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是需要保养的。不要以为只要医生才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的,如果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我们同样可以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养护我们的血管。
1,下楼的时候走楼梯。
全身血管有50%左右分布在我们的下肢。所以,运动下肢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好办法。但遗憾的是,受生活习惯的限制,我们对下肢的锻炼少之又少。其实,从肌肉的紧张程度来看,下楼梯的时候并不比上楼梯差太多。所以,我们应该在下楼的时候走楼梯,从而对下肢血管进行有效的锻炼。
2,起床之前抖动手脚。
早晨是血压波动的时候。为了保护心脑血管,我们应该在起床之前抖动一下手脚,刺激一下末梢血管,增进血液循环,令心脏逐渐适应人清醒时的状态。这是对全身血管的一种有效保护。
3,经常揉敲小腿。
小腿被称作人体的“第二心脏”。也就是说,小腿肌肉强健,可以有效促进血液回流,减轻心脏的负担。因此,我们在平时静止不动的时候,可以多敲敲小腿,刺激该部位的肌肉,令血液循环更加顺畅。
4,天凉的时候在脖子上系一条围巾。
颈部的血管十分丰富,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颈部受寒,会影响头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所以,在气温降低的时候,我们应该系围巾来保暖。
5,腰带松一些。
腰带系得太紧,或者穿收腰修身衣服时间太长,会影响腰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甚至会影响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心脏。所以,小腹突出的人,千万不要图美而委屈了自己的腰围。
6,午后小睡。
午后小睡对心脏的养护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研究发现,有午睡习惯的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午睡习惯的人,低百分之二十。
7,多笑笑。
研究发现,笑可以让大脑分泌内啡肽,扩张末梢血管,起到降低血糖、改善血压的作用。所以,平时找机会多笑一笑,的确有益于血管的健康。
8,焦虑的时候喝热饮。
人在焦虑、生气的时候,交感神经亢奋。如果此时喝一杯热饮,可以调节神经功能,有利于血管的放松和血液循环。
9,食材切成大块。
肥胖对血管的伤害不言而喻。如何才能减少肥胖的发生呢?研究发现,开始进食20分钟之后,饱腹神经中枢会发出饱腹信号。因此,在20分钟之内,控制饮食量,是防止摄入热量过多的好办法。为此,我们不妨将食物切成大块,这样有助于我们细嚼慢咽,延缓单位时间内的进食速度和进食量。
10,用小一号的餐具。
如果我们能用小号的餐具,比如小碗、小盘子、小羹匙,会不自觉地调节我们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