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 未来五年将是to B天下

 新浪跃春江 2016-08-29

过去五年是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大多做的是to C的信息和交易;未来五年将会是产业互联网时代,to B的交易和服务机会会更大。



互联网的下半场已然到来

网民红利消失殆尽


首先给大家看两组数字:7、51.7%。


2015年中国网民人数6.88亿,增幅仅6.1%,这个数字比2015年中国GDP增速6.9%还要低。


2011年时,中国的网民增速为12.2%,四年下来增速减半。


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首次破“7”,达 7.1 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92.5%,已经触到天花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与2015年底相比仅仅提高1.3个百分点。



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网民红利(流量红利),已经基本消失殆尽,接下来to C公司大批死亡也就在所难免,互联网行业整体由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


2015年是合并年


2015年是合并年,轻决策O2O领域格局基本确定,进入寡头垄断的阶段。


2015年如果为TMT圈封一个年号,那就是合并年,像滴滴和快的、美团大众点评、58赶集、去哪儿携程等等。而最近的大事件:滴滴收购Uber中国,Uber中国和滴滴是本轮互联网热潮的两家最热门的创业公司,很多朋友看着滴滴合并Uber中国很热闹,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看,Uber和滴滴也是本轮互联网热潮中最大的泡沫。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资本寒冬,已经让很多创业公司十分难受,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的负面效应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剧,把资本市场的寒冬推到了极寒,接下来半年倒闭的创业公司将会更多。滴滴收购Uber中国后出行的流量入口之争就此结束,接下来进入“垂直深化”的阶段。互联网确实已经进入下半场。


互联网下半场的路在何方?

流量思维肯定行不通了


流量思维肯定行不通了:创业的时候不要再去幻想做出一个to C大平台,老老实实去做to B的生意,赚钱是硬道理,而不是以盲目扩大规模做为第一出发点。该裁员就裁,该降薪就降,保持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高效运营。



过去五年是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大多做的是to C的信息和交易;未来五年将会是产业互联网时代,to B的交易和服务机会会更大。


“用户红利”时代粗放增长

下半场需要更精细化运营


“用户红利”时代粗放增长,下半场需要更精细化运营:营销交易、用户红利时代已经过去,国内服务业、制造业等相关领域的各个垂直细分行业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也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下半场这场战争才刚刚打响。通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整合,构建新的能力,需要真正去创新、真正通过精耕细作来服务好用户,从而发掘用户价值。


中国国力逼近美国

中国企业面临国际化大机遇


中国国力逼近美国,中国企业面临国际化大机遇:从国际关系或世界格局看,未来五年最明显的变化是中美两极格局进一步明确。


在2010年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中美GDP比值是0.39;到2015年时,《经济学人》的数据是中美GDP是比值提升到0.64。2020年又会是如何?


前不久公布的十三五规划,未提具体的增长指标,有些省份定了自己的指标,有高有低,我们按照6%的年增长率来算,2020年时,中国和美国的GDP比值为0.77,超过3/4。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如果眼光只局限在国内,将错失这一波国际化的机遇。无论是互联网创业、还是传统产业创新,都需要有国际视野并积极布局。


我们看到,美国的公司,天然具有国际影响力,也更容易进行国际化扩张;我们也相信,五年后,在中国本土建立影响力的企业,也会比以前更容易获得世界影响力,这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带来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