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不追求别人的“长枪短炮”

 老沈阅览 2016-08-28
他不追求别人的“长枪短炮”

                  2016年08月28日
              峻青
  前不久,永昌到医院来看我,送来拟出版的摄影诗集《田永昌环球摄影诗》(中英文对照)。由于年老体衰又在住院,这些年已多次谢绝为人作序了。但永昌这本看完后,有话要说。在上海文学界,永昌是很勤奋也很多产的诗人作家。十多年前就出版了文集,这次让我刮目相看的是摄影诗集,一百多幅照片是他拍的,与照片交融在一起的一百多首诗是他同时写的。说他是多面手,倒也名副其实。
  永昌这本环球摄影诗集让我开了眼界,跟着他的摄影和诗歌作了一次环球旅行。这些年,永昌从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到北美洲、南美洲,先后跑了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用相机、手机和诗歌,真实而又生动地记录了所到之处异国他乡的风景、人物和社会。悉尼早晨的阳光,多瑙河畔的月落情怀,莫斯科红场之夜,亚马逊雨林中的小船,好望角的大洋涛声,阿根廷大冰川前的烂漫山花,埃及尼罗河岸边骑毛驴的老农,哈瓦那街头牵着孩子上学的父母,维也纳街头的求乞者和他的狗,土耳其的边防哨兵,举着酒瓶子的塞尔维亚大胡子诗人,以及星光大道上的“梦露”与“卓別林”,日本东京街头的广告,阿尔卑斯山的残雪……从不同国家,以不同的审美视角,用摄影的构图,诗歌的意境,让我领略了风光人物、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社会。
  过去只知道永昌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方面卓有成就,2004年5月,我才发现他还在进行摄影诗方面的创作。那年,我们结伴去山东潍坊,他陪我回到了当年我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在我写作《黎明的河边》的昌邑市广刘村,乡亲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欢迎我,让我非常感动。永昌这天举着相机奔前跑后,他还把即兴创作的摄影诗作品专门放大配了框送给我。当然,从专业摄影的角度上讲,永昌也许还要进一步努力,但他的摄影作品有其自己的特点,更多讲究构思,追求镜头里的意境。由于他是诗人,在拍每一幅照片时,都让镜头前呈现诗的画面。永昌做过几十年文字记者和编辑,同时也追求照片的新闻性、社会性和思辨性。他到阿根廷拍莫雷诺大冰川,之前我看过不少这方面图片,但永昌拍得与众不同,他在同一个画面里放进了酷冷的冰川和怒放的山花,白色与红色,冬天和春天,让人浮想联翩。永昌告诉我,他的所有照片都是用一般相机或手机拍出来的,他不追求別人的“长枪短炮”,他说,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当然要靠设备和技巧,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好的立意、构思和意境,让人看后犹如读诗那样言尽而意未尽。我想,这可能就是诗人摄影者与其他摄影者的不同吧。
  永昌还告诉我,他的这一百多首诗不是事后为摄影所配,而是和镜头定格的瞬间同时诞生的。他说他在巴西拍伊瓜苏大瀑布时,举起相机,镜头中瀑布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飞流直下,心里马上就有了诗句“在这里,每一颗水珠/都毫无惧色地高高站立”在脑海中出现。瞬间按下快门,一首诗也完成了。同样,他在古罗马大竞技场拍照,当镜头对准当年奴隶互相残杀,而奴隶主们开怀大笑的大竞技场旧址,脑海中马上便出现了“把別人的死亡/当成自己的欢乐/随便抓起一把土/都捏得出血/不管岁月怎样流逝/这里展示的都是罪恶”。因此,永昌的这本摄影诗集,不是诗配摄影,也不是摄影配诗,而是诗影交融,以诗和镜头同时艺术地展示异国他乡生活。读永昌的这本书就会别有一番艺术审美享受。
  从永昌的摄影诗,联系到当下文艺创作,我认为不管是诗人、作家还是摄影家、画家,都不能单打一,艺术是触类旁通的,总是多开几扇门比较好。永昌说,这些年的摄影实践丰富和提高了他的诗歌创作,这是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