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解读历史名人家风

 杂货店伙计 2016-08-27

 

陆游教导儿子要为官清廉,曾国藩要求子女勤俭

 

鲁迅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

 

朱子家训

 

林则徐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随着央视在马年春节前后推出的“家风是什么”系列街头采访报道的火爆,家风一词,俨然已经成了马年的开年热词。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不缺乏成功的家族,而每一个成功的家族背后,依靠的都是家风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家族文化与家风,既影响着庙堂中人,又影响着江湖中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家风决定朝代命运并不为过。那么,家风的起源是什么?历史上名人大家的家风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现代社会重拾家风意义何在?近日,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张凯新、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院长何长文等专家对“家风”做以解读。

——编者

 

溯源

 

家风→地域文化→中华文化

 

“可以说,家风是一个家族的文化体现,而大家族的文化又决定了其所在文化圈的文化,即地域文化。 ”

 

“家风,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古代乡土亲缘社会。彼时,家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一些具体的条文规定,更是一个精神高标。”致力于古典文化研究的何长文认为,家风其实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化和细化,反过来说,每一种家风也都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文化作出了诠释。“具体来说,家风集中呈现了中华文化的儒道思想。 ”何长文举例说,如很多家风中都包含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也有不少家风遵从道家亲近自然的思想,讲求从容不迫、不慕名利等。

 

何长文介绍,中国古代较为著名的文化圈有齐鲁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吴越文化圈等,各文化圈所呈现出的特点都与其有代表性的名门望族有关,如提起齐鲁文化圈就必然会想到孔氏家族,因此影响地域文化的,归根结底就是家风。而随着社会发展,地域文化圈又逐渐汇成中华文化圈,家风在发展中延伸,并逐渐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和风俗。“对古人来说,改了家风就相当于改了祖宗之法,是大逆不道的。 ”

 

纵观

 

良好名人家风都要求勤俭好学

 

“古人对家风非常重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文化。常见的家风类型有耕读传家、忠孝传家、诗书传家。 ”

 

《史记》研究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师郭灿金表示,家风对家族成员影响极大,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堂思想课。以司马迁为例,作为史官后代,其承袭了重视历史传承的家风,这种影响让他为完成《史记》不惜承受宫刑的苦痛。“可以说,这种家风观念的影响已接近信仰,甚至比生命、尊严更重要。 ”郭灿金说。

 

自古以来,名人大家多有良好的家风。

 

变化

 

家风式微易致道德危机

 

“家风是一个家族传承的风气,是家庭成员都要遵循的道德理念,因此传承很重要,不是一代人的事。但是现今,家风的传承已经有了变化。 ”

 

张凯新表示,在当代社会,部分家族的家风虽仍受儒家思想影响,但一般已脱离了与国家命运的结合,变得更通俗也更生活化。“过去的家风都是写在家谱上或刻在祠堂里,虽然家族成员时时谨记,张口就来,但却很教条化。现代社会人们没有明确条文,想到的也多是一些修养和习惯。 ”

 

何长文教授认为,当代社会,家风影响力已出现了明显式微的迹象。“人们远离家乡,外出工作、生活,原有的乡土亲缘文化已走向衰落,家风影响力势必减弱,同时也很容易引发道德危机。 ”“此外,离婚率的不断升高,也很不利于家风的传承。 ”张凯新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较难接受完整的家庭教育,这也是部分家风现已弱化的一大原因。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是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但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 ”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

 

◎重视家教。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

 

在丈夫去世后的30多年里,曾纪芬一直是聂家的掌门人。跟父亲一样,她十分关注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子女长大成人她仍随时耳提面命,毫不疏忽。

 

●陆游家风

 

据记载,陆游家训共二十六则,其从四十多岁开始写,直到八十余岁仍在不断增补。陆游很重视子女教育,写了一百多首教育儿子的诗,以这种形式传递家风。他的家风家训主要包括:

 

◎要做好人。他告诫儿子,但愿你长大后能让乡亲们称赞是有道德的好人,即使是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道德层面也不比高官差。

 

◎改过迁善。“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 ”教导儿子必须做到有错必改,见贤思齐。

 

◎不要贪得无厌。“若夫天性澹然,或学问已到者,固无待此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假若一直心性恬淡,不图名利,或是品学修养已达到一定程度,自然不会有贪得无厌的思想。

 

◎要严于律己。“后生才锐者,最易坏。 ”年轻时聪明伶俐、有才华的人最容易养成恶行,要特别警惕才是。他告诫儿子对后代要经常严加管束,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的人交朋友。

 

◎要宽以待人。陆游说,我一辈子未曾害过别人,有人害我,“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 ”不要去计较,要尽可能回避这些事。

 

◎要为官清廉。教导儿子要忠于职守,为民做好事。特别强调儿子在物质生活上要俭朴,要廉洁。

 

◎要忧国忧民。《病中示儿辈》中,他希望儿子事事都要以那些恬不知耻的卖国贼为鉴,切不可学他们的样子。

 

●临朐冯氏家风

 

临朐冯氏是明清时期山东著名的文学世家,家族之中曾涌现出不少著名的诗人和官员。那么临朐冯氏家族在文坛上有着怎样的地位?或许清朝大诗人王世祯的话可以反映一二:“二百年来,海岱间推学者,必有临朐冯氏。”

