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马寺(上)

 寂听夜竹 2016-08-28

白马寺(上)

到洛阳后的第三天,在酒店用过早餐后我们把行李装上车,准备在游览白马寺后直接去西安。从颐舍酒店到白马寺有三十多公里路程,除了一小段高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面道路上“蜗行”,路上走了一个半小时。

[转载]白马寺(上)

齐云塔院中的一对白马

白马寺位于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为世界著名伽蓝。历史上白马寺曾屡经兴废,但寺址从未改变,于邙山洛水间延续至今,已有1900多年,在中国佛教界有“祖庭”和“释源”之称,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古刹。1961年白马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景区。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检票大门

据文献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洛阳皇城的南宫,梦见一身高六丈的金人自西方而来,遂命大臣蔡音和秦景领十余人出使西域去拜求佛经、佛法。文献中说,第二天刘庄将梦见金人的事告之大臣们的时候,博士傅毅启奏曰: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你梦中的那样,然后才有了刘庄派蔡音等人去西域寻佛的事。文献中的这段记载可能有误,傅毅是东汉大将傅育之子,生于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傅毅入朝为官是在建初年间(公元76—84年)的事,由此推断为汉明帝释梦的可能另有其人。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广场上的放生池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万里征途,行至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遇到正在那里传经说法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见到了他们携带的佛经和释迦牟尼佛白毡像,蔡音恳请二位高僧东赴中国弘法布教。永平十年(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洛阳。汉明帝见到佛经、佛像,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山门前广场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驮经来洛阳的白马取名为“白马寺”。在此之前“寺”字是古代的官署名,此后“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摄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的第一部汉译佛典。在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白马寺译经,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时间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计三百九十五卷佛经在这里译出,白马寺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角楼

曹魏嘉平二年(250年),印度高僧昙柯迦罗来到白马寺,此时佛教已从皇室深宫传入了市井民间。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时期,安息国(以今伊朗为中心)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为中原人士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已经铺就。

[转载]白马寺(上)

去齐云塔院的林荫路

甘露五年(260年),一场受戒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同时意味着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就此被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所打破。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最初二百年的整个过程与洛阳白马寺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白马寺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产生了第一个中国的汉地僧人,奠定了日后与儒教分庭抗礼的基础。

[转载]白马寺(上)

齐云塔院中的牡丹园

白马寺与以前相比扩大的许多,现在的白马寺景区包括了齐云塔院、白马寺和国际佛殿苑,总面积达1300亩。景区的检票处朝西,面对景区的商业街和停车场。门票每人35元,六十岁以上凭有效证件减半。走进检票大门时注意到大门上方的门匾“白马寺”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进去后,我们先研究了景区的平面图,决定先去齐云塔院,回过来再进白马寺,最后参观国际佛殿苑。

[转载]白马寺(上)

金齐云塔

齐云塔院是河南唯一的比丘尼道场。比丘尼是梵文Bhikkhuni的音译,就是俗称的尼姑。女子满二十岁出家,受具足戒后称比丘尼。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净检(俗姓钟,名令仪,祖籍彭城)法师,西晋建兴三年(315年)24岁的钟令仪受智山法师剃度成沙弥尼,东晋升平元年(357年),昙摩羯多依《僧只尼羯摩》及戒本,在泗河船上开尼部戒坛,净检受具足戒,正式成为比丘尼。

[转载]白马寺(上)

塔院桥

齐云塔又称“释迦舍利塔”或“金方塔”,与白马寺同时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东汉之后历经战乱,齐云塔几度兴毁,五代之后李继勋(李庄武王)建九层木塔,高五百尺。北宋末年,木塔遭“劫火”焚毁。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临济宗僧人栖岩彦公重建齐云塔,并将其称为释迦舍利塔,俗称“金方塔”,是洛阳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至清代,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建塔的记载,将此塔改称为“齐云塔”,并被佛教界广泛接受。

[转载]白马寺(上)

塔院桥门

据《释源大白马寺齐云塔灵异记》载,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二月,明帝驾临白马寺,摄摩腾问:寺东南是何馆室?帝曰:很久以前,那里忽然涌起一个土埠,高丈余,人们把它铲平,接而复出。其上时放光明,百姓皆以为奇,故称“圣塚”,自周以来,经常祭祀,祈求灵验,然情由未知。摄摩腾道:《金藏》有云,如来灭度百年之后,有阿恕伽王安放佛舍利于天下,共八万四千处,东土中国十九处。陛下所言“圣塚”即十九处中之一处。由此,帝下诏,于“圣塚之上,依高僧所传印度佛塔样式建塔,号“齐云”。此说为齐云塔之正源。

