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墙为纸,黛瓦做墨,她在破旧的江南水乡村落里,用建筑绘就了一卷山水画

 关陇之 2016-08-31




盛夏的傍晚,

夕阳洒下最后一束光,

映红了绕着村庄的小河,

也映红了村庄的白墙。



花树的树藤垂下来,

青砖石桥边、夕阳下,

老人对着流水说着过往。



几十公里之外,此刻城市里的人儿正挤着地铁,经历着晚高峰,匆匆忙忙地往家赶。打工的、读书的、在外闯荡的……


城市越来越拥挤,乡村却一天天空荡下来。



我叫范敏姬,出生在常熟市,和大多数乡村的年轻人一样,我在大城市里打拼。


98年,考上同济大学建筑系,后来顺利取得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资质,就一直留在上海工作。疲于和甲方讨论方案、出差工地、加班……渐渐地,“回家”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来说,仅仅成了一个节日的符号而已。


每次“逃离”城市,回到家乡,最然这是我长大的地方,但最激动的永远是我10岁的儿子凡凡。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凡凡,像是天生对自然有着一种特别的喜爱。


每次回到家乡最激动的一定是凡凡,他最喜欢在田野里穿行,观察每种植物


明明心中牵挂着家乡,可我们却无暇回去,拥挤在熙攘的城市,忍受着城市的种种。于是,我试着寻找回到乡村的机会。


四年前,我认识了朱胜萱。我们几个城市建筑设计师,第一次在城市之外的莫干山开辟了一方土地,修建了民宿“清境·原舍”。


莫干山“清境·原舍”


后来,围绕民宿周边,一个古朴的蚕种厂被重新整改为创意园区——庾村1932。这里后来成了全国第一个乡村文创园。


这里有年轻人返乡创立的各色小店,也有大片的树林和茶园。好像既不是城市,但也并非乡下。第一次,你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概念,称呼这个地方。



庾村1932


“清境·原舍”是我们“回归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谁也没有想到,它会引起一个村庄的巨大变化。


沿用这个思路,我们开始寻找散落在全国各地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村落,让越来越空荡的村落,渐渐复活。


在昆山计家墩、南京江宁、丽水松阳、昆山周庄、云南元阳我们先后找到了全国十个凋敝的空心村落,从一家小小的民宿开始,慢慢改变村落的样貌。


梦想着去远方的人们,走得累了最想回去的一定是自己的家乡,我们要找到这条返乡的路。



昆山锦溪的最南端,

祝家甸被长白荡的水面温柔的包围着,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


盛夏的祝家甸草木一片葱茏,

沧桑斑驳的青砖石桥,

依然停留在上个世界的时光。


年轻人奔向了城市,

村庄里少有新建的房子,

更多的是破旧的老屋。



锦溪一直有“三十六座桥,

七十二只窑”的说法,

直到现在,

祝家甸还保留着十余座明清古砖窑。


有的古砖窑至今还在运作,

制坯、烧砖,在这里,

我第一次看到完整的烧砖过程。


来到这个距离家乡不到1小时车程的江南村庄,虽然它并不精致,但却像极了我的家乡,所以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回乡”的亲切感。


那么多人去向了远方,但村庄中依然有人按照他们的节奏过着自己的生活。当火塘的火苗往上窜的时候,夕阳正穿过窗户抛洒进来,我看见烧砖人从容的背影。


乡村是什么?它应该是所有人心安的归处。


见到烧砖的老师傅,我像是见到老乡一样亲切,问了他很多砖窑的故事


因为祝家甸的砖窑文化,我想在这里以砖窑为主题,让原舍真正落地。


原舍 · 祝甸分为十栋小单体,

其中有五栋临水而建,

紧靠着长白荡的水面,

墙为纸,瓦作墨,

还原当地水墨江南的建筑。


每一栋临水的房间,

靠水的一边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廊台,

另一边一个开阔的内庭院,

把整栋建筑全部串联起来。


民宿依照当地建筑的风貌,

依然是白墙黑瓦的主体外观。

我们还赋予了它新的功能空间,

让它更适合现代的生活方式。


原舍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

外表好看的乡间房子,

它更应拥有江南的气质。

室内的装饰我用竹子为主要元素,

尽量还原乡村生活的细节。


我还把当地砖窑烧纸的砖块,

运用到装饰的每一处细节中,

地面的金砖、墙上的装饰,

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以前是否从来没想过在乡村,

有一处地方,安静做下来喝杯咖啡?

将来,这里还会有一个咖啡馆,

就在你从来没有想过的稻田河流间。


房间同样延续大厅的风格,

既有江南水乡的风貌,

祝家甸烧砖的点缀。


庾村1932一样,民宿只是复活村落的起点。


在修建民宿的同时,我们正在改造一栋与民宿隔水相望的霍夫曼砖窑厂。这个曾经炉火烧得旺盛的老砖窑厂,将来变成砖窑文化馆。更多人通过这里,可以了解祝家甸砖窑文化。


霍夫曼砖窑厂


现在砖窑厂的改造初具规模,

我们保留了它的整体外观,

在内部把它分隔成两层功能空间。



老砖窑厂改造现场


将来,一层会变成餐饮区,

还有小型主体课堂。


二楼,会变成大型的会议区,

还要金砖文化的展览区。



曾经,第一家原舍让莫干山的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用心力和精力慢慢地修筑,用时间和砖瓦一点一滴的改变“家乡”。就是希望总有一日“家乡”可以变成你可以回去的地方,更是所有人心安的归处。


将来,祝家甸除了民宿,还会有以砖窑文化馆为载体的餐厅、展览、返乡创业……梦想着去远方的年轻人可以回到家乡,在这个曾经空荡的村庄找到新的方向。



砖窑的炉火会重新燃起,

家乡也会重新复苏,

走了千里万里,

却终要回到故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