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抢先“听”: 《从“家”探秘走婚文化》-------MP3下载
【梁冬:说到这个“家”呀,我就想起了另外一个字,叫做“嫁”。为什么旁边加个女字,就是“嫁”了呢? 唐汉:西周社会形成了姬姓的文王一族,和姜姓的武王一族。他们是互婚。一般舅舅家的孩子,会嫁到姑姑家去。这叫回嫁。回家是指回到母亲那边,所以叫“嫁”。嫁和娶这一来一回,就形成了周人同姓不婚、朝暮互婚的制度。在今天的陕西农村,仍然盛行着这种郎舅互嫁。】
【唐汉:走婚制度中,如果一个男人长期去一个女人那里,就形成了一个家。而“家”这个字和“安”字,是对称的。上次我们讲到,家是公猪去的地方。对于女人来讲,这个地方就叫“安”。一个房子底下画一个女人,这就是“安”,也是女人自我称呼的话。 梁冬:所以“家”是公猪去的地方,“安”是指女人待着的地方。】
【唐汉:云南把走婚作为旅游宣传点以后,吸引了很多人。原因之一是大家好奇,想看看走婚是什么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觉得自己可能有艳遇,也走一次婚。但是,大家都很少能走到婚的。如果你深入调查可能发觉,有一个很怪的现象。 梁冬:田野调查。 唐汉:和“舅”有关系的字,比方喝酒的“酒”、长久的“久”…… 梁冬:酒可以放很久嘛。 唐汉:又比如韭菜的“韭”,割一茬又有一茬长出来,它也是长久的。 梁冬:所以不同的字发相似的音,它肯定有关联的。 唐汉:对,所以发类似“久”这个音的字,都有长久的意思。虽然走婚制度中的男人年轻的时候很风光、不负责任,但是你到纳西去看看,舅舅通常是在家里待时间最长的那个老男人。】
8月14日晚23:00点(次日6:19分
敬请收看,《国学堂》之《从“家”探秘走婚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