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澜壮阔的“极简”黄河史

 老沈阅览 2016-08-27
波澜壮阔的“极简”黄河史

                   2016年08月27日  

             解放日报记者 黄 玮

  《极简黄河史》是一部颇具风格的黄河“别传”。
  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以黄河史上代表性人物的故事为中心,把纷繁复杂的黄河史浓缩起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谚语道出了黄河一路向前的变化无常,今天的黄河与五千年前的黄河已差之霄壤。但站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上看黄河,我们始终看到的是——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

  别样的极简化

  读书周刊:开卷即见这一句——“有黄河,家国生生不息。”这句卷首语里,寄寓着您怎样的思考?
  杨明:黄河水养育了中国人,黄河文明孕育了中华文明,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称黄河为母亲河。
  书写完以后,我想写一句卷首词,印在扉页上。想了很久,却一直不知如何下笔。有一天,该书的责任编辑又来催稿,我忽然就想到了这句话。
  或许只有这句话才最能表达我对母亲河的理解和情感,书写完以后一种自然而然的感受吧:黄河就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家和国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绵亘五千年的浓浓的家国情怀。
  读书周刊:您目前供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方向相关科学研究。注视着奔腾不息的黄河,从科学的眼光出发和从历史的眼光出发,您会看到何种不同?
  杨明: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常有机会在黄河岸边行走。注视着奔腾不息的黄河,和每一位水利科技工作者一样,我可能更多关注的是黄河防洪的技术问题。
  但科学问题,归根到底也是哲学问题,都可以纳入文化的范畴。比如,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被洪水追着到处跑,就形成了对水的畏惧,进而产生对自然界的崇拜。后来,大禹治水成功了,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很多科学问题,人们又认识到人类还可以改造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形成顺天应人的自然观。
  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和黄河历史、黄河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黄河奔腾不息,就像是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读书周刊: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道出了数千载以来黄河一路向前的变化无常。面对如此壮阔的黄河历史,您如何使之“极简”?
  杨明:在历史上,黄河以其变化无常的摆动而著称。
  黄河变迁史伴随着五千年中国发展史,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因此,关于黄河的史料也是浩如烟海。但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要想通过这些史料来了解黄河的历史,却并不容易。所以,我尝试着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极简化”。
  一、以历史上黄河的五次大改道为主线。清康熙年间,胡渭编著了著名的历史地理图书《禹贡锥指》。他通过分析历史上黄河的一千六百多次改道,提出的五次大改道学说,为清代以来的历史地理学家所推崇。抓住这条主线来讲述黄河的历史,可以避免大量的繁琐描述,还能从宏观上把握住五千年黄河变迁史的基本脉络与特征。
  二、通过黄河史上代表性人物的故事,把纷繁复杂的黄河史浓缩起来,这种“极简”方式也更易被读者所接受。
  三、书中在每个朝代之初,均有一小段精简的开篇词。主要内容包括朝代是如何兴替的、黄河是怎么变迁的等相关情况的介绍。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代表性人物为中心的“极简”写法所带来的史料缺失的不足。

