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6GHz CMOS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ldjsld 2016-08-29

摘要:分析了一种射频COMS共源-共栅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电路,采用TSMC 90nm低功耗工艺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在5.6GHz工作频率,电压增益约为18.5dB;噪声系数为1.78dB;增益1dB压缩点为-21.72dBm;输入参考三阶交调点为-11.75dBm。在l.2V直流电压下测得的功耗约为25mW。
关键词;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线性度;

0 引言
    低噪声放大器(LNA)是射频接收机前端的主要部分。它主要有四个特点:首先,它位于接收机的最前端,这就要求它的噪声越小越好。为了抑制后面各级噪声对系统的影响,还要求有一定的增益,但为了不使后面的混频器过载,产生非线性失真,它的增益又不宜过大。放大器在工作频段内应该是稳定的。其次,它接受的信号是很微弱的,所以低噪声放大器必定是一个小信号线性放大器。第三,低噪声放大器一般通过传输线直接和天线相连,放大器的输入端必须与其有很好的匹配,以达到最大传输功率或最小的噪声系数。第四,应具有一定的选频功能,抑制带外和镜像频率干扰。
    在GHz频率范围内,CMOS工艺相比其他工艺有价格低、集成度高、功耗低等优点,利用CMOS工艺来设计射频集成电路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即采用CMOS工艺来实现对一种5.6GHz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1 LNA结构及性能分析
    由于带源端负反馈电感的共源放大器具有噪声系数低、增益高、线性度好,以及可实现输入阻抗匹配等优点,因此在无线收发机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减小晶体管的Miller效应和有限输出阻抗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并提供良好的方向隔离性能,低噪声放大器通常采用Cascode结构。具体电路如图1所示。


    共栅方式连接的晶体管M2用来减少调谐输出与调谐输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同时减少Ml的Cgd的影响。晶体管;M3基本上是与M1形成一个电流镜,通过M3的电流是由电源电压和Rref以及M3的Vgs决定的。电阻RBIAS选择得足够大,所以它的等效噪声电流小到足以被忽略。为了完成偏置,必须用一个隔断DC的电容CB来防止影响M1的栅源偏置。
    M1源级接Ls,形成源级负反馈结构,栅极接Lg,做输入匹配使用。若忽略栅漏电容Cgd,则其输入阻抗可以表示为:

    其中Lg、Ls为片上平面螺旋电感。为了实现50Ω阻抗匹配,通过调谐感抗,使其在谐振频率ωo处谐振,上式的虚部为零,实部等于50Ω。这种匹配设计的好处在于使用等效电阻实现与输入端的匹配,而无需引入实际电阻,因而减少了额外的热噪声。即如下式:
   
    这就是源极负反馈结构在LNA设计中普遍采用的一个原因。在设计过程中,由式(3)根据M1的参数和50Ω匹配条件设计出Ls,再由式(2)根据工作频率点和滤波要求确定栅极电感Lg。
    文献中给出源极电感负反馈的噪声模型和计算噪声的公式:
   
式中:RL、Rg分别代表栅极电感Lg的寄生电阻和M1的栅极电阻;ωT为截止频率;γ是与工艺有关的一个噪声参数。工艺参数X,α和反馈电感Ls的品质因数QL的表达式为
   
   
式中:c为栅-漏极噪声的相关系数;σ是另一个与工艺相关的噪声参数,且σ=2λ;gdO为M1零偏置时的跨导。
    分析式(4)可知,QL存在一个最佳值,使LNA的噪声为最小
   

2 LNA电路设计
    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功耗约束条件下获得最优噪声的栅宽公式,计算主放大管的栅宽
   
式中,ω为角频率,L为栅长,Cox为栅氧化层电容,源电阻Rs=50Ω,QSP为噪声最优匹配时输入端的品质因数,取其值为4.5,可得栅宽大约为160 μm。所设计电路工作在5.6GHz,由式(1)(2)经计算和仿真,取Ls为0.439nH,Lg为2.873nH和Ld为2.546nH。

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设计的LNA采用TSMC 90nm RFCMOS低功耗工艺实现,使用MentorGraphics的Eldo仿真器对该LNA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前面的分析和实际调试,得到优化后放大管和共栅管的栅宽均为160 μm;
    图2~7给出了电路的仿真结果。整个放大器电路的噪声系数达到1.78dB;IIP3达到-11.76dB。在整个工作频段,电路的稳定性因子K>1,其中K为:
   
电路是稳定的。
    各项仿真结果指标如表1所示:

4 结论
    由于存在很多折衷考虑,射频LNA的设计很复杂。本文设计了一个应用于无线接收机射频前端的LNA,通过对共源共栅结构的分析,从阻抗匹配、噪声系数和线性度的角度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出了一种5.6GHz的LNA。在90nm CMOS工艺下,利用MentorGralahics的Eldo工具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显示,LNA的阻抗匹配、噪声系数和线性度等参数都达到了良好的性能。
    本文作者的创新点:在分析共源共栅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90nm制程工艺,计算调试出5.6GHz的LNA的电路结构,对LNA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