老泪纵横的样子,哭哭啼啼地握着李胜的手,将两个儿子拜托给李胜照顾。李胜给蒙得一愣一愣的,以为他真的病得很可怜。这么一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居然老病到这个地步,李胜不禁伤心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陪司马懿痛哭不已。

李胜回来跟曹爽一汇报,曹爽果然相信司马懿是病入膏肓了。这样他对司马懿就毫无顾忌了,认为他“形色已离,乃泉下之人,不足虑哉”。

于是后来就有了高平陵事变。曹爽带着自己的御林军,带着自己的心腹,陪着皇帝曹芳,到高平陵去祭祀明帝坟墓,顺便热热闹闹地去打猎。其实主要是因为他在城里头憋得太久了,想去郊外打猎。为什么老在城里头待着?因为他一直怕司马懿还有势力,不得不防。现在看司马懿果然没有势力了,他就放心大胆地想去玩儿了。他的谋臣劝他,不要大伙儿都离开都城,以防兵变,这话他只当耳旁风。

能够使曹操、诸葛亮警惧而未敢小视的司马懿,对付这小字辈的曹爽,还不是举手之劳?司马懿听说曹爽出城,当即率领司马师、司马昭及手下将士一千多人,先是占据了武器库和城门,接着去永宁宫奏请对曹爽不满的郭太后,下诏诛杀曹爽,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回大权了。

这时曹爽正在郊外飞鹰走犬,玩得高兴呢。听说城内有变,司马懿上表皇帝,罢免自己的兵权,曹爽吓得手足无措,只会哭泣,“自黄昏只流泪到晓,兄弟三人决疑不定”。直到最后,曹爽还抱着一线希望,“愿不作官,只作富家翁足矣”,于是乖乖地束手就擒。

曹爽根本没有想到,司马懿绝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物,哪会有好果子让他吃?结果是赶尽杀绝,将曹爽灭其三族(卷二十二《司马懿谋杀曹爽》《司马懿父子秉政》)。曹爽兄弟死到临头,悔之晚矣!

这么一场事变,可以说是迅雷不及掩耳。在这场事变中,双方力量的对比悬殊还是很大的。因为在曹爽一方,皇帝和御林军都在他手上,而且朝中还有很多的军队;而司马懿这一方,只有自己的一千多子弟兵,没有兵权。

那么,为什么司马懿轻而易举地就击败了曹爽呢?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知己知彼。司马懿看透了曹爽没有多大本事,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骄奢淫逸,另一方面没有政治头脑。

当司马懿在高平陵兵围曹爽的时候,曹爽的谋臣桓范就对曹爽建议:“将军何不请天子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耶?”现在皇帝在你手上,你完全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让皇帝直接下诏书,调兵遣将灭掉司马懿就是了。这是上策,桓范还献了一招中策:军队在你手上,御林军在你手上,你还有兵权,有“大司马之印”,你下命令调动军队来讨伐司马懿,也是可以奏效的。

但是曹爽毫无政治头脑,他看司马懿替郭太后写的诏书中,只是说自己的兵权太大,权高震主,应该削去兵权,仅此而已。司马懿的这个措辞非常巧妙,骗过了无知的曹爽。曹爽以为司马懿不会拿他怎么样,反正不就是把兵权交给他就完了吗?最后即使再不成,我不当官了,回老家去,做一个富家翁足矣。人都死到临头了,还想着人家会饶了你,让你回家过着富裕的日子,真是太天真了!

正是在长期的观察中,在退职以后一整年的观察中,司马懿对曹爽的能耐已经了如指掌了,所以才能轻而易举地灭掉曹爽。

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任何人碰上这样有耐性地等待你犯错误的对手,算是倒透了霉了。

有一句谚语:“天才加时机等于成功。”司马懿有天才,这没问题,他又非常善于抓住时机。司马懿诈病是手段,等待时机是目的。时机一到,在曹爽最容易麻痹的时候,他就乘势而发,一举成功。可见,即使是天才,时机不到,也不会成功。所以天才也要等待时机,而且要耐心等待。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不着急笑,但是我要最后笑,最后笑的肯定是我,这就是司马懿。

盖棺论定:白脸赢家

除掉了曹爽,司马懿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相当于曹操在汉献帝时的地位,并令司马懿父子三人同领国事。

这时司马懿达到了事业的高峰。过了两年,他就老死了。小说中写司马懿之死,写得很简单。临死时他对两个儿子说:“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卷二十二《战徐塘吴魏交兵》)他嘱咐他的儿子:我死了以后,你们千万不要叛变,不要篡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位置。

司马师、司马昭没有辜负他的嘱咐,遵守了诺言,到头也没有篡权。虽然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知归知,他到底没篡权。不过,到了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就顾不了这么多了,到底还是逼魏元帝曹奂禅位,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晋王朝。

说白了,晋王朝之所以能够得天下,最后三分天下归一统,魏、蜀、吴三国争半天,让晋朝最后得了天下,这还不是全靠司马懿这老爷子的功劳?