  微妙的相关性

  读书周刊:黄河的每一次泛滥、每一次改道,都召唤出数位至今留在民族记忆里的人物——大禹、王安石等等。因此,您写黄河史,其实也是写人的历史?
  杨明:西汉时期,《史记》就开始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通过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描写,让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够身临其境般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为什么让我们如此着迷?我想就是因为有那么或可爱、或可恨,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吧。
  读书周刊:如《极简黄河史》所显示的,历史上黄河的改道与政治的治乱,其实形成了某种微妙的相关性。
  杨明:在历史上,黄河流域就是中国传统的政治中心。黄河治理的成败与国家政治的治乱,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关联。
  历史上很多朝代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黄河洪水的泛滥。比如,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黄河在瀛洲、沧州决河,“民死者百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洪水致灾死亡人口最多的记载。不久,北宋就在金兵大举进攻下灭亡。
  再比如,王莽时期发生了黄河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改道,洪水所到之处,生灵涂炭,灾民都成了起义军,并直接导致王莽政权的倒台。
  我们观察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朝代伊始,大多能励精图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权机构强化,社会问题也开始不断积聚。如果不能有效地对此加以疏导,就会陷入朝代轮回的窠臼。
  当我们观察黄河的变迁时,也会发现与之类似的现象。当一次大的改道发生后,各方面的因素都是有利于河道的维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不断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大堤不断加高,问题越来越严重,当大洪水到来时,终于不可避免地发生黄河大改道。
  很难说黄河的治乱与历史上的朝代兴替有什么绝对的关联,但是这种自然社会、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相似规律,还是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读书周刊:所以,人类面对自然,其实也是面对自己的命运。
  杨明: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远古时期,人类就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禹治水的成功,使得人类认识到既要顺应自然,同时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形成“顺天应人”的自然观。
  这种认识经过不断升华,被应用于古代政治制度的具体实践,如道家的“道法自然”、法家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等治国理政经验。再后来,就形成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
  正是因为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人类面对自然,其实也是面对自己的命运。

  惊人的相似度

  读书周刊:在刻画黄河历史上代表性人物时,您的笔触十分细腻,写生活琐事,也写心事曲折。这样落笔的用意是什么?

  杨明:因为是极简黄河史,所以是高度概括来写的。为了避免因为内容过于宏大而显得空洞无物,在刻画代表性人物时就采用了比较细腻的描述。这样落笔,主要是希望获取一种叙事方式上的平衡。
  通过细节描述来刻画人物时,尽量不作评论。这也借鉴了古人“述而不作”的传统写法。当然,有的人实在太可恨了,也会骂几句。比如南宋初年的杜充,他决黄河以御敌,直接引发了历史上的黄河第四次大改道。他非但没有因此受到惩罚,还被宋高宗赞为“有古名将之风”。叛国投敌后,又升至宰相,实在让人气愤。
  读书周刊:卷帙浩繁,您如何从史料中查寻和选择细节?
  杨明:我是通过翻阅不同来源的史料来获取这些细节的。史料的获取并不难,难的是取舍。由于历史资料的芜杂,同一段历史往往有不同的史料记载,我尽量采用第一手资料。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就尽量参考权威史学家的著述。
  此外,我也通过历史的发生地,或者文物的现场来感受史料的记载。在写作过程中,我先后到过浙江会稽山,河南兰考、开封,山东东平湖,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黄河档案馆等地。
  读书周刊:“因为爱情”、“堵口是个技术活”等这样的当代流行句式,在这部写史的书中俯拾即是,这让人读来颇觉亲切和轻松。但掩卷而思时,则油然而生一种厚重感。
  杨明:本书的初衷,是想给关注黄河的大众提供一本通俗的科普读物,因此在文字处理上,就希望尽可能做到平实、好读。
  但在一些看似轻松的语言背后,往往沉淀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就以“堵口是个技术活”为例,说的是宋代黄河堵口的故事。整个北宋167年,黄河决口165次,由于洪灾肆虐,堵口甚至成为一个产业。当时的老百姓,自然是陷入了生灵涂炭、无家可归的凄惨境地。“有宋一代,黄河治理不可谓不用心尽力,然其实际效果实在乏善可陈,唯堵口技术有长足进展”,怎不让人击节长叹!
  读书周刊:您曾说过,“我们不但要站在今天看黄河,而且要站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看黄河。”而站在五千年的历史上看黄河,其实是为了未来?
  杨明:在不断接近、了解黄河历史的过程中,我常常为古人的智慧和壮举所打动。看五千年黄河史,你会发现,每当遇到黄河泛滥、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总会有一个旷世英雄出现,力挽狂澜。而且,当你把那些闪光的名字串起来,大禹、王景、潘季驯、李仪祉、王化云……你还会发现,他们黄河治理的思路呈现着惊人的相似度和一种传承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想,正是一代代中国人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智慧,与这条母亲河相依相守,才创造了如此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守望历史,其实是为了把握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