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学:例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文本解读

 许愿真 2016-08-29

 

例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文本解读

 

                      ——以《散步》为例

 

徐金国

 

 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因为只有教师自身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在课堂上才能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如何解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其实还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不甚了了。不少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课文解读基本还只是停留在对文本内容和意义的聚焦上。其实,从语文教师专业阅读的角度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不仅要关注文本自身的价值,更要聚焦文本的教学价值。

 

  以下,笔者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步》为例,谈一谈如何进行专业的语文课文解读。

 

《散步》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说它经典,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从文本本身看,这篇散文篇幅短小,全文仅600多字,所写故事内容相当简单,但文章的意蕴却非常丰厚,值得细细咀嚼,品读回味。二是从语文教材编写的角度看,编者选入一篇文章,除了文章要文质兼美,对成长中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之外,更多地还要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角度思考,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和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教材编写者选一篇文章进入语文教材,还必须考虑其作为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所以,文本解读必须既重视文本自身的价值,也要重视文本作为阅读教学课文的教学价值。

 

 由此,解读《散步》这篇课文,我们不妨也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

 

 先说文章意蕴丰厚。无论是普通读者,还是作为语文教师这样一个专业阅读者的角色,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必须明白文章究竟写了什么。《散步》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什么?如果草草读一遍,我们觉得文章所表达内涵的一点也不复杂,主要表现了浓浓的亲情。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一起到郊外散步,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分歧,年纪大、身体不太好的奶奶希望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容易走,而年幼好奇心强的小孙子却要求走小路,因为小路上沿途的风景更美更好,更值得赏玩观光。祖孙之间产生了分歧,怎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自然而然地交到了“我”这个家庭顶梁柱的手中。“我”的选择当然是尊重母亲的意愿——走大路,因为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的孝道,然而就在“我”做出决定的时候,母亲却因为爱孙子主动改变了主意,再一次表现了母亲“爱幼”的美德。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子孝妻贤,祖母慈祥仁厚,孙子天真活泼,令人怜爱,在春天的阳光下散步,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家庭亲情的画卷。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许理解到上面的内容,基本上也就算读懂了这篇文章。但是,如果作为一名专业语文教师,从专业阅读的角度来要求,那就远远不够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必须始终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细细咀嚼,用心品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读进文本,读透文心,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文本的多重意蕴。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解读的根本原因之一。

 

 再回到《散步》这篇文本,文章开篇写到:“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非常庄重严肃的句式?这是一次寻常的家庭散步吗?如果能用庄重严肃的语感来读,显而易见,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散步。那么这次散步的不寻常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带着这些问题,细读课文,文章第3、4两段给了我们答案:“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即将到来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原来,这一次散步是在母亲经受了一次生命的“酷冬”考验之后的不寻常的散步,既有我们一家人对母亲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喜悦,更有“我”借这次散步让母亲充分感受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的希望,希望以此,唤醒母亲生命的活力。原来,一次看似寻常的家庭散步却又是一次极不寻常的散步,它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母亲的爱与孝。

 

 同样,继续出入于文本语言文字,面对祖孙的分歧,“一切都取决于我”,“我”该如何抉择?一边是“我”年老的母亲,一边是“我”可爱的儿子,“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这是一种怎样的责任?作者为什么要用如此夸张的一个比喻?细细品读,这里的“责任”同样极不寻常。这个“责任”是中年人应有的担当,是维系亲情、家庭和谐的责任;这是作为父亲为下一代做好表率的责任;这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的一种责任。如此强烈的责任感,自然让“我”觉得无论怎样说都不为过分,都不算夸张。

 

 矛盾解决了。一家人在春天的阳光下、田野里温馨地散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读到这里,如果再延伸一步,联系作者莫怀戚写这篇文章的相关写作背景材料,我们还会发现,作者写作这篇文章其实意在回答一位西方访问学者朋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是“仁”,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对生命的珍重和关爱,是对家庭亲情的珍视,更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顶梁柱的责任和担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温馨和谐的家庭是理想社会的缩影。所以,细细品读最后一段精彩的镜头,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同样隐含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一种中国传统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

