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科学与心灵相遇

 邹奉甫的图书馆 2016-08-27

当科学和心灵相遇——与艾伦.华莱士相约展望一场革新


作者:舒因

By Shuyin

当科学与心灵相遇

“二十个功能齐备的太阳能小木屋,各自配有厨房和有机菜园,散落在一片美丽的绿色旷野中。”艾伦·华莱士的眼神被点亮了,就像一个激动的孩子在谈论着一个新玩具。这并非某种“重返田园生活”的幻想,而是华莱士所展望的将科学和心灵相结合的当代实验田。如果这种纯正的动机与志向能发挥出魔术般的作用,这个愿望也许很快就能实现——正如四十多年前华莱士在他的笔记本上所写的那样“愿我能遇到一位智慧的老人”,他最终如愿,并成为重要的西方弟子之一。

艾伦·华莱士是一位佛教研究学者、禅修导师、演讲家和作家。他正在推动一场革新运动,旨在将自然科学从还原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狭隘视野中解放出来,从而以实验和跨学科的方法对内心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物理学中,我们已经有过两次伟大的革命——由伽利略开始的第一次,以及,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开始的第二次。然而心灵科学却在一个世纪中停滞不前,卡在有关意识本质和身心关系的问题上,就像一辆大篷车陷在了泥潭中。我并非反对科学本身。但问题在于,许多科学家不加评判地接受了这样一种信念:整个现实仅由时空中物理的、可测量的东西——或称为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性质所组成。他们简单地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在这一物理疆域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东西。在将这一观点运用到人类意识或人类存在的问题时,科学唯物主义无法理解超越于物理现象之外的任何事物。”

当科学与心灵相遇

艾伦·华莱士,摄影:莎拉·奥班尼

与华莱士经常提及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一样,华莱士对心-脑等同论加以强烈、甚至是不留情的质疑:“唯物主义者坚称,这个世界仅仅与科学家能够检测到的事物相对应。(他们认为)所有的精神现象,包括我们的思维、情感、想象,全都可以还原成仅仅是脑电波或神经元的活动。仅凭意识和大脑之间存在着的相互关联,就宣称这两者完全等同,并将我们体验到的所有东西物化为某种物理或物质的事物,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证据在哪里呢?这就像是一种缺乏有力的逻辑推理或实证证据的宗教信仰。”

与之相反,华莱士认为有大量证据都在揭示心-脑等同论的错误,比如广为人知的帕姆·雷诺兹案例中所记录的濒死体验,就强烈地冲击了科学界原有的观点。然而我们并不需要走到这一步(同样可以证伪心-脑等同论),“以我眼前这些花的黄颜色为例。光照射在这些花上,然后以光波的形式继续传播并最终撞击到视网膜。由此导致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了处理,于是我便产生了黄色花的感受。然而,我所看到的这种黄颜色,既非存在于神经冲动的电信号之上,也非存在于物理对象之上——即由无色的原子和分子所构成的鲜花自身。可以以物理手段测量的电信号,与我们的颜色感受本身,在性质上截然不同。黄颜色在哪里呢?即使将头骨打开来,你能看到的也仅仅是一些灰乎乎的东西。这些花的黄颜色,仅仅存在于我的感受之中。”

这位虔诚弟子(华莱士)曾经与喜马拉雅山中具有很高修证境界的瑜伽士们,以及许多不同教派的长期禅修者们都共事过。他坚信禅修提供了接通科学与宗教的桥梁,并且为深入了解意识的本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洞见。当然,华莱士承认,对禅修的研究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研究结果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在这个现代世界,任何新发现如果想要在你的研究团体之外有可信度的话,就必须要引入科学。真理不应该仅仅是‘佛教内部的真理’或‘基督教内部的真理’。如果它是真理,它就应该是广泛适用的真理。”

艾伦·华莱士把禅修者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看作是前进的方向。“我很乐意与科学家们合作,并不会假定禅修者这一边已经有了所有的答案。科学有许多佛教中所没有的认识,比如儿童心理学或是对大脑的精密研究,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佛教是一个有着无量智慧的古老教派,现代科学则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它对于物理世界有更多的认识,但对于意识的本质或是身心关系的问题则认识相对较少。所以,这正是双方以相互尊重和开放的心态来合作的契机。”

2003年华莱士建立了圣巴巴拉意识研究所,开展对意识本质的前沿研究。在过去的十二年中,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禅修者们通过一系列的研讨会、讲座以及长时段的禅修深入地探究了意识的真相。2007年,华莱士发起了“奢摩他项目”,这是目前最大的研究密集禅修训练对注意力、情绪控制及两者神经学关联的科研项目。“我们有一群很好的科学家,他们有足够开放的心态来接受这个挑战。他们不是要去辩论诸如心灵的本质之类的哲学命题,而是采用更实际的探究方法。我们请70位志愿者参加了三个月的封闭式密集禅修。期间,有两个最先进的实验室进行脑电图测量、血液检查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数据和测量结果。”若干基于这项研究的科研论文已经发表,而他们的工作仍在进行中。

基于佛教真正的探索精神,华莱士邀请所有的人都来亲自体验处于最自然状态的心。“来看看吧!如果不亲自体验一番,你是不能了解自己的心的”,华莱士在指导闭关禅修的学生们怎样体会对念头的觉知、觉知的空间,以及对觉知的觉知时这样说道。尽管华莱士有着深厚的佛教背景,他还是很快就指出了这种禅修的方法其实不仅局限于佛教,而是在诸如早期基督教、印度教、道教和苏菲教等其他很多古老的教法中都能找到。通过强调非宗派主义,华莱士看到了不同信仰之间互相理解与学习的机会。这也许还能推动禅修这种探知方式以一种非教条、非迷信的方式复兴起来。

除了科学和宗教上的意义之外,所有这些能产生什么实用的结果吗?“我所反对的是无知与谬见,这两者在佛教中被认为是痛苦的根源。我真正提倡的是以一种不带偏见的方式来探知什么是心灵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以及什么是痛苦的真正来源。在过去的四百年中,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带来了“希多那”(译注:Hedonia,希腊哲学家提出的概念,含异常欢乐、快感之义),即从外在刺激中所获得的喜悦和幸福。我们生活在一个永不满足的消费主义时代。设想一下,假如当今世界上的七十亿人口全都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满足他们所想要的,不断地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这种“希多那”和过度的纵欲正在耗尽地球资源并消耗人类社会自身,导致战争、冲突、暴力和犯罪,以及精神压力和抑郁。满足希多那式的愿望是很重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欧德蒙那”(Eudemonia,与希多那相对的概念),即非依赖于任何外在刺激,而是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所生的快乐。这种内在的安宁可以经由对自己心灵的培育,及慈悲、同情、喜悦和平等心这些心态的提升而获得。

有位五十多岁外表疲惫、头发灰白的女士参加了一门关于如何培养稳定情绪的课程。她曾在奥克兰一个不太好的社区任教三十年。在课程开始时,她沮丧地说道:“我一直在数着距离退休的日子。”然而,在这门为时八周的课程结束时,她对生活的愿景和态度彻底转变了。“我希望继续从事教育,并且希望每一年都让它发挥最大的意义”,这位女士充满热情地说道。而对艾伦·华莱士来说,这就是他奉献毕生精力投身菩萨道的最大意义。

内容来源:智悲佛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