[转载]白马寺(上)

齐云塔院中的心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洛阳市政府对齐云塔进行了多次修葺,1990年又修建了占地15亩的齐云塔院。塔院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放生池、石拱桥、齐云塔等建筑,塔院西侧修建了3间佛堂和3间斋堂,东侧是3间客堂和禅房,所有建筑均为硬山式。在山门的两侧为大型佛教碑廊,西边为禅宗三十三祖画像及传法偈,东边为“释迦牟尼应化事迹”及高僧大德的墨宝。1999年,洛阳市将白马寺镇政府所建的狄公祠划归白马寺,花园和狄公墓园并入齐云塔院。此外,还在塔院和狄公墓园之间新建了大雄宝殿、假山、观赏亭、放生池等游览设施。

[转载]白马寺(上)

心石后面是个佛字

从入口处向东,穿过白马寺山门前的广场,经过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石坊,前面是牡丹园中的林荫道。早晨开始下的雨,在我们走进白马寺的时候适时而停,绿化区内一片苍翠,环境幽静,极为惬意。走到林荫道的尽头,就看见往南走数十步的唐代名相狄仁杰的墓园。

[转载]白马寺(上)

狄仁杰墓塚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号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武周时期政治家、宰相。狄仁杰早年中明经科(隋唐时期科举分两科,明经科考经学,“经学”原指先秦经典,自汉武帝尊崇儒学,“经学”就专指儒家经典了。进士科主要考文学),历任左判、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刺史、冬官(工部)侍郎、洛阳司马等职。天授二年(691年)任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被来俊臣诬陷入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中宗)为太子,使唐朝社稷得以延续。狄仁杰两次拜相,为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贡献卓著。

[转载]白马寺(上)

狄仁杰墓前祭坛

狄仁杰的墓园坐北朝南,墓塚为一园形土丘,四周砌一人高的砖墙围护。墓前有石砌祭坛,祭坛上砌石围栏,墓碑上书“大唐名相狄梁公墓”,碑前设石供案。祭坛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东边亭中的石碑高3米多,因年代久远,剥蚀严重,篆额及碑上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仅有“有唐、狄梁”等几个大字尚可辨认。西边亭中的石碑稍小,碑上镌刻吊诗数首及明人周鼎、河南知府虞廷玺所撰序文。在墓塚的北面还有一碑,上书“大唐名相狄公仁杰之墓”。

[转载]白马寺(上)

东面的碑亭

狄仁杰一生的主要功绩,一是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犯颜直谏,使李唐社稷得以延续,二是为朝廷举荐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张柬之、恒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为开启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人谓之“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转载]白马寺(上)

西面的碑亭

狄仁杰为官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任大理丞时曾一年中判决了前任留下的大量积案,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余人,无一人鸣冤喊屈。在封建社会,一个司法官员的公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近年来以狄仁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出现,使他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堪比包公的“青天大老爷”,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转载]白马寺(上)

齐云塔院中的大雄宝殿

向东穿过绿化区,翻过塔院桥就进了齐云塔院。在狄公墓园与齐云塔院之间有一条村民行走的便道,为了保留这条便道,塔院桥就架在两边的园墙之上。塔院东部是1990年修建的占地15亩的齐云塔院,西部是1999年扩建的部分,面积与东部基本相等。扩建部分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大雄宝殿,南面是放生池和新建的花园,有假山、拱桥和亭阁。塔院内游客稀少,环境幽静,打理得非常整洁。走在花园中,如果你背对大雄宝殿,那么与置身于江南园林没什么两样。

[转载]白马寺(上)

齐云塔院景色

齐云塔建在一个高约2米,宽20玉米,长35米的石砌墩台上,墩台四周围以石栏杆。塔的位置在墩台的北部,青砖束腰须弥座塔基边长7.8米,高约3米。四方形的密檐式砖塔用金砖叠砌而成,高13层35米,底层塔檐之下饰以仿木构式斗拱,塔顶覆宝瓶式塔刹,塔身每层朝南开一拱门,可以登临眺望。齐云塔的外轮廓略呈抛物线形,玲珑挺拔,古雅秀丽。

[转载]白马寺(上)

塔院一角

一个身着青衫的小沙弥尼在墩台的一角侍弄一只小麻雀,她把小麻雀从湿地移到阳光下。她说下雨把这些刚学会飞的小麻雀打落在地上,等身上的羽毛晒干,它们就飞走了。齐云塔院办有佛学院,现在有三十多个沙弥尼在此修学佛法。一位年长的尼姑为我介绍了齐云塔的历史和饶塔礼佛的意义,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敏捷,给人印象深刻。

