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礼,每次拍摄都是一场约会

 鸿蒙圣主 2016-08-28

  大美无言,有时候一张图片足以诉说一个故事。这是邹帅lofter上一句让人印象很深的一句话。

  刚接触摄影的时候,一直笃信一句话——单张照片有故事,连续照片有叙事。即使到现在,也相信这是衡量一张好照片的标准。照片好看之外,还必须充满力量。但在婚礼跟拍时,可能并不成立。



  “希望表现出来的东西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不是一幅空洞,单纯好看的照片。希望除了形式上的美之外,还能看到更多的情绪和情感,得到的画面是有感染力和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以前是做审计,现在从事了近五年的婚礼摄影师邹帅如是说。


  “不过现在客户都很在意是否‘好看’,其他的摄影语言他们并不在意,如何平衡客户需求和自己的摄影需求呢?”

  “因为很多环节的组照场景会很雷同,我尽量展示的是不同场景。但现在而言纪实在婚礼里,所占的成份或者说能出彩的比重并没那么高。一方面是市场原因,走向不同,二方面是环境,三方面就是摄影师自身对画面的分析和取舍,导致了这个情况。纪实组图很感人,是好照片,但是不好卖钱。”


  如果你看过很多婚礼摄影师的片子,可能最大的感受就是有很多热泪盈眶的时候,那么多情绪,在镁光灯下一下子就宣泄出来了。“其实你真的拍久了才发现,没太多感觉了,刚刚开始看到这些场景还有些触动。难舍难离的场面确实也有,但是国人含蓄,很多时候羞于表达。可能大部分摄影师呈现的都是感动,但实际上拍下来,这些感动并不占我们拍摄总次数的多少,因为司仪也不一定会把你往里面带,很多都是流程和仪式类的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才会迸发出来,里面有些照片哭了的就是引导后抓拍的。如果换正常情况下是完全哭不出来的。”



  “现场举行仪式的时候就全部是抓拍了,我们不会去干预。判断要理性,引导要感性,大致是这样。主要还是根据环境,看自己想拍什么客户适合哪个方面多一点。因为有的引导也没效果,所以我们就会果断放弃,转而拍摄活泼的。




  这也算是个人风格和对婚礼的判断和把握吧。





  “现在的客户很多都注重自己好看的“单张”照片,黑白照片在排除色彩干扰后, 提纯画面 ,尤其是很多场景光线并不理想。黑白的张力会让画面中的情绪或者情感更加凸显出来。”谈及对照片后期的选择,邹帅说,“原片的色彩和构成,决定了照片后期的方向。”



  “其实带着情感去拍可能会更加细腻。但问题在于很多客户我们之前未曾谋面,也不知道他们经历的东西,所以很多事情难以感同身受。再则其实长沙的婚礼特别赶,没那么多时间让你思考。而你必须快速的拍下发生的东西,记录能拍下的方方面面。”提及长期的拍摄,邹帅坦言,婚礼摄影师远没有大家所想的那么容易收获感动,“拍多了就没感觉了,这是实话。”


  职业化,快速化渐渐成为婚礼摄影师标准的今天,摄影师如何处理“感性”和“理性”在拍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成为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当你置身在婚礼现场,收获感动并不是难;但图像“无声”,如何让旁人透过你拍摄的照片来“感同身受”,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的时候,一个合格的婚礼摄影师,要做的可能不是捕捉感动,而是制造感动。

  “有没有让你感动的时刻呢?”

  “有,有一个新人的母亲,晚期了。没多少日子了,希望在走之前看到孩子结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