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底部、头部区域的典型特征图例详解(二)

 yzy666 2016-08-30

  头部特征(一)

  庄家在头部出货的区间,因为其持仓量较大,无法在短期内全部清仓,所以往往采取拖延战术,能拖则拖,不能拖只有向下压低一个价位继续出货,由此就会出现一系列头部特征,识别这些头部特征,就有助于我们认知现在股价是否已经处于庄家出货的阶段了,以期能够和庄家同时出逃,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1、庄家出货的时空条件:

  庄家在头部开始出货时,股价逐渐跌至60线附近,而60线是生命线,股价以收盘价切入60线,是股价走弱的先兆。

  如果此时股价跌破60线,而庄家手头上还有很多余货没有出完,则会造成庄家后面的出货价位低于60线,且还不容易能出掉,因为大多数散户是买涨不买跌的。这对庄家继续出货是不利的,于是在第一次股价跌至60线时,一般会发生弹跳,实则是庄家为了尽量在60线以上的高价空间出货,以延长派发时间、扩大盈利而为之,因此在这一带经常会出现尾盘拉高诱多的假阳线。

  我们把这种假阳线称为60线附近的价格弹跳。通过弹跳,不但吸引了买盘介入,还延长了庄家出货的时间、提高了出货的价格。

  2、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弹跳完毕后庄家继续出货,K线终于跌破60线了,从此庄家的出货空间已被限定在60线之下,在冷冻区间以上曾经肆无忌惮的庄家第一次受到了市场规律的制约。现在的庄家面临着两难境地: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必须维持股价的高价位。为了使账面利润兑现成实际利润,就必须加快出货力度。而加快出货力度势必引起股价的快速下跌。为此,庄家会借助媒体发布利好,减少市场的抛压,从而使股价飘在较高的价位上,尽量延长出货时间,另外,继续采用技术手段,如:委买盘一出现合适的大单买入量就坚决给货,然后用小单将股价拉起。又如拉尾盘制造较高的收盘价等。

  3、60线天灵盖

  随着庄家的陆续出货,只要60线拐头向下,那么确认60线的最高点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把这个最高点称为天灵盖,比喻股价已到了头顶是很恰当的。寻找60线的天灵盖,是确认头部比较有效的方法。

  4、吸住天花板

  在股价跌破60线之后,庄家不愿意让股价靠近120线,这是因为60线的价格显然比120线要高一些,谁不愿意卖得贵点呢?除非当时的大盘条件不好,或者庄家的盈利空间极大等。一般情况下,庄家愿意在60线附近出货,从而形成了日K线吸在60线下面的图形,就称为“吸住天花板”。当然,能吸住一周是一周,二周是二周,直到吸不住为止。

  我们要明确的是:吸在天花板下的时间是不会太长的,吸住是暂时的,跌下去是注定的。

  5、回光返照

  像油灯熄灭前的最后一亮一样,股价在下跌以前往往会出现这种回光返照现象。股价向上冲过60线,似乎形成向上突破的态势,吸引那些初学技术的投资者赶快跟进。只有掌握股价弹跳、天灵盖、吸住天花板、出货时空和回光返照等技术的投资者才会避免上当。

  其实,当出现天灵盖后,只要高于60线的一切价位都是极好的出货时机。

  6、断头铡刀

  如果出现一根阴线同时切断5日、10日、20日、60日和120日五条均线的话,这是庄家大开杀戒、快速出货的表现。有时候庄家能在这里出很多货,从而出现较长的成交量柱体,有时候庄家在这里并不一定能出很多货,只是因为庄家不出货的话,其他人正在抢着出货,因此出现了争先恐后多杀多的杀跌出货局面。像这种一根阴线同时切断五根均线的图形,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如半年、一年的时间跨度)中仅出现一次。因此,这是判断牛熊转折点的明显特征。

  有时连续出现的几根阴线最后切断五根均线,也可把这几根阴线看作是一根断头铡刀。

  总结:

  本章节重点讲述了以下内容:

  1、“庄家出货的时空条件”,也即通过“60线弹跳”尽量延长出货时间、提高出货价位;

  2、“无可奈何花落去”,也即弹跳之后继续出货,然后再跌破60线;

  3、“60线天灵盖”,天灵盖即60线的最大值,一旦向下拐头,一般都是较为可靠的头部信号;

  4、“吸住天花板”,即股价跌破60线之后,庄家为了能继续维持一个较好的出货价位,把股价控制在吸附60线之下的一小段走势;

  5、“回光返照”,即股价在出现60线天灵盖后一段时间内的超过60线的反弹行情,反弹之后往往就是暴跌;

  6、“断头铡刀”,这里的断头铡刀可不是一般的铡刀,它是“五线断头铡刀”,具有牛熊转折的效果,之后往往有连续性暴跌。

  头部特征二(120下小平台)

  这节继续讲头部特征,除了上一节讲到的那些头部特征以外,还有诸如“120下小平台”、“牛熊分界线”等……。其中“牛熊分界线”前面有过专门的讲述,这里不再讨论,本节单独讲述“120下小平台”。

  “120下小平台”的概念就是:股价下跌初端至冷冻带以后,位于120日平均线下的一个横向盘整平台,横向时间大约两、三周,这个位置、这种形态是庄家抓紧出货准备最终撤退的最后区间,也可以将这个平台理解成高台跳水的跳台。见下图:

  头部特征二(120下小平台)

  当股价跌至冷冻带初端时,在它的上面是120线,股价暂时可能在120线下面横向震荡,形成一个小平台。这是市场观望情绪较浓的表现,也就是说市场上很多股民已经发现这个股价越走越不对劲了,总觉得这个地方要跌,但又不想走,希望能再涨一把再走,在这种犹豫、观望气氛中间,就形成了这种特定的股价技术形态,叫做:“120下小平台”。

  为什么把“120下小平台”形容成跳水的跳台呢?因为它受到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即有120线的压力,还有头上众多价压的压力、60线天灵盖的压力等等。最大的压力恐怕还是头部区域逐渐堆积起来的筹码峰压力,也就是前面曾经说过的“层层压辐射带”阻碍股价上行的那种压力。这种头部的压力是相当强大的,只要稍微向上弹跳一下,解套盘、割肉盘就会蜂拥而出,因此,一旦股价向下破位,那么在短期内梦想返身向上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有的“120下小平台”形成之时,头上不但有各种价压,而且60线天灵盖、120线天灵盖已经形成,对于这样的股票,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引用一句老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过去农村的屋檐相当低,躲雨的时候躲在屋檐下面,头就得低下点,不然的话要撞头的。股价如果在120线下面,叫“价在檐下走,不得不低头”,上不去的,头只能低下。

  总结:

  “120下小平台”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头上有众多的压力,比如月价压、季价压、60线天灵盖、120线天灵盖等,自然造成高位筹码峰的堆积。而股价在120下小平台处的盘整是不能长久的,向下跳水是迟早的大概率事件。所以,对于出现在120下小平台整理的个股,一定要严密监视向下跌破平台底边线的瞬间,那就是向下跳水开始的瞬间,你如果不及时卖出的话,短线损失将会非常惨重。

  “120下小平台”可以是水平形状的,也可以是向上倾斜形状的,最弱的形状就是向下倾斜的。当然,还可能出现其它各种整理形态,比如:收敛三角形、楔形、旗形等,但无论什么形态,最后一旦向下突破,就是暴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