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冲穴

 昵称57807052 2021-07-21

太冲穴(tai chōnɡ xue)出自《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足厥陰肝經。别名:大冲穴。太即大,沖即要沖,喻本穴為肝經大的通道所在,即元(原)氣所居之處,故名太沖。太,古作大,亦作泰,同大而有加甚之義。沖,有沖要、通道之義。衙與沖通,故太衙亦太沖之意。《老子》:“道沖而用之。”故“太沖莫勝”是極其清凈和諧、陰陽調和之境界。肝在時為春,無冬之寒、夏之熱與秋之肅殺,有太沖之義焉。象聰明之神形相得。《淮南子-詮言》:“故神制則形從,形勝則神窮。聰明雖用,必反諸神,謂之太沖。”肝主謀慮,謀成于心。(《爾雅·釋言》:“謀,心也。”)神有制則形可使,神失守則形必亂。神形相得,聰明得用,謀慮乃成,是亦太沖之象也。象陰血之充盈盛大。《黃帝內經素問·水熱穴論》:“……此腎脈之下行,名曰太沖。”


取穴方法: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穴位解析: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太冲穴意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主治疾病:

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此穴位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大敦穴治七疝;泻太冲穴、补太溪穴、复溜穴治肝阳上亢之眩晕;

配合谷穴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

配肝俞穴、膈俞穴、太溪穴、血海穴治贫血、羸瘦;

配间使穴、鸠尾穴、心俞穴、肝俞穴治癫狂痫。

配合谷,稱為“四關”,有鎮靜安神、平肝熄風的作用,主治痹痛和神經系統疾病以及頭痛、眩暈、小兒驚風、高血壓。

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絡的作用,主治行步艱難。

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治行步艱難。

氣海急脈,有疏肝理氣的作用,主治疝氣。

配氣海、急脈、大敦,治疝氣。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生理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附注】

《針灸甲乙經》:痓互引善驚,太沖主之。嘔厥寒,時有微熱脅下支滿,喉痛,嗌于,膝外廉痛,淫濼脛酸,腋下腫,馬刀瘺,唇腫,吻傷痛,太沖主之。環臍痛,陰騫,兩丸縮,腹堅痛不得臥,太沖主之。暴脹,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面唇白,時嘔血,太沖主之。腰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羸瘦,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怏快,太沖主之。狐疝,太沖主之。飧泄,太沖主之。黃疸熱中,善渴,太沖主之。男子精不足,太沖主之。女子疝,及少腹腫,溏泄,癃,遺溺,陰痛,面塵黑,目下眥痛,太沖主之。女子漏血,太沖主之。

《千金翼方》:不得溺,灸太沖五十壯。虛勞浮腫,灸太沖百壯。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卒疝嘔逆。

針灸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沖、三陰交。

《醫宗金鑒》:主治急慢驚風羊癇風證,及咽喉疼痛,心胸脹滿,寒濕腳氣,行痛步難,小腹疝氣,偏墜疼痛,兩目昏暗,腰背疼痛等證。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