总起来看,司马懿的确是一个心怀叵测而又善于掩饰的人。《晋书》卷一《宣帝纪》称赞他:“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在中国这种最具危险性的继承接班的政治游戏中,他一直能够游刃有余,在魏国历事四主三朝,虽然几次外放冷落,几次褫夺兵权,但总能在政治风波中化险为夷,“咸鱼翻身”,最终身居高位,居于权力的顶峰。应该说,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末期最出色的政治家。

后人在评价司马懿的时候,经常拿他和曹操做对比,认为司马懿跟曹操很相似,或者说司马懿跟曹操是一类人。有人甚至认为曹操和司马懿这两个人都太无耻了,男子汉大丈夫,居然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司马懿在魏朝,跟曹操在汉朝,外表上看大抵相同,人臣之地位极矣,权术之运用极矣。但是两个人的性格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地说,曹操比较狠,司马懿比较阴。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曹操叱咤风云,敢作敢为,什么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他没有半点畏惧顾虑之心,不怕别人说他好,也不怕别人说他坏,反正我就是我,我就是这样,我爱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拦不住我,谁也挡不住我。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想,恣意行事,挥洒自如。曹操有这种一往无前、勇往直前的气魄,无论是英雄的气魄也好,奸雄的气魄也好,反正他具有这种气魄,像火一样地能烧你。

而司马懿不一样,如果也用一个比喻,他就像水一样,即使淹了你也淹得一点感觉都没有。被火烧,能有感觉,被水淹却没感觉,因为水是阴柔的。看见火,谁也不敢往前扑;看见水,那就没准了,夏天一热,谁都想往水里潜去。所以虽然“水火无情”,但水比火更危险,或者说危险更隐蔽。

《老子》一书讲柔弱胜刚强,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司马懿这样的人就像水一样,善于以柔克刚。这里隐含着中国哲学上很深奥的道理。

司马懿胸怀大志,但居心叵测,极善于掩饰自己,你根本猜不透他。他总是想要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可以一忍再忍,一等再等,一点儿也不着急,等得你都没有耐性了,等得你都等不住了,他最后一刀子就能把你给杀了。这就是司马懿。所以,司马懿再怎么被贬,再怎么不受重视,再怎么被击败,他从不担心,从不害怕,从不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能等,自己能忍,能等到最后,忍到最后——当然也笑到最后。

可以说,曹操基本上属于一种自我膨胀的人格,司马懿基本上属于一种自我内敛的人格。如果说曹操是那种很热情、很张扬的人,那么司马懿就是那种很冷静、很沉稳的人。曹操因为自我膨胀,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都格外地突出,所以我们能感受到他是真实的、完整的人,我们能够理解他,能够看透他。而司马懿因为自我内敛,从内到外都似乎很一致,对我们来说,他就更像一种影子,一种概念,虽然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他难以被看透,也难以被理解。

曹操和司马懿两个人都在政治疆场上驰骋,但两个人驰骋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用不断进取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一个是用不断退隐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但是最后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大赢家的,恰恰就是司马懿。因为他善于等待,善于等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去摘胜利果实,对诸葛亮是这样,对魏朝政权更是这样,想得的反而都得到了。

即使不从别的来看,就从寿命来看,司马懿也是个赢家。我做过统计,曹操活了66岁,刘备活了63岁,孙权72岁,诸葛亮很短54岁,而司马懿是73岁,寿命比孙权还长。孙权也是一个很能忍的人,很温和的人。人的性格跟人的寿命,真可能有某种隐约的联系。

所以,在三国这场政治游戏中,最成功的玩家,还得数司马懿。在政治游戏中,他这种“笑到最后”的“等待策略”,的确不同凡响。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

赢家虽然是赢家,司马懿在历史上终究落下了奸臣的话柄。司马懿在心态上的确是很好的,但是保持这种很好的心态,他的目的是要实现很不好的政治图谋,所以很难让人喜欢他,因为他太阴。到后代的戏台上,司马懿最终也没有逃脱一个大白脸奸臣的形象,历史对他的评价,百姓对他的评价,最终还是把他定在耻辱簿上了。

甚至后人编写晋朝史书,也说得很明白:“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晋书》卷一《宣帝纪·赞》)虽然司马懿当年一直隐瞒自己的过失,掩盖自己的野心,但是仍然无法逃脱历史的严厉评判。就好像自己捂着耳朵去偷钟,以为别人都听不见,自己蒙着眼睛去抢劫银行,以为别人都没看见,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司马懿一生的狼子野心,是蒙不过老百姓的,也是蒙不过历史老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