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放开二胎一来,很多年轻爸妈们准备再次怀孕生二胎,明年即将迎来生育高峰期。但是宝宝的健康也有相当多需要注意的健康知识问题,一些有经验的爸妈可能会去做孕前检查和备孕调理,大部分年轻爸妈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生活节奏快,可能不会去做检查或者没时间做检查,觉得自己挺健康的。往往忽略了宝宝生育后的健康问题,日常照顾和护理问题。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今天快问君来和大家聊聊儿科常用方剂,留着备用,让宝宝可以快乐的健康成长! 儿科常用方剂 一画 一甲复脉汤(《温病条辨》)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生牡蛎。 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藿香梗,厚朴,杏仁,茯苓皮,神曲,麦芽,绵茵陈,大腹皮。 一贯煎(《柳洲医话》)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二 画 二冬汤(《医学心悟》)天冬,麦冬,天花粉,黄芩,知母,甘草,人参。 二冬苓车汤(《辨证录》) 麦冬、天冬、茯苓、车前子。 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霍香梗、厚朴、大豆、黄卷,茯苓皮、广陈皮、木防己、意苡仁、川通草。 二至丸(《证治准绳》) 女贞子、墨旱莲。 二阴煎(《景岳全书》)生地黄、麦冬、枣仁、生甘草、玄参、茯苓、黄连、木通、灯心草、竹叶。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 二妙丸(《丹溪心法》) 黄柏、苍术。 丁氏清络饮《丁甘仁方》生地黄、赤芍、石斛、白薇、秦艽、威灵仙、松节、丝瓜络、地龙、地骨皮、忍冬藤。 十灰散(《十药神书》) 大蓟、小蓟、荷叶、側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 十全大补丸《活人方》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肉桂、附子、沉香、川芎、熟地黄、当归身。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肉桂、川芎、地黄、茯苓、白术、甘草、黄芪、川芎、当归、白芍。 十枣汤(《伤寒论》) 芫花、甘遂、大戟。 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 半夏、枳实、陈皮、白茯苓、酸枣仁、远志、五味子、熟地黄、人参、 炙甘草。 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白茯苓、炒白术、 藿香叶、木香、甘草、葛根。 七鲜育阴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鲜生地黄、鲜石斛、鲜茅根、鲜稻穂、鲜鸭梨汁、鲜蔗汁、鲜批相叶。 人参五味子场(《幼幼集成》) 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生姜、大枣。 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人参、乌梅、木瓜、山药、莲子肉、炙甘草。 人参平肺散(《幼幼集成》) 人参、橘红、甘草、地骨皮、茯苓、知母、五味子、天冬、青皮、桑白皮。 人参白虎汤(《伤寒论》)人参、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人参固本丸(《类证治裁》)人参、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蜂蜜。 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甘草、茯苓、川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实、桔梗。 人参泻心汤(《温病条辨》)人参、干姜、黄连、黄芩、枳实、生白芍。 人参胡桃汤加甘草(《济生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 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白芍、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煨白术、 炙甘草、制熟地黄、五味子、茯苓、炒远志。 人参调脾散(《种痘新书》)人参、白术、茯苓、白芍、神曲、炙甘草、香附、厚朴、木香、砂仁、莲子、诃子肉、薏苡仁、山楂肉、豆蔻、陈皮。 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人参、蛤蚧、知母、川贝母、桑白皮、茯苓、人参、甘草、杏仁。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黄。 八珍汤(《正体类要》)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生姜、大枣。 三 画 三才汤(《温病条辨》)人参、天冬、干地黄。 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人参、天冬、熟地黄、黄柏、砂仁、甘草。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薏苡仁、白蔻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半夏。 三石汤(《温病条辨》)飞滑石、生石膏、寒水石、杏仁、竹茹、金银花、金汁、白通草。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炙甘草、生地黄、白芍、牡蛎、麦冬、阿胶、麻仁、鳖甲、龟甲。 三甲散(《温疫论》) 醉地鳖虫、 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 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藿香、厚朴、杏仁、茯苓皮、广陈皮、滑石。 三字方 (《中医病证治验条辨》) 藿香梗、 广陈皮、川厚朴、晚蚕沙、苦荞头、马鞭草、鸡矢藤、鸡内金、白首乌、白僵蚕、绞股蓝。 三妙丸(《医学正传》) 苍术、黄柏、牛膝。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麻黄、杏仁、甘草。 三黄石書汤(《外台秘要》) 石膏、黄芩、黄连、黄柏、淡豆豉、栀子、麻黄。 三黄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黄芩、黄连。 三棱汤(《片玉心书》) 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麦芽、甘草、黄连、白术、茯苓。 大乌头汤(《备急千金要方》)大乌头、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白蜜。 大安丸(《丹溪心法》)山楂、神曲、陈皮、连翘、莱菔子、茯苓、半夏、白术。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人参、当归、熟地黄、山药、杜仲、枸杞子、炙甘草、山萸肉。 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知母、黄柏、熟地黄、龟甲、猪脊髓。 大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技、杏仁、生石書、甘草、生姜、大枣。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大胡黄连丸(《小儿药证直诀》) 胡黄连、黄连、苦楝子、白芜荑、芦荟、干蟾头、麝香、青黛、猪胆汁、巴豆仁、米。 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细辛、羌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独活。 大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大黄、枳实、黄芩、半夏、白芍、生姜、大枣。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黄、芒硝、甘遂。 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黄连、黄芩。 小儿回春丹(《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橘红、胆南星、防风、竹叶、桑叶、金银花、连翘、羌活、茯苓、僵蚕、甘草、麻黄、薄荷、蝉蜕、赤芍、川贝母、牛蒡子、西河柳、杏仁、牛黄、冰片、麝香。 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半夏、生姜、厚朴。 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加厚朴杏仁方(《温病条辨》)半夏、茯苓、生姜、杏仁、厚朴。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方论》)细辛、半夏、甘草、五味子、干姜、桂枝、麻黄、芍药、石膏。 由于篇幅有限,只挑选部分精华内容,儿科方剂总共有近1000种,全部列出篇幅会太过于长篇,如有需要可以微信关注:kuaiwenyangsheng,回复儿科方剂,后台小编会送上全部方剂。 本文来源于快问平台资深名医“朱锦善”所著《实用中医儿科学》,由数百家医院参与编著。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