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缘湾湿地公园作为 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园区, 相信是很多小伙伴们休闲游玩的必选之地~
当你沉浸在五缘湾湿地公园 如今这样美腻的画风里时~ 你一定想不到,她曾经还有这样的一幕! ▲这是去年拍下的五缘湾湿地公园内的一条露天排洪渠内的景象 《特区新闻广场》8月8日新闻▼ 难点一:周边生活污水排放 五缘湾湿地公园周边的西潘、洪水头、田里、前头等方圆几公里未拆迁村庄地势较低,村庄内雨污水无法直接排入环湾路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却就近进入了露天排洪沟,导致城市污水、雨水汇聚成黑臭水体。 难点二:公园水体恶化 另一方面,湿地公园里的淡水水体由于没有天然的补充水源,水质恶化非常严重,每天还要从湖边水库调取4000立方米的原水进行补充。 ▲过去,公园里的水体很污浊,并不时散发出恶臭。 这两大难点,让五缘湾湿地公园 美不起来…… 那么, 究竟是什么妙招让“死水”变“活水”了呢? 五缘湾湿地公园的迷宫有什么妙用? 原来~这里有两大法宝! 细心的人一定发现过 在公园绿荫丛中有这样两栋红色建筑 与周边的景观融为一体 常常被误认为是一项休闲设施~ 然而,这并不是休闲场所, 而是去年底开始投用的 中联环五缘湾湿地公园污水处理站~ ▲污水处理站占地小,运行维护方便,无噪声,无臭味~ ![]() 刘培勇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我们这个项目大概有7000多升污水,提升到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我们也是就近建设。就近建设也是一种创新,我们和环境融到一块处理,处理的标准我们也达到了再生水的应用标准。 从去年11月开始,五缘湾湿地公园引入分布式生态水处理模式进行了水环境的综合治理后,如今再次来到排洪渠边,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初的黑臭水体,1.3公里的排洪渠藏入了暗沟,“不见天”的黑臭水体被拦截下来,送入了污水处理站做净化处理。 对于五缘湾公园里的迷宫栈桥 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可你知道吗?他们不仅是景观桥 更是天然的“净化器”呦~
![]() 刘培勇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因为它里面密植了各种对氮磷有吸收功能的植物,纯水植物,那么我的出水之后通过这个密植的生态系统,有螺丝、鱼、虾、土壤,进一步把氮磷去除。 经过一系列处理后,黑臭污水变成了清澈透明的优质景观用水,最终流入了湿地公园水系,同时整个水系又进一步地进行了循环处理。这样,“生态水”的成功就地回用,使得湿地公园不再需要引入大量湖边水库珍贵的原水资源。 五缘湾生态治理理念是目前中国黑臭水体、河道污染等各类整治方法的结晶,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未来国内水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方向。
![]() 江梅珍 市环保局湖里分局副局长 我们经过湿地处理以后,直接把近万吨的水引到这个湿地公园,既解决了生态环境的问题,也节约了我们的饮水成本,厦门到2020年污染水体和黑臭水体要得到彻底地根治,应该说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案例。 目前,我市正在逐步进行各个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市环保局方面表示,根据“水十条”的目标和要求,到了2030年,要实现厦门水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 真是太棒啦~ 咱大厦门一定会越来越水!! 综合整理自特区新闻广场 厦门网及网络 编辑/张闻 责编/于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