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

 一言之美 2016-08-30

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像

清朝中期,随着大量金石碑版的出土,加之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字狱,文人士夫阶层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些新出土的资料上,走上了金石考据的治学道路。知识分子们除了治经考史之外,也将碑刻上的文字运用到书法创作中,创造出了以雄强的北碑为基础的新的书法风格,此股新风发展至清末,前后有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参与了此次书风的变革与创新,其中作为晚清碑学大师的赵之谦,艺术道路最为长远,其不仅在正、行、篆、隶诸体上学习碑刻,在绘画和篆刻上也吸取了金石的营养,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

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

《峄山碑》刻石 拓本局部

本期我们就从赵之谦临摹的一件《峄山刻石》的墨迹本展开一探赵之谦的书法艺术世界,至于《峄山刻石》的来龙去脉,小伙伴们可以翻阅往期的推送,这里就不在多说了。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在书法的学习中,临摹是极其重要而且需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件事情,历朝历代的书法家都会有这个经历,并且有的临摹的作品也可以完全作为自己的创作作品来体现,这最为突出的就是清代的王铎,他曾经说自己一天临摹一天应索,并且王铎传世的临摹作品要渊源多于其创作的作品,并被后世尊为学习的范本。可见,对于书法的取法,不一定非要是正是的书写,随意的临摹作品也可以是一件好的学习范本,这也足可见书法家临摹作品的重要性。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赵之谦作为清代金石领域的领军人物,不仅对金石碑版遗迹有着极大的收藏于发掘的兴趣,他的书法篆刻甚至绘画作品也都来源于此。赵之谦一改宋代以来小篆死板的状况,参历代碑版的墨迹、碑刻等等。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自清代中期及以后,堪称篆书中兴之世到来。此时期碑学大盛,篆隶振兴,尤其是篆书大家辈出。他们精研小学,广搜金石文字,又加上金石考据之学的兴盛,使得他们摆脱了李斯、李阳冰等几千年以来的玉箸篆的束缚,为篆书的发展创新开拓了思路和眼界。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邓石如之后,最具创新精神的就是赵之谦。他把魏碑笔法运用到篆书中,使得字形优美,婉转流畅,格调清新,自出新意,对后学影响很大。并且赵之谦在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书法初学颜真卿,后主攻北碑造像,并努力将这种魏碑书法扩大到篆隶书体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晚清时期书坛上独树一帜。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通过赵之谦对《峄山刻石》的临摹我们可以发展在临摹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像还是不像?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像"则易得古人之法,易得古人之神形。正如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所凶"逼真临摹"也非常重要,很多人W为临摹只要抓住大概就行。其实,所有的气韵神采都应该是建立在笔墨书写的基础上的。"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有许多人被困于此中。临帖很像,技术很到位,一旦创作就不知道从何下笔了。临帖与创作全无干系。见过许多朋友临帖精到而创作粗疏。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不像"则不需厅斤计较,然又恐不得法。我的愚见,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度"。临摹与创作要结合好,临摹以理解为上。笔法需要仔细体会,有时对字形略有所不同未尝不可。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赵之谦临《峄山碑》刻石 局部

除了这件赵之谦临摹的《峄山刻石》外,小编还找到了一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赵之谦临《峄山刻石》,两件作品风格相似,但内容不同。但从两件作品的整体风格来看是十分相似的,也可以作为研究赵之谦的一个很好的资料。

看清代书法大师赵之谦如何演绎千百年前传世名作

赵之谦临《峄山刻石》 天津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