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你道路漫长,不畏前行

 寒龙cc3a2ufypu 2016-08-31

星期六散文 刷洗一周浮尘


《愿你道路漫长》是《智族GQ》总监王锋首部文集,陈坤、蔡崇达、冯唐作序并诚挚推荐,带你探索从生活美学到人生哲思的生命旅程。今天分享的是新书中的金句。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抵达的地方更重要。我们遇见的每个人,都参与并构成了我们的生命,照见心念,不畏前行。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说,生命的本质“只是行走的影子”。所有的痛和罪恶都在行走的路上消解了,行走是我们完成疗治和救赎的过程。

很多时候,生活的价值不取决于你得到什么,反而在于你的牺牲、付出和失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往和记忆,平时它们被锁闭和封存,在时间漫长的流逝中经历着变形和磨损。我们害怕时间冲走那些对我们很重要却难以名状的瞬间,幸亏有一首歌,一种表情,一段文字,或一种味道,把它们瞬间还原到我们的生活,提醒我们曾经拥有,使本来短促的人生不致太空洞。

身体的解放从来就是人性解放的一部分。身体是我们表达快乐的工具,甚至就是快乐本身。但是身体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就是我们终其一生最重要的工作,而这项工作的起点和终点,都在我们的身体内。

生命不应该用有用无用、有意义没意义来衡量,生命本身就是价值,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神性的事。

我和你不同,就是因为“我的身体和你的身体不同”,人和人的差异,早已先于思想、经历和教养,铭写于身体之上。在这个意义上,身体比人生更能体现命运感。

弱德之弱,不是贫弱,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人力难以抗争,必然是一种弱,一如周云蓬的盲。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遵循内心的操守,诚实,向善,隐忍和坚持,维护自己对美的欣赏和渴望,自尊而体面地活下来,这便是弱德。

很多时候,自由的获取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强权的抗争和血腥,它很可能跟权势无关,跟知识和认识无关,它只关涉一个人的心性,像一个盲人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是一种佛性。它可以,也应该是日常和欢乐的。

在一个戾气横行的社会,人人追求个性,发表观点,都自以为真理的化身,自由的目的就是消灭对方,自由的结果就是剥夺别人的自由,胡适这样的人往往被认为世故圆滑、犬儒、没有立场。但只有人生阅历丰富的人才知道,要做到这样并不容易,结合中国的忠恕之道和西方绅士精神,它需要更丰沛的心性、更开阔的智识,需要对人世更深切的体察和理解。这样的人可能并非一座高山,供人仰望,却是一条道路,引人走向远方。

内心的善意和纯良,不作恶,问心无愧才能让一个人内心闲适。一颗掺杂了太多算计、紧张、欲求的心是无法闲适的。原谅自己的小错误,不让自己犯大错误,享受明了、领悟、专注、沉静的爱与同情,就可以得到真正的休闲。

人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最容易忘乎所以,得经历多少事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落到服装经验上,比选择好衣服更难的是拒绝好衣服。时装很势利,越好看的衣服对人越挑剔,不只是挑长相,还挑年龄,挑阅历,挑学识,挑气质,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眼光很多时候都超过了我们的实际水准。

生活在现代,每个人都被社会塑造,不管我们外在如何光鲜,如何一步步登堂入室,合乎逻辑,但心里都隐藏着一头猛虎,那很可能是迥异于社会主流逻辑的另一种本能。它不主流、不正确、不成功也不显赫,但很有可能,它才是让我们生命死灰复燃的力量。与这种力量周旋并不愉快,它是我们的欲望,也是我们的恐惧,它给我们冲动和臆想,也给我们威胁,让我们不安,但正是它的存在,才保持我们精神上的警觉,激发我们全部的生命力与之共存。犹如那只孟加拉虎,谁都知道,茫茫大洋之上,没有那只虎,少年派早就葬身海底了。

调情就是这么个东西,好玩的时候它隐秘、神奇,带着令人震颤的快感,充满诱惑力;一旦玩砸了,你也得承受它因为轻率、误读、耽美、不确定性带来的令人难堪的结局。

自由不是唯我独尊放纵自我,自由不是勒令世界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长,自由必须以异己的存在为前提。

