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2016年4月6日,随着香港蘇富比中国古董部分的结束,香港蘇富比为期一周的2016年春拍终于落下帷幕。同期举办拍卖的还有香港保利、香港邦瀚斯和香港佳士得春拍均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与之前对市场谨慎的预期相比,此春拍季的结果让人喜出望外。香港蘇富比总成交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7%。程寿康(香港蘇富比执行总裁)在拍卖结束后表示:“这次我们拍卖场内挤满了中国的买家,踊跃竞投,连续一周的时间里纪录纷纷被打破。如果这就是市场复蘇的表现,那么希望秋季拍卖也可以这样!”
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 1.1052亿港元成交 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 9932万港元成交 明宣德青花水波应龙纹高足杯 2288万港元成交
琵金顿珍藏奉献5.4亿港元——未拍先热!
蘇富比“赏心菁华——琵金顿珍藏重要中国工艺精品”专场呈现了97件来自英国著名藏家罗杰?琵金顿(Roger Pilkington)于20世纪中期收集的重要藏品。罗杰?琵金顿曾是英国最著名、最活跃的藏家之一。在英国,考究的中国瓷器收藏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50年代末之后的十年间,不少顶尖的战前收藏现身市场,而二战后的第二代藏家代表人物琵金顿即于此时收集了一批品质出众的藏品。这些藏品来源显赫,范围涵盖唐、宋、明、清等朝代,明代瓷器令藏界瞩目,其中包括15世纪初景德镇御窑厂全盛时期的佳品以及清乾隆时宫廷造办处御制的精致玉器和摆件。在开拍前,注琵金顿的收藏就引来极大关注,古董商胡先生认为:“对于想要购买明代瓷器精品的藏家,这是绝佳的机会。此前清代官窑价位可以超越永宣的青花,完全是因为明代瓷器精品太难找,但我相信经过这一轮的市场洗礼,东西的价值还是会回到艺术史的定位,明代瓷器也应该在价位上获得它应有位置。” 据悉在没有开拍之前,蘇富比就已经接到了众多的书面和电话委托标,其中有很多来自日本和台湾的藏家居多。“日本和台湾的藏家一直以来都很推崇中国的宋代、明代瓷器,他们会出手一点都不奇怪。之前中国艺术品一路高涨,他们没有实力去争、去抢。但是他们依然会捍卫自己的传统价值观,一旦看到精品宋瓷、明瓷未达到应有的价位,都会去护盘。加上这批收藏确实难得。”古董商张先生分析道。 琵金顿收藏可谓是未拍先热。果不其然,4月6日早上10点,琵金顿专场准时开拍后,每一件作品都引来热捧,几乎件件作品的落槌超都超过估价的5-10倍。拍卖师司徒河伟先生以其英式风格不紧不慢地主持着,场内激烈的竞争使前半个小时,只完成了6件作品的拍卖。到了明永乐青花花卉锦纹如意耳扁壶,以1700万港元起拍便被直接加价至2500万港元,未及反应价格已迅速蹿升到8000多万,最终9700万港元落槌,成交价高达到1.1052亿港元。明永乐青花缠枝牡丹纹净水瓶,同样以飞快的速度被追至8700万落槌。明宣德青花水波应龙纹高足杯,因为品相有缺陷(有一条冲线),之前估价仅为400-500万,但是也在买家的争夺之下以1900万落槌,加上佣金以2288万港元成交。最终,琵金顿专场总成交额501,710,000港元,成交率92.78%,远超拍前预计的2.25亿港元总估价。在成交的90件拍品中,共有34件超过百万港元,10件超过千万港元。在成交价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共有8件明代青花瓷器。在历时数小时的持久竞价后,除去估价最高的三件拍品,其余87件成交拍品的总额实现2.27亿港元,平均每件拍品的溢价程度都超估价数倍到数十倍不等。 琵金顿专场的热度超预期,时间拖延了两个多小时。散场后能看到许多笑逐颜开的面孔。“是否艺术市场的春天再次来临?”古董商张先生认为,在当下回调的行情下,太需要像琵金顿这样的专场了,这对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太好的作用。无论市场是否真的已经回暖,琵金顿专场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