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诸葛亮与南阳地钉!爷爷的爷爷流传下来的故事。。。

 刘沟村图书馆 2016-08-29

四五十年前,父亲曾给俺们出过一个謎儿: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打一昆虫名。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父亲把谜底揭开,原来是蜘蛛。由于这个谜,我记着了蜘蛛还有南阳出了个诸葛亮。我问父亲这个谜是谁给他出的,父亲笑着说,是他的爷爷让他猜的。稍大后,夏夜里一起睡在麦场里,一面享受着野风吹过的凉爽,一面听着大人们说故事。故事说,诸葛亮住在南阳隐居求志时,想给南阳人办点实事,为了保南阳人的平安,在南阳这方地盘上下了十八个地钉。这些地钉深深地扎在地层深处,把整个南阳的地壳连成完整的一片,所以南阳从来没有大地震。南阳一直风调雨顺,南阳人安居乐业。再后来,与大人们一起下地干活歇晌时,大人们、特别是老人们,一手持旱烟袋嘴,一手捏着烟布袋,往烟袋锅里按烟叶,一面不停嘴地说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的故事。老人们把卧龙岗上武侯祠叫做诸葛庵儿。说诸葛庵儿这几个字时,嘴顺得如叫自己的家里人。说诸葛亮住在卧龙岗上诸葛庵儿里,白天用功读书,夜间观天文。并断言,千年之后,卧龙岗必成为南阳市的中心。那时节,诸葛庵儿还偏居南阳市城区一隅呢。

  听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家们聊古经,说诸葛,叫人直犯迷。他们聊起诸葛亮的故事,比说自己的家史还清楚还动人。从那时起我就为南阳出了个诸葛亮,能为有诸葛亮这个智者隔千年而为邻居感到自豪和骄傲。

  再大些,读了些书,明白了,南阳是诸葛亮躲避战乱、隐居求志,抱膝长吟的地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诸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读了这些诗句心中也坦然,诸葛亮虽非出生在南阳,但长在南阳,南阳之方水土滋润了诸葛亮,说明南阳足以有诸葛亮隐居求志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也足以说南阳当时有一伙有抱负有志向的人,否则,诸葛亮住在这里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成人了,读的书多了,听得东西多了,知道有个叫襄阳的地方,那里的人说诸葛亮躬耕地是在他们那里。听后,颇为不屑,睁着眼说瞎话嘛。那些目不识丁的老农民们,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的故事会错吗?老农民们根本不懂得啥叫名人效应,啥叫名人经济,他们知道就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故事,他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毫无功利可言,是足可以为凭为信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曾到襄阳的所谓隆中去过一次。

  时值五月,太阳很好,过了汉水,看到了位于汉水南边的隆中。隆中的山不高,也很青绿,山坡上正兴建土木,一座座竹木结构的所谓景区正在施工中,这就是襄阳人所说的所谓隆中诸葛亮躬耕处?举目四望,漫山遍野找不到什么古迹,当今的襄阳人,就在这里山沟沟里兴建起了所谓的诸葛孔明的隐居求志风景区。

  看了这新建的所谓风景区,心中不禁困惑。难道襄阳人在千年中,竟然不为诸葛亮这位名人树碑立传,建祠祭祀?

  史料记载汉代的南阳郡不过汉水。那隆中明明在汉水之南,难道诸葛亮这样的智慧的人,住在不归南阳管的地方,而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样的错话?竟然敢拿着写错话的文章去呈给皇帝小儿?而我们只看南阳武侯祠的初建人物即可知,事情的真伪。“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可上溯至魏晋时期,据《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和清康熙《龙岗志》记载,诸葛亮殒没五丈原后,其故将黄权曾率族人在南阳卧龙岗建庵祭祀,纪念武侯,时称“诸葛庵”;”难道诸葛亮的部将会不知道孔明老先生的躬耕地?不在襄阳修武侯祠,而跑到南阳来费工夫。难道黄权和古人的记忆不如当今襄阳人?

  南阳应该惭愧。旅游是无烟工厂,南阳放着好好的诸葛孔明躬耕地资源不着力挖掘,不大加宣传,大加利用,而让襄阳人后来居上,把一个古来弱化的躬耕地炒得火热,而且,多年来都是襄阳人拿诸葛孔明躬耕地来作文章,而南阳人则只会跟在后面反对,最后呢,南阳处处挨打,似乎永远是襄阳人领跑,南阳跟进。南阳人在此问题上似从来不占先机。难道我们不应该反省深思吗?

  襄阳筹拍<<卧龙出山>>,此电影一出,不可否认的是有多少年青人一定会认可诸葛亮躬耕不是南阳而是襄阳。我想,在电影扩大影响的基础,襄阳人甚至会进一步提出异议,修改教科书,修订出师表,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臣本布衣,躬耕于襄阳”,甚至会追先人的历史问题,看是不是,古人出书时把南阳改为襄阳了。日本不就是一直拿教科书做文章吗?

  我反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襄阳说。但也为南阳人不重视“诸葛亮南阳的躬耕地”为悲哀!我讨厌襄阳人的太聪明,也对南阳人的太老实而郁闷。为何?襄阳人会拿巨资拍电影,为什么类似这样的招数南阳人就想不出来?南阳没有人才吗?

  甚至我都想提议,为了诸葛亮曾在南阳住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人们免费参观武侯祠呢?这样不是更能加深国人和外国人对诸葛亮的认识和对躬耕地的认可度吗?

  可能是南阳太穷了。穷得连博物馆也不能免费。更不用说拍电影了。

  我有话说,因为,诸葛亮千年前的预言,卧龙岗真得变为城市中心时,南阳的先人们口口相传的躬耕地马上真的变成襄阳了。

  可此时,我真无语了。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躬耕地之争上,南阳人一直是毫无创新,一直是被动地挨打。

  唉,啥时候南阳在诸葛孔明躬耕地上打个翻身仗呢?

  我期待着。


来源:南阳潮生活V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