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未央,路孤独

 圆角望 2016-08-29

刘西鸿(法国)·法兰西情书

我送朋友去机场返美国,在闸口看着他拖着不再青春的身体通过安检,最后在我视线里消失。过去这么多年的日子,恍惚都浮现眼前这片刻,但这片刻也立即就过去了。我认识这个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美国医生时,他刚结第二次婚,刚生下自己的第五个孩子,在圣保罗市开了一家诊所,经营着美国有钱人特别着迷的“另类疗法”,在那几十年中,他亲自接生了自己6个孩子,每晚一家十几口人围一起吃饭,前妻生的、新妻子生的、新妻子带来的,不可思议的一个大家庭。现在多年过去了,现在,走的走,散的散,他变回孤身。在法国的蔚蓝海岸,这一次我难得和他相处了好几天,在这里我听他倾谈自己一辈子近乎疯狂的故事,哦,真是巧,眼下我们脚踏的这片海岸,就是美国20世纪最有名望的作家、也是你们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人菲茨杰拉驻足过的海滩啊。20世纪美国文学最具影响力的一百部作品中,菲茨杰拉入选了两部,《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未央》,而《夜未央》是菲茨杰拉在的“蔚蓝海岸”的灵感之作。

19世纪末圣保罗市有个年轻人,长得很俊,自认很有才,他立志只挑富家千金做老婆,真娶了个富门之后,一生却轻松不起来,老婆结婚时就是个半个精神病,到后来精神全盘崩溃。这个人就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F.Scotte Fitgerald 1896-1940),我们都知道他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不过《夜未央》更是作家自己的一生真实写照。菲茨杰拉本人15岁开始写小说,24岁和富婆结婚,为了满足大家奢华物质生活需要,可怜的天才“以天赋制作庸俗垃圾之作”,大量赚取了高额稿酬,26岁出版第一部让他名利双收的《尘世乐园》。在1920年代在巴黎遇见结识海明威,菲茨杰拉一生写过5部长篇,最后一部《最后的大亨》在完成了四分之三时去世,菲茨杰拉只活了44岁。

菲茨杰拉小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经典句子,“在灵魂的漫漫深夜中,每一天都是凌晨三点”,犹如给失眠者的镇定;“我们就这样扬帆奋力推进,逆水行舟,而潮浪奔腾不歇,不停地把我们推回过去。”那是给失败者的安抚。

《夜未央》(Tender Is the Night 1934年出版)取名于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著名诗篇《夜莺颂》,中文直译似乎“夜温柔”更贴,很多人是为了了解美国文学翻开这本书,但只需读一半,19世纪初美国上层生活的虚无、妒忌、精神崩溃一定袭击你心头,夜不温柔!有一种孤独,即使你在拥挤的十字街头也不可排解;有一种残缺,你花洪荒之力也不可补救;你只能是险恶人生的独行者,没有人会理解你,也不要指望有人理解;当然你也不指望可以理解别人。

谭咏麟有首同名老歌 《夜未央》,现在40岁的人都会唱:“漫漫长夜里,梦醒的太早,想起我轻狂的年少”,谭咏麟的夜温柔可行,只需收敛一点“浮心”!毕竟我们的“夜温柔”和“路孤独”和美国人还是有很大的异界。在机场送别圣保罗的美国医生时,我又提起了菲茨杰拉,借美国文学我在朋友面前挖苦了一下我自己,这位菲茨杰拉的同乡笑了,他的笑容充满理解,毕竟他明白了,毕竟世界很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