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脾经若畅通 病魔难上身

 漫天大火 2016-08-30

中医:脾经若畅通 病魔难上身

  

中医:脾经若畅通 

         病魔难上身

 【九牧林医家导读】古代中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经是阴经,跟脏腑关系最密切,当其不通(气血异常),人的身体就会出现病症:如,胃脘胀满,不思饮食,便溏,食难消化。亢进热症时,会感觉呕吐,肋下胀痛,足膝关节痛,失眠。衰弱寒症时,会感觉胀气,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嗜睡,皮肤易损伤等症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一、为什么脾经不堵住,任何重病难上身呢?


古代中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经是阴经,跟脏腑关系最密切,当其不通(气血异常),人的身体就会出现病症:如,胃脘胀满,不思饮食,便溏,食难消化。亢进热症时,会感觉呕吐,肋下胀痛,足膝关节痛,失眠。衰弱寒症时,会感觉胀气,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嗜睡,皮肤易损伤等症状。

古代中医养生家道:“脾经畅通,重病难上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脾经淤堵——消瘦或肥胖,消化不好,胃胀气,呕吐,肢倦乏力麻木,嗜睡,皮肤损伤,肢体活动不利……

中医认为:脾是生命的动力源头,脾不仅是全身的能量马达,同时也是杀菌灭毒的航母级消毒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脾比肾还重要。

若人体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古人说“虚不受补”一词,其“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它们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之仓廪也"

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脾气虚,则血少,血少则发无以得生。

脾为后天之本,充养全身,脏腑局部之正气亏虚,亦与脾脏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来说,脾胃虚弱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古代医家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脾胃,注意饮食营养,患病治病时,用药及忌口均要顾及脾胃。

 

二:如何判断人体脾虚,有简单易行方法否?


夏季气温升高,人们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没有食欲,体重下降。人们常将此症称“苦夏”。其实并非是夏季炎热导致胃口变差,往往是因为脾虚而引起的。

中医指脾虚,因脾脏气虚气损引起的一系列脾功能失常的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中医认为,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吃得少、胃口差、食后腹胀、四肢无力、怕冷、大便稀溏等。《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说:“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如何自测是由脾虚所至各种症状,有5种方式即可判断。

清晨起床,如果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时,说明脾胃功能较为虚弱。

中医认为,脾气一虚,肺气先绝。也就是说脾与肺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脾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气短,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刷牙注意舌苔变化。舌头变化是脾的外在表现。健康舌头表面应为红色,看上润泽。舌面一层舌苔,轻薄且非常干净。如果舌头边缘已出现明显齿痕,说明身体机能出现问题。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同时在夏季,脾湿的人也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如厕时检查宿便情况。如果出现宿便形状软烂、黏腻即为脾湿的症状,说明消化功能出现异常现象。

食欲看出脾湿症状。中医说,当湿气进入体内后最容易伤脾。脾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液体,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人体新陈代谢提供新的能量。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环境,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却有饱胀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

湿气重的人,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严重时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身体肥胖的人,90%都是体质虚弱者。体虚是身体脾胃功能减弱衰退导致的。体虚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机体活力减弱,从而消耗营养能力减低,营养不能消耗掉于是堆积体内,形成肥胖。

两点自测是否脾虚

看眼皮:如果平常眼睛很大,明亮有神,而现在眼皮却耷拉下来,双眼看上去没精神,就说明脾虚。因为中医认为眼皮也是为脾所主的,如果眼皮松了下来,说明脾主肌肉的功能:出现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

观察舌头:如果舌头颜色较淡,舌边出现齿痕,说明脾很有可能出了问题,最好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或抓紧时间调理。

 

三、养护脾经有否妙法?敲打脾经是妙法


先说脾经在哪儿?人体的脾经,在人体表,其循行路径:起于足大趾甲角旁的隐白穴,从足走胸,经足内侧内踝前方,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在腹部行于脐旁四寸,胸部行于任脉旁六寸。止于腋下6寸大包穴。

久坐是大忌,因为久坐伤肉。中医认为, “久坐伤肉”,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引起脾虚,“伤肉”也就是伤脾。平时多敲敲脾经可增强脾经的运化功能,补充因久坐损耗的元气。


敲打脾经法的方法


              坐姿:将一只脚的脚踝压在另一条大腿上的坐法,也就是架腿法。采用这种坐法利于对脾经的按摩。因为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然后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再进入大腿内侧前缘,然后进入腹部。这个坐姿正好可以将脾经暴露出来,从而便于按摩。

              敲打法:拍打时要握空拳,用掌指关节端由上至下一路拍打下来,用力适中,对于大腿部位的脾经拍打时可稍用力。两只腿都要敲,每侧以敲打10分钟为好,敲打的时间自然是上午9001100之间,气血流注脾经之时。敲打的次数视自己的时间多少而定。

              功效:上班时可利用工作间隙,将腿盘成“4”字形,然后沿着脾经的循行路线一路敲打下来,可以起到健脾的效果。

              提示:如果拍打的过程中发现痛点,表明脾经上有堵塞的地方,这时可以用点按的方法对其进行按揉,将淤堵的穴位打通,从而将整条脾经的气血通畅。




推揉小腿脾经的方法

如果在推小腿脾经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上去推。

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那个穴敏感,哪个穴痛,就多揉哪个穴。

实际上,揉脾经既管胖也管瘦。揉它可让瘦的人长胖、胖的人减肥。

总之,揉完后任何人都会感到欢喜。


按摩脾经的最好时间


上午911(巳时),是脾经当值的时候,此时拍打刺激脾经就是最好的保养。

 

说说脾经的主要穴位


三阴交----妇科首选
在脚内踝尖上量四指,胫骨后缘凹陷处,一按有点胀痛的感觉。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只要是妇科有疾,刺激此穴皆有效。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既能通利又能收摄,能活血又能止血,能滋阴又能利湿。

 

地机----糖尿病关键按地机
位于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本穴为脾经的郄穴,主深聚和顽固性问题。糖尿病人一按地机一定痛不可忍,穴位里会有结节出现。


血海----皮肤瘙痒找血海
在大腿内侧,髌骨底内侧端两寸。血海,顾名思义,是治血的要穴,对妇科病,皮肤瘙痒效果很好。经常按揉血海不但可以对付妇科病,还能抗过敏。

 

大包----一身尽痛揉大包
位于腋窝中点垂直线上,与第六七肋间。大包:意为总管,阴阳诸经之络,是人身十五大络穴之一。大包穴能治疗一身尽痛和全身说不出来的不舒服,本穴有通经止痛之功效,是人身四大止痛穴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