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如何定义人格

 向葵00 2016-08-30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于人格的定义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为了让大家对人格有进一步的了解,小编今天来跟大家聊聊西方心理学家是如何对人格进行定义的。


从西塞罗时代开始,就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谈到人格。但是,对人格概念广泛深入的心理学探讨还是始自近现代的西方学者,他们提出了人格的许多不同的心理学定义,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五种。


一、罗列式的定义。这种定义是从古罗马时期开始的,到了17世纪,更成为人格的习惯用法。这种定义通常采用诸如“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有时采用“集合”、”组合”或“聚合”等词汇,其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列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最著名的是普林斯顿所下的定义,他说:“人格是一切生物个体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


这种定义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是,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它只是把属于人格的东西罗列出来,因而分不清主次、本质与非本质。同时,有可能产生过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把根本不属于人格的东西当成人格的外延。梅林格对人格的定义就是这样,他说:“人格被用来描述几乎所有东西,从灵魂的属性到爽身粉的属性。照我们的用法,人格是指整个的人,他的身高和体重,爱和憎,血压和反射;他的微笑和希望,瘤腿和扁桃体肿大。人格是指一个人现在的一切和他对自己将来的一切希望。



二、整合的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例如,华伦和卡尔启尔把人格定义为:“一个人在任何发展阶段的全部组织。”麦考迪则把人格定义为:“多种模式或称为兴趣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后一种定义不仅强调了人格的组织性,而且突出了人格的独特性与区别性。与此类似的有盖舍尔所下的定义:“渗透一切的超模式,这个超模式表现有机体的完整性和行为特征的个体性。”


三、层次性的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属于这类的经典定义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来的,他把自我(实际上是人格)分成四个层次:物质的自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财产所有,以及家庭和亲友。2社会的自我,即在交往中人们对他的承认。精神的自我,即自我的统一功能,它把不同层次的自我统一起来,尽可能排除人格各部分之间的不协调因素。纯粹的自我,也即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它具有自我认识的功能。实际上第三层次与第四层次的自我没有多大区别,詹姆斯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在此之后,麦独孤、海德与布朗德等不少心理学家对人格也采用层次式的定义。



四、适应性定义。这种定义来自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们倾向于把人格看成诗生物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例如,肯朴夫就把人格定义为:“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过程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


五、区别性的定义。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苏恩曾下过这样的定义:“人格是习惯、倾向和情操的有组织的系统,起作用的整体或同一体,而那些习惯、倾向和情操是区别一群人中任何一个成员不同于其它成员的特征。”与此类似,惠勒把人格定义为:“区别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那些有组织的反应的特殊模式或平衡。”


以上各种类型的定义都指出或强调了人格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特征,但都不全面、完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归纳总结了前人对人格概念的探讨,提出了自己对人格的较为全面的定义。他认为,人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更具体地说:“人格是个体内在心里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奥氏的定义包括了上面所说的层次性、整合性、适应性和区别性等定义的基本论点。因此,这一定义代表现代人格心理学中的人格习惯用法的综合。在奥尔波特之后,人格心理学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人格概念的混乱状态却始终没有改变,难以形成统一的、公认的人格定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