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疏勒城”遗址究竟在哪里? 一度在学界引起争议。 石城子遗址 李海涛摄 石城子遗址考古挖掘现场 李海涛摄 石城子遗址清理出房间8间 李海涛摄 现场出土的板瓦、筒瓦、瓦当等大量建筑材料 李海涛摄 8月27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陕西省考古研究员、自治区博物馆等8家区内外科研院校,从事秦汉考古、新疆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到石城子遗址挖掘现场实地考察 李海涛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说:“瓦、瓦当这些东西来看,它不光是花纹一致,而且它的制作技术也非常相近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瓦有可能是内陆来的工匠就在当地制作的。在汉代的时候这里不光有汉政府的管理机构,而且内陆的汉人的工匠到了这里来进行建筑,进行生活,这对我们了解北疆地区汉王朝的管理和统治是极其重要的史证材料。” 8月27日上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陕西省考古研究员、自治区博物馆等8家区内外科研院校,从事秦汉考古、新疆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到石城子遗址挖掘现场实地考察 李海涛摄 《后汉书?耿弇列传第九》:“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 疏勒城历经汉、魏、晋、隋、唐诸朝代,历史上著名的疏勒城保卫战就发生在此城。古城依崖体而建,城内依托北面和西面城墙建了一个子城,城东、城南临深涧,城外环绕壕沟,这种边城形制与汉文帝时晁错倡议的‘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十分相符,军事防御功能十分明显。 8月27日下午,奇台县召开石城子遗址考古发掘中期论证会 李海涛摄 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王博说:“从目前的考古能支撑它的其实就是这个点,因为这个有个汉代的遗址,而且跟耿恭活动的年代这个城是存在的,而且废弃的年代就可能是他生活的年代。一个是历史的记载,一个是考古的发现,一个是地理环境,我们可以推测一个历史事件,或者说是历史人物,或者说是历史的一个情况。” 8月27日下午,奇台县召开石城子遗址考古发掘中期论证会 李海涛摄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代在新疆设置的管理机构是其有力的证明;用文物考古资料说话,也科学的揭示了新疆与祖国内陆的密切联系,揭示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实施的有效管理。 石城子遗址出土文物 李海涛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白云翔说:“它已经纳入了汉王朝的版图,这一点从这些建筑上、从出土的遗物上看是没有问题的,应该说从这个建筑上过来看,它应该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石城子遗址出土文物 李海涛摄 据了解,石城子古城遗址于1972年首次发现,1988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和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均对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1999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台零距离出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