[转载]白马寺(上)

塔身上的“释迦舍利塔”碑记

参观了齐云塔院,经牡丹园回到白马寺山门前。眼下已到了六月初,错过了牡丹的花期,牡丹园中一片翠绿,看不到一朵牡丹。听说四月中旬,每天有几千游客来这里赏花,管理人员说就品种和花型而言,白马寺牡丹园中的牡丹在洛阳是头一份的。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山门前的石马

白马寺山门犹如一座牌坊,三个石砌弧券门分别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合称为“三解脱门”,佛教称为“涅槃门”,山门左右两边有八字照壁。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是佛界与俗界隔离的标志,走进山门,意味着解脱了与尘世的一切连系。白马寺山门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寺内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初建时遗物,为白马寺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题刻为东汉遗物

寺门前广场两边各有一匹石马,大小与真马相当,高1.75米,身长2.2米,作负重状,形象温和驯良。据说这两匹石马原在宋右将军魏咸信(宋太祖赵匡胤之女永庆公主的驸马)的墓前,后被白马寺主持德结和尚搬迁至此。广场南面与山门相对的是一座近年新建的石牌坊,现在是白马寺的正大门,牌坊两边各建一座门亭,牌坊用铁栅栏门封闭,只有在举行重大仪式或有重要官员来访时才使用。在牌坊与广场之间有一条人工河,又称放生池,河上建石拱桥。

[转载]白马寺(上)

新建的石牌坊、石拱桥

白马寺坐北朝南,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白马寺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最北面的清凉台,清凉台上有毗卢阁。寺内共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等建筑,虽已不是创建时的“悉以天竺旧式”,但因寺址从未迁动,故汉时的遗迹仍依稀可辨。

[转载]白马寺(上)

山门后的钟楼

走进山门,前面是天王殿,中间甬道上的石刻莲花一直铺到大殿门前。山门左右两侧的钟鼓楼建于1992年,同为方形两层楼阁式建筑,高7米,重檐歇山顶,覆灰色筒瓦,额枋彩绘,建于石砌台基上。修建钟鼓楼日本中村包行先生捐赠了400万日元,其余由白马寺自行筹资。史载,钟楼内原有的大钟系明代太监黄锦等铸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高1.65米,重2500斤。每当月白风清,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钟声四野传响,远达数里,经久不息。更为奇妙的是,此钟可与洛阳城钟楼上的大钟形成共鸣,使得“洛阳两古钟,东西相和鸣”,故“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景之一,此钟现置于寺中大佛殿中。钟楼的建成恢复了寺院晨钟暮鼓的礼佛仪式,同时也恢复了“马寺钟声”这一洛阳名胜。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鼓楼

钟鼓楼下各有一座龟趺座石碑,东面钟楼下的《重修西京白马寺》碑记,是宋太祖赵光义(976—998年在位)下令重修白马寺时,由翰林学士苏易简撰写的,淳化三年(992年)刻碑立于寺内。西面鼓楼下的是《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碑文由当时在白马寺住锡的文才和尚撰写的,记录了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5年在位)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的经过和功德,至顺四年(1333年)著名书法家赵孟睿ㄋ翁嬲钥镓肥皇浪铮┙湮氖樾纯瘫⒂谒履冢顺啤罢员薄

[转载]白马寺(上)

赵孟钍樾吹谋

天王殿建于元代,原来是山门殿,明代将其改为天王殿,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在一米高的石砌基台上,四周有檐廊围绕。殿内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大殿中央的佛龛内是明代塑造的弥勒佛像。佛典中讲弥勒菩萨将来会继承释迦牟尼的佛位,是一位未来佛,天王殿中的弥勒佛却是根据民间传说来塑造的。相传五代时,浙江一带有位名叫契此的和尚,他经常用一根锡杖背一只布袋往来于热闹的街市,人们叫他布袋和尚。这位和尚逢人乞讨,随地睡觉,形似疯癫。他临死时念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于是人们便把他当作弥勒的化身,并根据他的形象塑造了一尊佛像,供奉在天王殿中。

[转载]白马寺(上)

白马寺天王殿

印度佛教自传入中国起,就开始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天王殿中的弥勒像就是一个例证,这是文化融合的普遍规律。日本明治维新提出“脱亚入欧”,倡导“全面西化”,不过是对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制度、体制所作的宣传和动员,把西方文化引入日本同样经历了一个消化吸收以及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今天的日本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有人担心在中国实行全面的文化开放会导致所谓的“全盘西化”是没有道理的,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一是对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心,二是为了固化自己的既得利益,如果说还有一点“杞人忧天”的善意,那也只能用“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来解释了。(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