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例儿童TBI后脑干出血的病例报告

 壮志凌云邓坚强 2016-08-27



Ref: Beier AD, et al. J Neurosurg Pediatr. 2014 Oct;14(4):421-4. doi: 10.3171/2014.7.PEDS13376.Epub 2014 Aug 8.


在美国,每年有30万儿童因创伤性脑损伤(TBI)住院治疗。而在所有的未致命的创伤中,包括成人和儿童,脑干损伤占41.4%。创伤性脑干损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干损伤最常见的病因是弥漫性轴索损伤,而继发性脑干损伤可因缺血或出血引起。经典的脑干出血是由颅内压增高引发小脑幕裂孔疝所致,称之为Duret出血。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创伤性脑干出血预后不良,并且是致命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小儿神经外科部的Beier AD等报道2例外伤后脑干出血的患儿,经过急诊去骨瓣减压术后,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较好。文章发表在2014年10月《J Neurosurg: Pediatrics》。


例1:男性,5岁,因车祸头部致伤。救护车赶到时GCS评分12’,送达医院时GCS降至8’,接着迅速变为3’;双瞳孔对光反射尚存在。予气管插管,阿托品维持心率,CT检查提示4mm厚的左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属于超急性期出血;有明显的占位效应,中线偏移7mm;基底池消失,双侧颞骨骨折一直延伸至颅底。甘露醇紧急脱水并送患儿往手术室,行硬膜下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并置硬膜下颅内压监测仪。从事故发生到手术开始不到2.5小时。术毕数小时患儿可简单遵嘱活动,9小时后四肢遵嘱运动。术后复查CT示血肿清除,基底池显现,但出现Duret出血。术后颅内压未明显增高。MRI显示,脑干同时存在出血和缺血改变。患儿11天后出院,6周行颅骨修补。遗留左侧Ⅵ、Ⅶ颅神经麻痹,GOS 5’。



图1. A、B. 术前头颅CT显示左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线右移,环池和基底池消失;C.术后头颅CT复查:出现继发性脑干出血;D. MRI 的T2相显示脑干出血和缺血改变。


例2:男性,14岁,从楼梯摔下头部受伤,当即昏迷。救护车赶到时已呈去脑强直,右侧瞳孔散大。送到医院时右侧瞳孔散大并固定,左侧瞳孔3mm,光反射消失;GCS 4’。急诊CT示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超7mm,中线向左偏移8.5mm,伴颅底骨折。中脑导水管受压,但脑干未见出血。急诊行右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和脑室外引流术。从救护车抵达现场到手术开始历时3小时20分钟。术后患儿瞳孔恢复,CT复查示血肿清除、出现脑干出血和帽状腱膜下小血肿。术后第一天MRI示大脑和小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右侧帽状腱膜下血肿进一步扩大,脑干出血。术后第二天皮瓣下张力增高,给予帽状腱膜下血肿引流。术后左侧肢体轻偏瘫,右侧肢体刺痛回缩,不能遵嘱活动。伤后10天患儿左侧肢体出现自主活动,伤后16天说话成句,并能玩棋盘游戏。5月后行颅骨修补。随访1年后,患儿左侧肢体肌力恢复,仅存在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GOS 5’。



图2. A、B. 术前头颅CT示右侧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中线向左偏移,基底池消失,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 术后头颅CT复查:继发性脑干出血;D. MRI 显示脑干出血。


创伤性脑干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1、加/减速度引起的弥漫性轴索损伤;2、小脑幕造成的中脑剪切力损伤;3、小脑幕边缘的神经血管受损;4、颈椎过伸造成低位脑干损伤。继发性脑干出血常由高颅压造成,或者是迟发性出现的原发出血。继发性脑干出血预后差,随时有死亡的风险。


小儿TBI后行去骨瓣减压术适合于以下两种情况:1、大范围血肿伴脑水肿;2、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高颅压。急性硬膜下血肿应当急诊手术清除。对于外伤后恶性高颅压的患儿,及时行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阻止脑疝发展和解除脑干受压,对预后有所帮助。


(安徽省立医院杨洋编译,《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陈衔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孙一睿博士审校,《神外资讯》编辑部主编陈衔城教授终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