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的表现在于“痛”,相信每个人都曾经历不同部位或不同程度的疼痛。了解疼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疼痛。《元气十足》推出“痛,别忍”系列,每期由中医师提供不同疼痛的处理方法,帮助大家尽快跟疼痛说再见。 几乎每个人都有头痛不适的经历,大多数通过休息及吃药后都会缓解,然而,偏头痛是间歇性反复发作的单侧或双侧剧烈头痛,经常反复发作,吃止痛药效果欠佳,较为棘手。 马光保健集团高春虹医师说,偏头痛在中医,与“肝阳上亢”、“血淤”、“血虚”证型有关,针灸治疗常能有不错的效果,往往能一针见效,但是效果常常只是一时的,因此建议患者内服中药做调养,帮助改善体质,才能让病症趋于稳定。 高医师提醒,除了积极接受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作息也很重要,要放松情绪,避免熬夜,饮食清淡,不吃太咸,少吃太寒凉的食物。 她举一个病例:“有位33岁的男性顾客,偏头痛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白天无法跟顾客交流,晚上也无法好好休息,曾经试过许多治疗无明显疗效,来门诊看病,我根据他的整体症状诊断他是久病导致多虚多瘀,开川芎茶调散、芍药甘草汤、托毒地黄饮。患者的头痛一个星期后缓解,之后根据他的情况每次复诊调整用药,半年之后头痛完全缓解,至今两年未发。” 偏头痛三大类型 第一类“肝阳上亢”型,是最常见的偏头痛,常因情绪波动引起,表现是头胀痛,伴有眼红、口干舌燥、失眠等火气大的实热症状,脉象弦脉,中医用龙胆泻肝汤,或是使用些平肝清热、息风通络的中药,如菊花、天麻、白芍和白芷等。 第二类“血淤”型,常发生在头痛经久不愈的人,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久病入络”,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状,面色晦暗,舌头紫暗,中医用血府逐瘀汤,斟酌加入川芎、桃仁、红花等中药。 第三类属于“血虚”型,患者面色苍白、身体瘦弱、感觉头脑昏沉、嗜睡,脉象沈脉,中医用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改善血虚。有些患者则需用银杏来补血益气。 按摩穴位止痛 以下由马光保健集团孟繁华推拿师示范穴位按摩止痛,每个穴位按12下,不舒服的时候按,保健可一天按两次。 ★风池穴 针对:头痛兼有肩颈僵硬 穴位位置:风池穴在后脑骨最下缘、颈椎两侧外。按摩两颈肌肉就可达到刺激风池穴的效果。 ★合谷穴 针对:前额头痛 穴位位置: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那就是合谷穴。 治偏头痛食疗 ★黑豆川芎粥 高医师说,这是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药膳,适合虚证的偏头痛病患。 做法:将川芎10克,以纱布袋包裹,和黑豆25克、梗米50克,一起加水煎煮至熟,加入适量糖,温服。 ★龙眼核桃粥 高医师说,这药膳适合一般偏头痛患者。 做法:将粳米100克淘洗干净,与龙眼肉25克、核桃仁50克同入锅中,加适量水,以小火煮成粥后,调入5勺蜂蜜就可。这分量可供3至4人食用。 |
|
来自: Xia Gu Cao > 《健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