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极养视界】益生菌的个性化应用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16-08-27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益生菌的个性化应用


本文由专注营养科普的微信公众平台《极养视界》公众号:JiYang_Health授权转载


文章|Miranda

校对|Huckleberry

编辑|乐乐

设计|Fay





前言

说到微生物,大家脑袋中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病毒,霉菌,细菌,以及各种疾病。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和母亲带来的、以及周遭环境里的微生物有了“亲密接触”。各种微生物开始借由空气、接触、以及食物进入人体。


我们的身体内部和外部住着很多的微生物“小客人”,数目多达1014, 比人类身体的细胞还要多上十倍!有大约70%的“小客人”居住在人体消化道——成年人的消化道微生物可以多达上千种,重达两公斤


正常情况下,这些“小客人”和我们一起和平共处,并且帮助我们调节人体的生理、营养、免疫等功能。人体和这些共生的微生物保持平衡从而达到互利的关系[1]。 



文章纲要
  • 什么是益生菌产品?

  • 益生菌的好处。

  •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热门研究。

  • 益生菌的临床应用。

  • 食用益生菌补充剂安全吗?

  • 微生物补充剂,你需要吗?

  • 展望未来



什么是益生菌产品


提到人体内的微生物,就必须要提到“益生菌”。大家可能从食品或者保健品广告听到过这个名词。如果你喝过酸奶,那你有可能就曾经服用过“益生菌”。益生菌,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有益的有活性的微生物,就像我们提到过的人体消化道里的微生物。益生菌是很多不同微生物的总称。


常见的食物来源有酸奶、发酵奶酪等发酵乳制品,以及泡菜、味增汤、发酵酸菜等发酵非乳制品[2]。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酸奶产品都含有益生菌。购买时需要挑选注明含有“活性菌”的,而且还要保证产品有足够数目的对人体有益的活性菌。为了增长保质期或者改善口味,有些产品在加入菌种后在生产中有加热的工序,而益生菌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杀死了。 


除了食物,益生菌也可以从微生物补充剂产品中获取。常见的微生物补充剂产品大多是不同属、不同种、不同株的益生菌混合而成的。常见的属包括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以及链球菌属。


!
益生菌的好处


说了这么多,到底益生菌对人体有什么好处呢?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对益生菌功能的科学研究。这其中从理论上最合逻辑的、也研究得比较多的功能就是改善消化道功能


研究的健康问题包括婴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成人炎症性肠炎、腹泻和便秘、以及乳糖不耐受[3,4]。有的益生菌可以直接地作用于微生物群帮助恢复平衡 (比如说“挤走”病原微生物),而有的则可以释放对其它微生物有益的物质而间接地帮助恢复微生物群平衡 (促进其它无害微生物的生长)。一些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屏蔽功能、抑制有害菌繁殖、调节酸碱度、和调节免疫功能等等。总之,此消彼长,益生菌在肠道里安居乐业了,病原菌就被边缘化了[5,6]。 


!
热门研究

肠道微生物与多项慢性疾病有联系


有趣的是,这些微生物的功能可能不止局限在消化道,一些新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可能和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各个方面都有关联。现有的研究发现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可能跟过敏、免疫系统、呼吸道及尿路感染、口腔、骨骼、肥胖、肾病、糖尿病、高血脂、癌症等多种疾病都有联系。有的研究甚至发现肠道的微生物可能跟抑郁症和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有所关联[7]。 


然而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些科学研究大部分都还处于前期阶段,而有很多的研究结果是互相矛盾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种类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每一个人的微生物都有很大不同。准确地分析每一种微生物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困难。很多研究没有考虑到益生菌及人类的多样性而导致结果有局限性[5,7]。 


!

益生菌在临床的应用


在美国,益生菌产品被食品药物管理局划分为膳食补充剂,而不是药物。所以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规定,益生菌产品不可以标注“预防或治疗”任何健康问题,但可以对“结构功能”做宣传,比如“促进健康的消化系统”[8]。“膳食补充剂”或许可以帮助你获取补充食物外的营养,但绝对不可以替代药物或者其它治疗。 


一个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应用是益生菌配合抗生素治疗[9]。 抗生素是全世界最常开出的处方药,而我们国人又特别爱滥用抗生素。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不仅会杀死“坏微生物”也会杀死“好微生物”而导致微生物群紊乱。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服用了抗生素大家会腹泻的原因。 


研究表明,某些益生菌补充剂可以预防或者缩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9]。目前美国的医生一般并不会例行地给每个服用抗生素的病人推荐益生菌补充剂。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了解到益生菌潜在的好处,而在临床上益生菌补充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受到肯定[7]。 


食用益生菌补充剂安全吗


笼统来说,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长期安全食用。而益生菌微生物补充剂则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包括口渴、便秘、胀气、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疹等。很严重的副作用非常罕见,但是重病或者免疫力低下的病人需要特别谨慎。而这些补充剂还可能和食品、其他补充剂、以及药物产生交互作用,比如同时服用可能影响某些心血管抗凝剂的活性。如果考虑补充剂的话,你需要先向你的医生或者营养师咨询[1]。 


另外,和所有其它的膳食补充剂产品一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不负责审核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生产商和经销商需要在产品上市前确保产品安全[8]。所以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可靠的产品。 


