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讲堂:心怀慈悲

 发哥07domrg8zi 2016-08-30

国学讲堂:心怀慈悲人们从远古走来,带着一颗纯净的善心。当人们越走越远,心也在不知不觉地变化着。人们从洞穴走出,建造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人们从茹毛饮血的生活走出,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如今,人们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对自然的破坏却在日益严重。水污染,土地污染屡见不鲜,甚至许多动物都面临着生存危机。

造成动物生存危机的原因有二:一是环境污染导致动物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遭到破坏;二是人们利用动物谋取财富,猎杀动物,破坏栖息地等。人们走着走着,丢失了原来的那颗善心,为了自己的利益变得不择手段,并且丝毫不认为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打破了自然的规律,最终生存在自然中的人们也会自食恶果。人们应该醒悟了,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都在大自然的庇护下成长,如何能为了眼前小利而伤害朋友呢?

《论语》里的一则小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讲的是孔子对于万物的态度和做法: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也钓鱼,但他钓鱼有自己的原则。钓鱼时他从来不用大绳截流网鱼,射鸟的时候也从不射已经归巢的鸟儿。有些生物的确可为人所食,但是要有一个度,不能竭泽而渔。动物和人一样,都有宝贵的生命,失去了便再也不会重获。我们不能仅仅看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利益,生活在大自然中,要能够推己及人。对待动物也是一样,要心怀慈悲,善待小动物。

我们不仅不能做杀戮者,也不能做动物市场的消费者。一旦销路畅通,动物杀戮就屡禁不止。所以,停止一切杀戮和消费,如此才能还动物一个安宁的世界。尽管动物保护的立法日渐受到重视,但最重要的还是人人心中的良知。源于慈悲之心的克制远比强制的效果好得多。

记得藏族人民有放生的习惯,即便生活并不那么富足,只要有能力他们便会放生。放生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平常的事,心有愧疚的时候会放生,遇到喜事的时候也会放生,发工资的时候会放生。就连偶遇卖鱼摊贩也会买几条鱼放生,这样的慈悲情怀实在令人敬佩。放生,已成为部分藏民的习惯,他们无需通过放生的行为去证明什么,他们只是从心所欲。这样的悲悯情怀,愿有一日,人人都能拥有。

元代赵孟頫诗云:“同生今世亦有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悭。”我们和动物同在大自然的怀抱下生存,世世代代都这样过着平淡美好的生活。尽管人们一度破坏了动物的家园甚至伤害了动物,但望大家都能放下心中的仇怨,重新开始友好的生活。从前的种种行径不必刻意强调,只需在心中默默反省,从今以后,心怀慈悲便可。

希望人类能回归一颗善的原点的心,拂去双眼钱利欲的遮盖,回想那时草绳布衣下单纯而幸福的生活。洗尽铅华,然后心怀慈悲的走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