 

 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细细品读,用心体会,一篇没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精彩细腻的人物刻画,看似平淡无奇的文章,却有着不一般的丰富的意蕴。

 

 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出发,读出文本的多重意蕴。这应该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超越一般阅读者必须具备的一种本领。当然,至于在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解读到什么层面,则应该依据学情而教,既不能让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只做粗浅的浮光掠影的表面化解读,使课堂失去应有的深度与厚度,也不宜为了体现的教师自身的高深,进行超出学生领悟能力的证明式解读。牢牢抓实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进行发散式的启迪生成,是读出文本多重意蕴的关键。

 

 以上,只是单从文本出发,对《散步》这篇文章的多重意蕴的解读,读出的主要还是文本自身的价值。语文教师作为一名专业的阅读者仅仅做到这一步还不够,还必须转换角度,要从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角度去进行更进一步的解读。那么,《散步》这篇课文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如果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话,那么从语用的角度去对文本进行解读,则是寻找文本教学价值的关键。因此,从语用的角度解读《散步》,才是语文教师专业解读文本的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被教材编写者选中进入教材,它的语用价值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语用的角度来解读《散步》,这篇课文同样堪称经典。简单说,《散步》这篇课文的语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整齐匀称、优美流畅的语言,整散结合的句式,让文章读来琅琅上口,富有美感。

 

 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含蓄蕴藉,语言富有韵味,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和习惯。

 

 三是从写作的角度看,《散步》还是一篇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的经典的范文。

 

 对于第一、第二方面的教学价值,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只要抓住教材课后探究练习资源,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确实是一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具有相当高的语用价值。不少教师已有专门文章予以论述,在此,我已无须赘述。下面,我着重谈一谈这篇文章从指导初中学生学习记叙文写作的角度的教学价值。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中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一个真正会写作或者懂得写作的人,一定是从学习讲故事开始的。那么,怎样才能让故事讲得曲折生动引入人胜?怎样才能让故事意义不同寻常?这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散步》这篇文章在这两个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

 

 孙绍振在《名作细读》一书中这样说,什么是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就是不断的“结”和“解”。这里所谓的“结”就是矛盾,所谓的“解”就是矛盾的解决。如果一件事,没有“结”,也没有“解”,那只能叫事件,而不能叫故事,因为故事都有情节。用孙绍振教授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再来看《散步》这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我们一家四口在郊外的田野上散步”,如果单这样写,那只是告诉了我们读者发生了一件事,而不是故事。而《散步》这篇课文之所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就是散步中发生了分歧,有了分歧,也就是有了“结”,有了“结”,这个“结”如何解?解开“结”的过程自然就形成了故事发展的进程。由此,指导学生学写记叙文,首先就是要教学生学会讲故事,学习写故事,如何写好故事?其实就是要学习如何组织起一个个的矛盾,再如何化解这一个个矛盾,从“结”到“解”,展开来就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要写好记叙文,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结”与“解”就是文章的内在逻辑。

 

 其次,写好一篇记叙文,要让所讲的故事不寻常、有意义,我们通常还要给故事加上一个特定的背景。就像《散步》这篇课文,如果不是母亲终于又熬过了一个生命的酷冬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也许这次散步就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散步,一次普通的家庭散步也许就不会这么郑重其事,不这么郑重其事,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波折感人和令人回味的东西。

 

 再次,一篇好的文章,在语言上也是非常讲究的,看似直白如话,但细细品读却总意蕴丰富。而初中生写作文在语言表达上最缺乏的就是语言太过于直白。像这篇课文中的“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学习这样的语言表达,对改善学生的语言习惯也一定会有很好的作用。

 

 在和老师们进行教材解读交流的时候,经常会跟老师们开玩笑,“我的课堂谁做主?”真的要让我的课堂“我”做主,其实,每一篇课文都需要教师自身反复研读,经历一个把文本读细、读厚、再读透的过程。读出自己的感觉和体会,有了自己对文本的独到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时候,才不会茫然,才会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我的课堂就一定能够由“我”做主了。

 

附:《散步》

 

散步

 

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