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主义一直是西方绘画领域中的主流:从米开朗基罗到卡拉瓦乔到库尔贝到现代的弗洛伊德,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深刻展示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真切面貌。在看似纷乱的当代艺术界,写实主义也以多种方式、多种题材呈现,美国当代画家大卫·琼·卡桑(David Jon Kassan)就是其中之一。 大卫·琼·卡桑(David Jon Kassan)1977年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1999年毕业于纽约州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视觉艺术学院,并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深造研修。2003年夏,赴意大利佛罗伦萨英国学院精研素描。现生活和工作在纽约布鲁克林区。 卡桑刚大学毕业就进入纽约信息技术公司任制图主管,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但在2001年 “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公司所在的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被完全摧毁,卡桑因此失去了稳定的工作,只身流落在纽约街头,为生活疲于奔命。2003年,卡桑为生计而创立了自己的绘画工作室,成为职业画家。
他总认为坏事可能会转换为好事,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引发全球人们的不安与思索。对于卡桑来说,他沮丧、沉思、与命运抗争。这期间他愤笔用高超娴熟的油画技法创作了一批作品,其中《自画像》的画面,直逼内心的刻画:他直立站地,双眼低垂,凝神沉思,内心激荡,仿佛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烘托出百折不挠的性格,显示出遵循现实主义的哲学理念,抓住了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细节刻画的真实性、描写方式的客观性,将现实生活和真情实感注入于创作之中。 《临近噪声》 在《临近噪声》中,他描绘的年轻少女,真实细腻,身体靠墙转向左方,双手交叉,裸露双肩,对城市周围的喧哗和环境污染,深感烦躁,担惊受怕,惴惴不安,仿佛在祈祷上帝让她心情得以平静;画面左侧背景墙面上,自上而下,呈现出一道撕裂的黑色,烘托出姑娘诚惶诚恐的不安心情;画面中的少女与抽象的背景交相呼应,突出她内心复杂的情感,这也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困惑和无奈的真实写照。这些技艺高超并传递当代人思想的作品,引起国际艺坛的关注。 他崇尚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写实主义画家,如欧洲著名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尼德兰的勃鲁盖尔、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维米尔、法国的库尔贝、俄国的列宾等,特别崇拜美国本土被誉为“八人社”或“垃圾桶派”的杰出现实主义画家罗伯特·亨利和约翰·斯隆(两人极力主张在油画创作中以多角度与独特视野真实地描绘城市日常生活,作品充满着平民化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色彩)。 卡桑立足于写实主义,广采博收西方现当代艺术创作元素,其中明显借鉴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著名画家弗朗兹·克兰的黑白抽象画法,将“黑色爆炸法”用于描绘写实的肖像人物画的背景,以浓重和粗犷的笔触在画面上发散,又通过垂直的黑色线条保持整个画面的稳定,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和视觉冲击效应。 《奥罗拉》 《奥罗拉》真实地描绘了一位眉清目秀、多愁善感的少女形象。她站立在断墙残壁前,头转向右侧,闭着双眼,双手交叉抚胸,十分困倦,流露出对周围环境十分无奈的情绪。她身后背景的两侧,用粗犷而强有力的黑色笔触涂抹,仿佛少女将陷入一个无底的窟窿,以渲染她忧愁的内心世界,耐人寻味。 《困难的境地》 同时,卡桑常常将画面的色彩进行“素色”处理,他的作品除了黑白,就是用一种灰红、灰绿色,人物衣着简单,为的是突出主题。《困难的境地》中人物表现同真人一般大小,画中少女身着白色背心和黑色运动裤,背靠围墙,双手分叉,头转向左侧,闭眼默想,仿佛经过打击后,陷入困难的境地;少女头顶上是几道交错的黑色,犹如乌云压顶,以凸显少女紧张、窘迫的心境。 艺术总是与时俱进,写实主义的真实摹写不会是落后的。美国苹果公司ipad于2010年4月一上市,卡桑就尝试运用iPad中的ArtRage等软件程序在屏幕上用手指面对模特写生,创作数码“肖像油画”;屏幕上手指描绘的模特形象,不仅造型逼真,神态生动,呼之欲出,而且犹如彩照,鲜艳亮丽。由此,他在网络界传为神人,英国的《星期日邮报》评论卡桑:“iPad梵高即将诞生!” 崇尚多元艺术的当代美国,卡桑坚持和回归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理念,值得称道。他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优秀传统和现代主义绘画创作中的抽象表现主义等元素相结合,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借助和利用当代高科技的数码产品,不断超越,闯出了超写实主义油画创作的一条新路。 近年来,卡桑的作品频频出现于美国洛杉矶艺术展、华盛顿特区美国肖像协会国际展览、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艺术博览会、纽约州亨诺氏画廊、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埃切维里亚展览馆等处展出,成为一大亮点,获得了国际美术界的好评:2009年荣获美国肖像协会国际展览一等奖,2010年荣获美国Salmagundi Club 主席奖,并被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展览馆和艺术机构收藏,颇有名气。 文来自: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陆琦《超写实主义的当代属性》.美术报
|
|
来自: 我爱祖国爱人民 > 《 繪 畫 欣 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