 

临朐冯氏最早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元代的万户侯冯才兴,后曾有子戍卫辽东,到明朝嘉靖之后,曾前往辽东戍卫一支的冯氏后人冯裕复籍临朐,后定居青州一带,逐渐的开枝散叶。清人刘树在谈起临朐冯氏时曾认为,临朐冯氏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第一世冯裕有着很大关系,冯裕在归隐后曾经写过不少家规家训,并且开创了临朐冯氏独特的家风。

 

家族盛况:不少学者认为,作为临朐冯氏的奠基人,冯裕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冯氏家族的仕宦家族地位,从冯氏族谱表考察可以得知,冯氏从第一世到第六世中,有17人曾出仕为官,其中第六世冯溥更是曾任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官员。至于考中进士举人者则更多。

 

冯氏家风:学而优则仕,忠孝传家,兄友弟恭,清正廉明、不阿权贵,文韬武略、才智兼备,进退适宜,不迷恋权贵。

 

据考证,明清时期头父子、叔侄、兄弟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为官的家族并不在少数,但是鲜有家族可以持续三代以上考取功名或做官,临朐冯氏之所以能够在当时的文坛和官场上如鱼得水,与其家风中“进退适宜,不迷恋权贵”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这种不迷恋权贵,能够让冯氏的官宦子弟在官场上进退自如,不会因此受到皇帝的猜忌与同僚的排挤。

 

●其他名人家风

 

林则徐家风

 

林则徐曾写对联表达教育思想。“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鲁迅家风

 

文学大家鲁迅对孩子的叮嘱是:不做空头文学家美术家,做小事情普通工作谋生就好;即使生活中经济紧张也不要做坏事。

 

钱玄同家风

 

我国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也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从父亲钱玄同到其子钱三强再到钱氏第三代钱思进,一脉相传,形成了自强好学、一心为民的好家风。

 

家风大家谈

 

●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国也有着世界上传承最悠久的家族,比如孔子家族,至今已传承两千五百多年了,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家族。

 

这样的国,这样的家,必是文化深厚德行敦厚,并因此而承传绵久。这样的家,一定是有“家风”的。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家风往往体现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训家规中,这些家训家规在中国有着诸多的名称:“家规”“家矩”“家训”等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大。

 

“家教”是所有民族都拥有的一种对子孙的教育方式,但以中国为最有特色,因为,在中国,“家教”尤为重要和必要。中华民族历几千年而血脉不断文明不坠,我们自有我们全社会共同尊崇的价值基础。这个价值基础是以儒家道德信仰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我们民族的信仰系统不是仰仗宗教,而是仰仗对自身传统道德的尊崇和修习,修习的最普遍方式,非仪式而是“教化”。

 

“教化”的方式包括多种:宗法制度的熏陶和约束、官方倡导鼓励以至于全民崇尚的读书(以读儒家经典为基本内容)、良风美俗中的礼仪习得等。而家教,是“教化”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形式,直言之,没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在古代中国比比皆是,但是,完全没有接受过家教的人几乎没有。很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又无宗教信仰的人,其基本价值观并无悖谬,甚至道德信念极深,为人极其诚悫敦厚,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式的“家教”。

 

中华民族创造过世界民族中罕见的奇迹:那就是,国民整体的教养气质,都是彬彬有礼温柔敦厚的,国民的行为举止,也是有理有据规矩方圆的。这是“教化”之功,而“家教”,在“教化”之中,居功至伟。

 

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处不是天国,而是家国。家风乃吾国之民风。

 

家风鉴赏

 

张作霖家风,有值得借鉴的也有封建糟粕

 

张作霖有6位夫人、8个儿子、6个女儿,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家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治家过程中,张作霖制定了十条极为严格的家规:

 

1.严禁夫人干预政事,不听枕边风。

 

2.严禁夫人聚众闲聊,以免滋生事端。

 

3.各房太太地位不分尊卑,均以夫人相称。

 

4.严禁夫人私自做寿。

 

5.严禁虐待下人。

 

6.实行严格的薪俸制,各夫人每月按时支取。

 

7.饭菜实行等级分餐制,各夫人与子女分别在自己房间用餐。

 

8.严格作息时间,外出活动一律不允许超过晚十点钟。

 

9.重视子女文化教育,聘名师为子女启蒙。子女婚姻不得自主,须由他一人包办。

 

专家观点

 

1.良好家风可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当前,“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为热门话题,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正对传统家风进行冲击。专家认为,良好的家风可以抵制不良社会风气。

 

2.给孩子攒钱不如传个好家风

 

郭灿金认为,家风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家风不好的人即使想改变,也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去矫正错误观念,而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问题上,目前不少父母的教育观仍有所偏颇。郭灿金认为,与其过度给孩子积攒物质财富,不如传承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孩子受用一生。

 

3.重拾家风应有评价体系

 

“重拾家风,弘扬传统美德是好事,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家风都应该推崇。 ”何长文认为,经过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一些家风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何长文说,重拾家风应有标准和评价体系:首先,要看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合度,即道德评判标准;其次,看家风中体现的文化是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细化,即是否是一脉相承;第三,看家风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第四,看是否有利于建构现代文明家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