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道德经》看,中国女排辉煌夺冠——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

 道德经学用 2016-08-27

连日来,里约奥运中国女排鏖战群雄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据媒体统计决赛塞尔维亚女排的当天,全国将有70%的人在收看电视实属罕见!当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女排姑娘们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感动了全国人民,“女排伟大”、“郎平真牛”、“女排精神不倒”,一时间国人用各种方式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对女排的崇敬。

我虽然退休在家,但关注体育热爱体育是我的一大爱好。我认为竞技体育从来不仅仅是体育本身,而是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延伸,是科技实力跃升的宣示,是文化价值观的植入性传播,它所产生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1984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取得洛杉矶奥运会冠军,实现了三连冠(世界杯、世锦赛),那时中国刚打开国门,国人看到了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既充满了希望也感到困惑,女排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唤起了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如今中国国力早已是今昔非比了,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似乎缺少了一种东西,让国人感到迷惘。这次女排取得胜利让国人又找到了情感和心态的宣泄口,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发扬女排精神、重振中华雄风”成了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女排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功,固然有诸多的因素,但究其根本我认为大概有四个方面:

一是主帅卓越。

郎平是世界体坛公认的杰出主教练之一,肩负着指挥掌控球队的重任。她曾执掌过多个国家女排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她举重若轻、审时度势、足智多谋、力挽狂澜颇有大将风度。很多时候表面上是看似乎是球员们在场上拼搏,其实是场下主教练之间的互相较量和斗智斗勇,每当球场出现不利情况,她都能审时度势及时叫停,稳定球员情绪面授机宜化险为夷,她有着超强的实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女排的精神支柱和定海神针。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赛场如同战场,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郎平就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牢牢把握赛场的主动权。国外媒体赞誉她不仅是“铁榔头”,而且是“金榔头”。

 

二是培养新人。

老子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打牢基础才能走的更远,更扎实。培养新人既是一项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赛场克敌制胜的法宝。2013年郎平接掌中国女排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大胆启用一批年青人作为主力队员,形成以新为主、以老为辅、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格局。对年青球员委以重用,给她们压担子,让她们挑大梁,培养造就了一支作风硬、技术精、纪律严的女排队伍。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治国打仗是这个道理,打球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我认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老将虽勇但终有谢幕之日,不注重培养年青人,不注重启用后起之秀,就是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表现,最终是要吞下自酿的苦酒。近几年来,国人不断质疑中国羽毛球队沉湎往日的辉煌,缺乏改革创新的意识,队伍管理不力、球员青黄不接,总是靠几位老将支撑门面。此次女单、女双、混双失利,林丹不敌李宗伟,就给中国羽毛球队敲响了警钟,要不是谌龙最后拿下李宗伟挽回了些许面子,真不知道主教练如何面对国人。

 

三是士气高昂。

士气是夺取胜利的基本保证,一支士气高昂的球队在赛场上往往就能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就能够弥补其它方面的不足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反之,则将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无论打仗还是打球,没有士气纯粹是自受其辱、自取灭亡,古代圣贤就有“气可鼓、不可泄”的忠告。我认为对于女排来说当冠军、拿金牌是她们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球员们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胜不骄败不馁,脚踏实地去刻苦训练、去努力拼搏,面对任何强大的对手,不畏艰难敢打敢拼,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女排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这与球队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分不开的,看到场上姑娘们打出了士气、打出了状态,一个个霸气十足,我真为她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四是心态沉稳。

老子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认为和中国女排对阵的都是强队,有的还是奥运卫冕冠军,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不分上下或各有千秋,有的甚至比中国女排还要略胜一筹。从赛况来看,双方每一场球都拼抢得异常激烈,此时,输和赢已不能简单地归论战术、技术问题,而是要看球员们的心态问题。关键时候谁能沉得住气,谁能稳得住阵脚,谁发挥得好,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多赢机,否则,即使领先也会在后来的对抗中慢慢消耗殆尽。在中塞决赛中,塞队在先胜一局的大好形势下,球员们竟然心态失衡发挥失常,连连失误白白断送许多得分的大好机会。反观中国女排们始终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心态,沉稳淡定慎终如始、抓住机会绝地反击,一分一分去拼,一球一球去争,最终把自己推上了冠军领奖台。

 

在此,我通过学习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结合里约奥运女排夺冠,谈点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晓临

编辑整理:道德经学用编辑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