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草 [伞形科] [天胡荽属] | 拉丁名:Hydrocotyle bonariensis
别名:铜钱草、元币草、洒金天胡荽 |

花序 
盆栽 
庭院应用 
浮岛 
耐旱性 
盆栽 
圈养 
室内种植 
杭州南宋御街 
上海辰山植物园
识别要点: | 香菇草与同属植物天胡荽、白头天胡荽(H.leucocephala)和破铜钱(H.sibthorpioides var. batrachium)较为相似,后三者叶缘较香菇草缺口明显要深和大,叶基部心形,破铜钱叶片3~5裂,深裂达基部,天胡荽的叶片通常5裂,每裂片再2~3浅裂,而香菇草叶基部为盾形等特征可资区别。 |
生态学特性: | 多年生挺水或浮叶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从水生、湿生、中生到旱生,从静水到缓流水,从强光照到庇荫,从富营养到贫瘠等生境的变化。喜光照充足,也耐庇荫,阳光直射时比庇荫条件下茎分支多。香菇草性喜温暖,10~25℃为最适生长温度,5℃左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可耐-5℃低温。适生于水深20cm以内浅水区域,水深超过20cm时呈浮叶植物状,整个植株漂浮于水面可离岸1m以上。水生环境下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在湿生、中生、旱生环境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好,还可耐一定程度的践踏、干旱和贫瘠。随水分减少新生根茎节处不规则膨大成块状,能生长于沿海沼泽,具备一定的耐盐特性。入侵性较强。 |
产地分布: | 原产于美洲,世界各地多引种,在台湾已逸为野生,成归化种。华南、华东地区也极可能在近年内逸为野生成归化种。 |
物候期: | 2月底3月初萌芽,5~10月花期,12月后部分叶枯黄。 |
观赏价值与园林应用: | 清秀翠绿的叶片与修长的叶柄相得益彰,很像微缩版的荷叶。种植于不同形状的玻璃器皿或其他精美的花器中,陈设于案头、几架等处,片片小“荷叶”苍翠欲滴,在炎热的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园林上常作为挺水、浮叶、浮水植物栽培,多丛植,宜配置于岸边、叠石缝隙中,也可片植,尤适宜于水体岸边作草坪草种植,也可配置于陆地、岩石旁等,也用于水培或盆栽,置于案头观赏,深得白领一族的青睐。 |
繁殖方式: | 有性和无性繁殖均可。分株繁殖速度快、系数高,技术较为简单,因此在生产上应用较多,分株繁殖时,用利刃切下带节的根状茎若干段,一起埋入土中即可,一般一年可繁殖多代。 |
注:本文内容摘自人文园林系列丛书《水生植物园林应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