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醒 | 别骑电动滑板车上路了!有人刹车不及撞死人被判刑

 林中飞WZL 2016-08-28

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动滑板车开始在路面上出现,在一些经常堵车的大城市里尤其流行。但由于部分产品本身设计和质量存在缺陷,以及电动滑板车交通事故频发,不少城市已经着手对电动滑板车上路行驶的行为进行整治,一些骑电动滑板车上路的人开心不起来了。


视频:《每周质量报告》—— 驶离安全的电动滑板车

上海警方治理电动滑板车上路

目前,上海警方正在进行交通整治,其中重点之一是对电动滑板车等电动助力工具展开执法行动。在不少饭店门口都能看到代驾司机骑着电动滑板车来趴活儿。 其中一位驾驶人员告诉记者,他当天上午因为骑着电动滑板车上路,已经被交警处罚过。

警方表示,目前上海对包括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参照《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非机动车需取得非机动车号牌才能上路。民警告诉记者,电动滑板车既不属于非机动车,也不属于机动车,只能称为电动滑行工具,对于使用此类电动滑板车上路的行为,民警均对驾驶人处以20元罚款。 

据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警支队七中队警长高朱瑾介绍,电动滑板车速度比较快,但稳定性差,刹车性能也差,在马路上遇见情况根本刹不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特别是在下雨天;而且车子后面没有灯,在夜晚行驶很危险。 

各地电动滑板车上路事故频发

在上海,电动滑板车虽然从法律角度讲并没有道路通行权,但由于速度快、体积小、成本低,依然被不少人开着上路。

警方介绍,去年的7月21日早上,一名年轻男子驾驶着电动滑板车上班,在靠近一处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附近时,突然走过来一名行人,年轻男子刹车不及直接撞倒行人,被撞的行人送医院抢救后,医治无效死亡。今年1月,法院最终宣判郑某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同时,郑某赔偿被害人家属65万元。


据警方介绍,因驾驶电动滑板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并不是个案。

2014年11月,北京一男子骑电动滑板车过马路时,被轿车撞成骨折。

2015年3月,上海一名男子骑行电动滑板车与一辆小客车发生相撞事故,男子因伤势过重死亡。


德国明令禁止在公共道路上行驶

 目前,在上海,电动滑板车、平衡车这些新式的代步工具除了不能上路外,还不允许在地铁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使用。而在国外,一些国家规定更加严格,比如,日本要求电动滑板车和平衡车必须配备刹车、方向灯,车主还需要拥有驾驶执照,而德国明令禁止在公共道路上行驶。 

 95%测试样品制动距离超标

小小的电动滑板车为什么会频繁引发事故呢?警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关键在于速度和刹车距离。

日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各大网购平台上销售的20款电动滑板车样品进行了一次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有八成以上的产品存在刹车距离过长、速度过快等安全性能问题。


北京市轻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一站高级工程师李传和介绍,目前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电动滑板车的检测标准,电动滑板车的速度、设计原理,跟电动自行车有相似的地方,所以本次检测参照了GB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等标准的相关要求和试验方法,对20个样品的整车外观、刹车制动性能、续行里程、最高车速等6项指标进行测试。


GB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骑行时,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米。经测试,在这次比较试验的20个样品中,除1个样品干态制动距离刚好为4米外,其它19个样品干态制动距离都远远超出了4米。其中,有5款电动滑板车刹车距离均超过9米以上。 


专家介绍,刹车制动性能是消费者安全使用的最基本保证,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电动滑板车样品刹车制动不灵敏,骑行时风险较高,存在安全隐患。北京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吴海璐解释说,如果骑行这种刹车距离过长的电动车全速通过路口,突然发现有紧急情况,从开始制动到刹住车,可能半个马路就已经过去了,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80%测试样品时速超标

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一名网络平台的销售人员介绍,她们销售的一款叫做“幻影”的电动滑板车最高车速可以达到40公里每小时,也有时速25公里的产品供选择,“现在代驾比较多,代驾今年买的比较多。上班的话也可以买,这款车也是可以的。”


这些商家的描述很容易让消费者把电动滑板车与电动自行车联系在一起。但根据GB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为每小时20公里。经测试,20个样品中16个样品行驶的最高车速超过每小时20公里,车速最快的已达到每小时27公里。

专家:不要使用此类滑行工具在道路上行驶

专家认为,这次比较试验中,电动滑板车时速过快,刹车距离过长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在国家没有针对性的标准下,生产企业忽视了产品安全性能。

北京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副主任吴海璐介绍,有些企业不够自律,以更快车速作为卖点,进行生产和设计研发。再一个就是经销单位或者生产企业在宣传的时候,以更快的车速,更方便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这个词语词汇来进行宣传,误导消费者。

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电动滑板车等新式代步工具的国家标准,对车速、制动能力等作出明确规定。而目前,在没有明确车型界定的情况下,消费者不要使用此类滑行工具在道路上行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