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要的是更新——一种极私人的网络文学阅读视角

 汉青的马甲 2016-08-29

我读「起点中文网」有七、八年时间,选择跟它「在一起」的理由其实是每每在变的。作为一个本职工作是研究哲学的人,戏剧化地说,读起点中文网上的小说,就是在逃避哲学。


这种逃避哲学的感慨不只属于我一个人;大凡同时接触过哲学和文学的人都会有。从柏拉图的时代开始,哲学就把诗歌当仇人看――大概算是对真理的一种败坏。接下来,世风一直日下到德里达,哲学家开始哀叹自己丧失了写小说的能力。


以上是作者的态度,而我虽然「本职」要「搞」哲学,但「追赶死线」这件事我总是很难完成,可谓一种「写作不能综合症」吧。所以我只能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读者身份的纯化


我们知道哲学学习基本上是靠对经典的阅读来进行的,讲究的是石里榨油式的概念演算活动。而到了现在这样的时代,文本其实就是一只死猪,读者必须在这些古代尸体上动手动脚,而且还必须游刃有余才算得道。其结果就是,我在任何阅读中都只能读到自己的野心。


这种状态对于自诩为道德高尚的人来说不仅是很大的心理压力,而且非常无聊。所以我需要一些新鲜的。起点中文网上的那些小说,好像更能够纯化我作为读者的身份,并多少摆脱那种哲学式的阅读习惯,这对保持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


这种「新鲜」的感受并不一定来自题材或写法,而更多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接收到的信息来自于「非我」(他者),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经典作品永远是和经典作者(的签名)联系在一起,相反,网络小说,虽然也有「著名作者」或者类似于品牌效应的作者 ID,但从根本上说,是不会有人在乎他今天看到的东西是谁写的、出自谁的手笔。恰恰是这种作者制度崩溃之后,「他者」才得以出现。


在我看来,这个机制跟典型的所谓「民间文学」传统是同构的。匿名作者的写作反而能够提供某种异质性的文本。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匿名作者不会激活读者身上的那个「self-identification」(自我体认)的机制,也就是阐释学那个著名的「抛出-落回」的奇怪机制。


那么当作者匿名的时候,读者本应通过作者的「自我」而产生的那种对他自己的自我认同和建构也就没有了着落。这个时候,你就只能「let it be」了。


事实上,这也是现在的我看不进所谓的「纯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青年,我也有过按照文学史清单扫荡经典作品的过往。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经历就阅读体验来说,与阅读哲学文本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这是最让人无奈的。


当然,匿名作者的这种异质性的「侵入」,也需要一个吸收的过程。你得慢慢学会允许这种异质性的东西上身,逐步接受它。我一开始接受不了同人作品,总觉得是狗尾续貂,更不用说那种故事接龙了。


就像每个有文本洁癖的人一样,当年我也无比期待金庸大师把《天龙八部》里面那些让倪匡大师代班完成的部分收回重写,后来这种冲动就一点没有了。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跟上街买菜一样,有得吃就是福分,是谁写的其实不必太在乎――这是自己阅读时一种渐变的习惯。 


文学还可以怎么读?


正是这种很粗鄙的状态,解释了我对于起点中文网不甚优雅的阅读体验的态度。虽说好的东西人人喜欢,但是至少就我来说,好坏其实一点都不重要。读网络小说这么多年,我学会了一套与作为艺术的文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评价标准。那就是常规的人物、文字、结构等这些因素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更新:稳定的、迅速的更新,还有相对而言不那么重要的更新时段和频率(是每天上午更新、一天两次、一次 3 KB?还是每天凌晨更新、一天一次、一次 6 KB?)。


这样一种读者――有了这些更重要的关于更新的需求――还有可能去讲究不同屏幕阅读方式之间的优劣吗?只要晶状体和睫状肌还能忍,这些差别就都不构成有意义的差别。


当然会有人质疑,这只不过是一种饥渴的表现:饿急了当然捡到盆里就都是菜了;如果没那么饿,人总会讲究起来的――这当然也是道理,但问题是人每天都会饿,饥渴状态是会时刻在不同的人身上存在的。


我认为现在习惯的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有着根本的差别。现在的作为艺术的文学,是被哲学招安了的文学,义无反顾地要做真理的载体。先不讨论这可不可能、哲学认不认这帐(被艺术承载的真理,作为一个本职搞哲学的人,我认为,绝对是被败坏了的真理),至少真理这种东西是排它的,而且一个真理如果不是永恒,至少要说服一个时代。


但是网络小说就是摆明了车马的扯淡,无论是 YY 还是穿越,都是从情节设定上就不跟真理较劲的东西。它甚至都懒得说自己是「戏说」。因为它跟历史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它并不因此就是虚无的,恰恰相反,它的实在性就跟我们每日的粮食那么凿实,那么 solid,这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受哲学传统影响的人,喜欢把「消费性」当成是虚无的同义词,至少是近义词。如果不虚无指的是持存时间的长短的话,这种理解并非一点道理没有。但问题恰恰在于,真正的现实性反而是存在于这种一点都不持存的东西上面的。


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至少在我看来,人其实仍然是一种动物,跟别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仍然是在每天重复自己。换言之,他只能每天重复自己。但人与动物有一个区别,人需要有一个东西告诉他这种重复是「有意义的」。他需要一个故事,然后把自己放在这个故事里,获得意义。因此,人不需要这个故事一定有作者,事实上,有作者这件事反而会破坏这个故事完成它的功能――读者都假装自己是作者了,有作者之后他便无法假装自己是、或类似于故事里的主人公。


另一方面,那些最让人信服的东西,是你根本不会去考虑「要不要相信」这个问题的那些事情,哪怕开始的时候它是作为玩笑或者扯淡出现的。人们不考虑相信的前提是因为那些东西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由不得你不信――你的怀疑机制根本就来不及启动。可是这种东西,恰恰是得在那种虚无状态中才能存在了。一旦确凿,它就有把柄了。简单来说,它就是属于生活的,而不是「行动――阅读」这种奇怪的两分法中的一元。更重要的是,正因为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扯淡,所以它本身也是需要每天重复讲述的。一天不讲,反而虚无了,你反而慌了。


这就又用到了那个比喻――跟吃饭是完全一样的道理:你知道你得吃饭,所以你每天都吃饭。说到底,进食有时候是因为恐惧,而不是因为饥饿。

本文转载自Apple4.us,原标题为《重要的是更新——一种极私人的网络文学阅读视角

点击下列 蓝色文字 查看精选内容

入行指南如何制定读书计划投稿说明编辑生活范文编辑手记范文诗歌出版从想法到成书书店范文电子书kindle豆瓣阅读知乎离线独立出版刘瑞琳李昕谈页边距沈昌文范用汪家明姜峰原研哉朱赢椿聂永真杨林青王志弘诚品PAGEONE钱晓华方所万圣书园理想国再谈编辑再谈电子书再谈读书我在单向街书店的日子2015中国最美的书书单Goodreads2015书单2015年《纽约客》年度书单那些在豆瓣上消失的书关于书籍设计的一些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