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窑瓷器天价成交

 都市小电工 2016-08-29






“冰裂纹”酒坛


“故宫哥窑瓷盘受损”一事日前成为新闻焦点,在各种议论中,这个破损的盘子究竟是哥窑还是官窑,也成了新的疑问。虽然枝节颇多,但哥窑一说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好奇。
  与官窑相比,哥窑排在第二位,历来受到宫廷、达官贵人、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的重视和关注。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明代就已经难以见到,故后世所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由于哥窑的窑址至今尚未发现,目前仍无法揭开其神秘面纱,可以说,哥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中最为神秘的。
  冰纹萃裂,斑驳交错。“冰裂纹”,宋代哥窑瓷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
  被古人称为“百圾破”的哥窑开片纹,通过残缺美的表现技法,映衬了一种斑驳的美感。在自然天趣之中,传递了中国哲学涣散而合,顺其自然的思想内涵。
哥窑开片瓷的美丽传说
  “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哥窑开片声”。哥窑开片瓷,有一个悠美的传说。
  南宋时期浙江龙泉县南小梅乡大窑村,有章姓兄弟两人烧造青釉瓷器。哥哥章生一所烧窑为“哥窑”,弟弟章生二所烧窑为“龙泉窑”。生一天资聪慧,勤奋努力。所烧瓷器款式考究,釉色美奂,声名远播,供不应求。生二好吃懒做,精于心计,所制瓷器自然相形见拙,对哥哥心生妒忌。一日,生二窥伺哥哥不备,往熊熊燃烧的“哥窑”里猛泼两桶冷水。窑温遇冷发生变化,瓷器因热胀冷缩的影响,釉面如冰河开裂,裂纹交错,别有洞天。生一上香出窑时,看到窑变的瓷器,痛苦不堪。岂知,朝廷采办官员看到风格迥异的瓷器新品,如获至宝,悉数上呈皇帝。皇上龙颜大悦,赐名号哥窑。
  其后,宋代皇室又命匠人对冰裂纹进行染色,以求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粗纹受色深厚,呈黑褐色。细纹吃色浅薄,呈黄色,遂成哥窑行话“金丝铁线”。文人雅士们,更是含英咀华,探骊得珠,美其名曰“冰裂纹”、“鱼子纹”、“蟹爪纹”、“牛毛纹”等等雅称。
  元代孔齐在《至正直记》(刊行于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中最早记载哥窑:“乙末冬,在杭州哥哥洞窑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文中所述,哥窑器型,胎釉类似另一名窑官窑的说法,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准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