微生物补充剂,你需要吗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益生菌呢?大部分健康的人是不需要服用任何膳食补充剂的。含益生菌的食物是更便宜、美味、低风险的选择,而且还能提供蛋白质、钙、维生素等其它重要营养元素。


如果要考虑微生物补充剂,你需要先向你的医生或者营养师咨询。如果不是重病或者免疫力低下,但有一些特定的健康问题,比如长期使用抗生素,益生菌补充剂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具体的补充剂品种、剂量、服用时间还是要依照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


补充剂不是药物,也不能代替其他的治疗。同时,益生菌并不是多多益善,过量服用可能会破坏人体和微生物的平衡。此外,不论是否使用补充剂,均衡多样的饮食都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 结语 -

展望未来


随着更多高质量的科学研究的涌现,我们对于益生菌和人体微生物群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多。我们会更了解益生菌是怎样工作、怎样和人体互动的,我们也会更了解具体什么品种和组合、剂量、时间更适合什么样的受益人群。


如前文简要提到的,人类和益生菌都是非常多样性的。微生物补充剂间的差异很大。即使同样的菌种不同的菌株也会有差异,更不要说不同菌种、不同产品间的差异了。另一方面,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服用药物、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基因等因素的差异影响人类个体的微生物群的组成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微生物群会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因此,不同个体,甚至是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服用同样的益生菌的结果可能也很不同[10-13]


我们需要发展出可以准确快速检测每个人“微生物群档案”的技术,才可能根据每个人的“档案”更有效率的、有针对性提供微生物补充剂的最优化治疗。或许有一天,就像订制西装或者蛋糕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私人订制自己的个性化微生物补充剂。


未来医学营养学,是个性化的时代。 


极养视点
  • 肠道中的益生菌与宿主是互利互惠的关系,益生菌建立生长优势后可以“驱逐”肠中的病原菌。

  • 研究发现益生菌不单对消化道与免疫功能有改善,其益处还可能衍生到全身的代谢平衡,预防慢性疾病,甚至保护神经系统健康。

  • 益生菌补充剂不能代替药物。它在临床上已用于拮抗抗生素造成的腹泻, 然而用于其它疾病治疗为时尚早。

  • 微生物补充剂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然而健康人群一般可以用自己内源的微生物,不需要再补充。

  • 食物也是益生菌的来源,含活性乳酸菌的酸奶,泡菜等都是天然的“益生菌制剂”。



推荐您看:


【益生菌】指南&共识:解读2015益生菌应用建议

【益生菌】如何正确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百度都不知道的“益生菌”

【益生菌】湿疹请看这里——益生菌 帮您解决难题

【益生菌】常见保健品揭秘之益生菌(上)

【益生菌】常见保健品揭秘之益生菌(下)


参考文献

[1] Probiotics: In Depth | NCCIH. NCCIH. 2011. Available at: https://nccih./health/probiotics/introduction.htm. Accessed June 11, 2016.

[2] Prebiotics and Probiotics: Creating a Healthier You. www.Eatright.org. 2015. Available at: http://www./resource/food/vitamins-and-supplements/nutrient-rich-foods/prebiotics-and-probiotics-the-dynamic-duo. Accessed June 11, 2016.

[3] Vyas U, Ranganathan N. Probiotics, Prebiotics, and Synbiotics: Gut and Beyond. 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2;2012:872716. doi:10.1155/2012/872716.

[4] Ciorba MA. A Gastroenterologist’s Guide to Probiotic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the official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2012;10(9):960-968. doi:10.1016/j.cgh.2012.03.024.

[5] Mai V, Draganov PV. Recent advances and remaining gaps in our knowledge of associations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human healt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2009;15(1):81-85. doi:10.3748/wjg.15.81.

[6] Hungin APS, Mulligan C, Pot B,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probio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lowe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clinical practice – an evidence-based international guide.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3;38(8):864-886. doi:10.1111/apt.12460.

[7] Marchesi JR, Adams DH, Fava F, et al. The gut microbiota and host health: a new clinical frontier. Gut. 2016;65(2):330-339. doi:10.1136/gutjnl-2015-309990.

[8] Dietary Supplements: What You Need to Know. FDA.gov. 2016. Available at: http://www./Food/DietarySupplements/UsingDietarySupplements/ucm109760.htm. Accessed June 11, 2016.

[9] Issa I, Moucari R. Probiotics for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Do we have a verdic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WJG. 2014;20(47):17788-17795. doi:10.3748/wjg.v20.i47.17788.

[10] Senan S, Prajapati JB, Joshi CG, et al. Geriatric Respondents and Non-Respondents to Probiotic Intervention Can be Differentiated by Inherent Gut Microbiome Composition.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5;6:944. doi:10.3389/fmicb.2015.00944.

[11] Bubnov RV, Spivak MY, Lazarenko LM, Bomba A, Boyko NV. Probiotics and immunity: provisional role for personalized diets and disease prevention. The EPMA Journal. 2015;6(1):14. doi:10.1186/s13167-015-0036-0.

[12] M?kivuokko H, Lahtinen SJ, Wacklin P,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ota composition. BMC Microbiology. 2012;12:94. doi:10.1186/1471-2180-12-94.

[13] Ho Y-H, Lu Y-C, Chang H-C, et al. Daily Intake of Probiotics with High IFN-γ/IL-10 Ratio Increases the Cytotoxicity of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 A Personalized Probiotic Approach. 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 2014;2014:721505. doi:10.1155/2014/721505.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