开阔的胸襟,良好的趣味,纯正的世界观,这种精神的开启对我们危机四伏的人生多么重要啊。它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都是机缘。它最终和时间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命运。
最人性的生活,应该是能让大多数人的情感和意志得到安抚的生活,它应该有助于养育我们智趣、和谐的心性,不妄求,不焦躁,不窘迫,不苟且,那正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人无是非,只论清浊。每个人守着自己的系统,肯定自己,承认或无视他人,这样就好。
 
本文内容?《愿你道路漫长》书摘

王锋是我内心敬重的人,我清楚地知道,他的才华与境界,他的纯粹与坚持,他对世事的觉察,对美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他身处浮华乱眼的时尚行业,多年来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洞察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年轻人。
——陈坤
 
他确实是我最好的编辑。和他共事的五年,我找到了自己想探讨的人生命题和文字方式,并我开始写作我的第一本书《皮囊》。孤独、欲望、恐惧、爱……每个人的内心被那么多命题缠绕,这本书是我找王锋索要的礼物。
——蔡崇达
 
王锋写下的这些文章,给出一种趣味和正见,让当下千万人的日子更美好一点,是否也是一种大乘?
——冯唐
 
他纤细、敏感、热忱,愿意袒露自己的无知、懦弱,对陌生之物保持好奇,对真正的崇高、美好之物充满向往。
——许知远

有灯火处就有力量   |  陈坤

人生路上,总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对视”。

小时候在嘉陵江边长大,夏天喜欢在河里撒欢。一次扎完猛子冒出水面,看见一只不知名的鸟,就停在离我不过三十厘米的水草上,白顶红喙,双目幽黑。我呆住了。等我缓过神,它腾空飞起,消失在天际。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远方。

2010年拍《龙门飞甲》,沙漠的戏份颇为吃重,整个人筋疲力尽,困顿不堪。某天傍晚收工,无意中一瞥,塞外狂沙无际、残阳如血,心里一动,猛然升起一个念头,想做一个好演员。

去年夏天,和志愿者去香格里拉行走,一行人攀上海拔四千二百米的那古崩顶。站在山脊上,四周雪山环绕,如在云中行走。突然,太阳猝不及防地刺透乌云,整个山谷光芒万丈,如被上苍加持。我伫立良久,看阳光照耀万物生灵,如同照亮心性。

之所以回忆起这几次“对视”的际遇,契机是不久前老友王锋寄来他的新书《愿你道路漫长》,请我写一篇序。我自认文字功底与修为未到,内心颇有不安。书中收集了王锋八年多来积累的文字,读至深处,我分明感觉到在和一双眼睛对视。

我一向认为,外表谦逊温和的人,内心大多坚定有力,王锋就是这样的人。我们平时来往不多,却是见面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王锋是我内心敬重的人,我清楚地知道,他的才华与境界、他的纯粹与坚持、他对世事的觉察、对美的认知、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人生质感的打磨。尤其令人尊重的是,他身处浮华乱眼的时尚行业,多年来却一直保持着清醒的洞察力,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多年轻人。

书中有一篇文字,王锋以同行者的身份讲述了他的团队、他所处的行业,但视线并未落在眼前的成败得失,而是关注那些年轻人的成长轨迹与内心修为。他以文字为天栈长渠,带着经验与善意,走进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脆弱、流血和疼痛,并且告诉他们:此行的收获,比你要抵达的地方更重要。

内心境界在山上的人,不会认为自己在山上,更不会用所谓的高姿态去俯视众生,他们更谦卑,更懂得低入尘埃,更有温度,更富有关怀与同理心。这是王锋文字给我的触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我“身为同行者”的一番自白。作为他的朋友和读者,为拥有这份机缘而感恩,在与他“对视”中也照见自己的心念。

生命的意义,究其本真在于漫长道路中的内心修行。所有结伴同行中,意念良善的“对视”则是灯火,有灯火处就有力量。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莫不如此。

更何况我一直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双凝视世界的眼睛,迟早会成为一盏灯火,守在某个关隘,等着帮助别人渡过此地,让他们有力量走向更漫长的道路。

行走的目的并非抵达,而是为了参悟漫长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行走的人,都是同行者,这也是你我的缘分所在。

愿我们道路漫长,笃定行走,不舍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