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旦的精神: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头再来!

 梁德立 2016-08-30
点上方蓝字“360doc个人图书馆”快速关注


转自微信公号 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在当代人的观念中,“元旦”指的是西历的新年,这个节日是西方的舶来品。而其实,“元旦”作为一个词汇和节日,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且中国古代也并非没有阳历,甚至出现的年代和精度都胜于古埃及和古罗马,只是没有全盘使用,而选择了更加对应农时、综合阳历和阴历(阴阳合历)的“农历”。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而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之意思。

对于元旦的由来,众所周知,我们所说的元旦,是公历(阳历)元月一日。然而提起元旦节的来历,那么就要提起源于5000年前三皇五帝时代的颛帝了。“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而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也提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据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后来尧死后,人们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而元旦的其他说法像是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元”,意为:始,大;元气,元素;同“圆”;古同“玄”。“旦”,意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指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候,天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所以,“元旦”不仅有着悠久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还有着深邃的哲学内涵和高远的人生意义,集中体现在与之直接相关的“一元复始”和“万象更新”两个词汇上。


据此而生的人生意义,则正是那句高亢豪迈的——从头再来!


“一元复始”之际,天人合一之机




我们在新年伊始之际喜欢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一语其实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那么,什么叫“一元复始”呢?


古人对“元”的解释有许多,有人认为“元者,气也”,认为“元”就是形成宇宙之元气;也有人认为“元者,端也”,认为“元”就是开启历史的始端。那么,“元”到底是什么?


典籍中对“元”的论述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春秋》第一句便是“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元”就是君王即位的初始之年,我们可以将元理解为“开始”。“一元复始”之“元”也即开端之意。但在这段话里,“元”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时间性开端,而是包含了某种更高的正当性和命定性。“元”不仅是开端,而且是根据,是基础。


说了半天,似乎可以说“元”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元复始”就是一年又开始了。“元”作为“年头”的代名词,寄托了古人对开端的重视和对生命的沉思。“元”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也是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是自然与人事的统一,简而言之,就是“天人合一”。


一元复始之际,也是天人和合的机缘,是宇宙奥秘的绽开,是生命流程的来复,是永恒消息的呢喃。


“万象更新”之时,感而遂通天地




中国哲学相比于西方哲学,其特点是天人合一,合内外之道。那么,这个天人、内外的合一,是以什么形式来表现的呢?正是“象”。


中国哲学的象,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是图像符号所组成的图象,如《周易》卦象、河图洛书之象、太极图象等等。二是文字之象,如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以及仁义礼智信、心性理气命等等。也就是说,现今中国人冠之以“范畴”的中国哲学传统词汇,其实大部分都是“象”。离开了“象”,中国自己的哲学思想无法完整地表述,象是中国哲学自己固有的语言,这就是“象”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


中国哲学的“象”,是显示“存在”而不是反映“对象”。象虽然也指示对象,但它所表示的不是主客分离、天人对立,相反地,它显示的是主客同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并且在这个显示中体现其共同的“理”。象不是范畴,看起来它也在指对象,但指对象只是手段,实际上它是用来显示人与物之存在状态的。中国哲学之所以用“象”而不用范畴,是因为中国哲学的目的不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体会人们心中的“理”。


“象”是中国人对人的身心体悟、在世界之中的存在状态的表述,是中国哲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符号系统。在这万象更新之际,最应当的发心,正是感通天地。


人生,何惧“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刘欢《从头再来》


“元”是最初、原本,落到人生上,便是我们原本的热情、最初的理想。“象”是生生不息、创生不已,落到人生上,则正是《易经》中那句流传千古的智语箴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将两者糅合到一起,最贴切、准确的现代语言,正是那振聋发聩的四个字——从头再来!


天人合一与感通天地,所成就的是人的眼界、境界和气象,接下来的追求,便是成就人生的大事业!


过去的一年,你或许历经坎坷,但从来经由坎坷才能完成磨砺。越大的事业,越需要坚韧的心性才能担负得起,所以怕什么挫折,张开双臂欢迎才对!鄙人向来对那些生在豪门、顺风顺水的人生不以为然,因为人生最忌力小而任重,不出篓子才怪,人生路上该跌的跟斗,最终一个都不会少。成长即是如此,如此即是天命。不安天命,不过自苦。



过去的一年,你或许跌跌撞撞、苦觅无门。就算在这新一年开始之际仍然如此,最好的办法也是硬着头皮上,踩着西瓜皮往前飘,不必管飘到哪里、会不会撞墙和滑倒。因为天之道,正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走投无路,正预示着转机即将到来。而这转机的前提,则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合乎生生不息之意——你不行动起来,变化怎生,转机怎起?


人生总会遇到困境、挫折与挑战,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遇到的困难少,而恰恰是战胜的困难多!要么解决问题,要么被问题解决。困难和苦楚是人生的常态,面对这种常态,最积极、乐观、应当的态度是什么?越苦越兴奋,越难越激情!


刘欢的一曲《从头再来》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知感染了多少中华儿女,激励了多少有志青年。但说着容易,涌动激情也不稀奇,难的是做到并且坚持。这需要人天然的本色,以及要持久的磨砺,方能具备这样一份傲然的质地。有了这种质地,水自会到,渠自会成!


所以——2015,何必无法释怀!2016,何惧从头再来!了结过去,正是为了开创未来!


更多精彩,请关注【360doc个人图书馆】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不信你试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