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扭伤后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

 中单元东户 2016-08-30

脚踝急性扭伤,也就是“崴脚”的处理。

急性扭伤后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

第一时间怎么办?

——停止运动,观察损伤部位

受伤之后,一定要及时停止运动,尤其是大剂量的运动,观察一下,扭伤部位有没有发热,有没有淤青。如果出现瘀青,那说明损伤比较严重了。建议遵循PRICER原则,P就是保护,(Protection)、R就是休息(Rest)、I指的是冰敷或者冷敷(Ice)、C指的是加压包扎(Compression)、E患肢抬高(Elevation),R指的是康复(Rehabilitation),在急性期中使用一些不使伤加重的康复。

大致来说就是保护、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患肢抬高,最后做一些不使伤加重的康复。

急性扭伤后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

具体来说呢?

——冰敷、加压包扎、患肢抬高、小范围活动

第一步、冷敷:降低局部的血液循环的速度,减少它的炎症渗出物的渗出。

第二步、加压包扎:用弹力绷带,由远端向近端做向心的缠绕,帮助肢体的固定,保护它受伤的组织不再进行新的损伤。

第三步、患肢抬高:一定要高于心脏水平,促进我们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让炎性渗出物质随着我们血液或者是淋巴的回流消散;

第四步、小范围幅度的运动:在不造成新损伤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渗出的胶原组织,可以按正常的生物力学方式去排列,为以后的康复打下基础。就好比在一张纸,上面滴一滴水,如果你不去干预的话,它会向四周发散的,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频率,按照一定的节律,按照一定的方向,它就会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去流动。这个时候,就像我们机体的胶原纤维的修复一样,它就会按照这种生物力线来完成的。

冰敷还是热敷?

——都不对,应使用冰水混合物冷敷

受伤之后,我们首先选择的应该是冷敷,而不是冰敷,更不是热敷。

为什么不能冰敷?因为如果用冰袋或者是直接用冰块对我们的受伤组织直接进行降温治疗的话,很有可能让我们的受伤组织产生新的冻伤,其次我们的骨突部位保护比较少,这个时候也会产生冻伤。

正确的方法是冷敷,把冰块泡入冷水中,用在超市买的保鲜袋装起来就可以,用这种冰水混合物来降低我们局部的温度。

冷敷多久为宜呢?这要根据每个人损伤的情况来具体对待,因为每个人损伤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损伤分期也不一样。不过,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感受皮肤的温度,用冰水混合物降温15分钟左右,就可以停下来,然后你发现它什么时候温度再高了,再去敷第二次。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间和周期不设限,但是每冷敷时间10-15分钟就足够。

过一段时间,你发现不用冷敷时,表皮温度也不再增高,就进入了创伤的后期,即功能恢复期或者是慢性期状态,这时会发现皮肤反而是变凉了,血液循环不好了,为了改善局面血液循环不好,就该使用热敷,局部热敷或者泡一泡脚都是可以的。

如何去判断我们已经康复?

根据病人损伤的程度,康复分期有保护期、动作限制期、功能恢复期期。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非常重要,时序乱了可能加重损伤,具体如下:

急性扭伤后怎么处理才是正确的?

1、保护制动期,即受伤早期,我们应尽量减少出现新损伤。

2、动作限制期,这时有些运动就可以参加了。患者的功能活动水平及康复阶段如下:

(1)单足站立是全负重的前提;

(2)单足站立屈膝与大脚趾在同一水平时没有疼痛,感就可以尝试走路;

(2)单足站立屈膝超过大脚趾2.5cm-5cm,是进行跑步的前提,可以进行大步走或者是一些缓慢的跑步;

(3)单足站立屈膝超过大脚趾7.5cm-10cm是上下坡跑步或跳上、跳下的前提,说明功能就基本已经大幅度恢复了,可以参加一些相对剧烈的运动。

尊重身体的感觉:疼痛感是一种温柔的提示

康复对于疼痛的处理,实际上只要是有疼痛,就说明还没有完全修复。

当疼痛消失后,还要看这个关节的肌肉长度、柔韧性或者是关节力量、功能等,以及在重新参加运动的时候,会不会再次触发旧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