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是怎么吃感冒药的?

 xueyongqi555 2016-08-31

古人是怎么吃感冒药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感冒药是一类比较特殊的药品,首先,无论中药感冒药还是西药感冒药,均属于急症治疗用药,不像降压药、降糖药那样需要终身服用,而是要在感冒时使用。同时,感冒药的疗程比较短,一般而言,如果以全身症状改善为目的,推荐疗程不超过3天。实际上,很多服用中药感冒药的患者,有时会忽略疗程的概念,一连吃好几天。那么,古人是怎么吃感冒药的?准确地说,古人是怎么吃中药治疗感冒的?

例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和桂枝汤是经典的治疗风寒表实证和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其中,尤其以桂枝汤的服法比较独特,下面我们以桂枝汤为例,向大家展示一下古人在服用解表药(感冒药)的方法。原文如下: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其中包含了哪些服用感冒药的细节

  1. 明确煎药法。“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传统煎药法,这个不详说了。

  2. 明确第一次服药量。“适寒温,服一升”,也就是说,药液的温度要适中,太烫或太凉都不行。

  3. 明确第一次服药后应该做的事。“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也就是说,第一次服药后,稍等片刻后喝适量的热粥,不能太稠,稀粥就行,目的是为了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4. 明确第一次服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也就是说,服药后盖着被子休息一下,过一段时间,身上微微出汗的话,药效就达到了。但是要注意,不能大汗淋漓,只能微微出汗,这样最好。

  5. 讨论第二次药还吃不吃、怎么吃的问题。“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也就是说,如果吃了第一次药后,微微汗出,症状改善,精神好转,就可以停药了。如果没有出汗,就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吃。如果还是不出汗,就缩短给药间隔继续吃,在半天内吃完3次药

  6. 讨论多次吃药后还不好转怎么办的问题。“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也就是说,如果病重,就需要多次服药,在夜里仍然间隔服药,并密切观察。

  7. 讨论吃几天药的疗程问题。“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也就是说,第一付药吃完了,症状还在的话,第二天、第三天仍然要继续服药

  8. 规定忌口。“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感冒服药期间,上述食物要忌口,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由此可知,古人服感冒药还是很讲究的,从药液温度,到服药量,到服药间隔,到服药后观察什么,到什么情况下停药,再到服几天药都有明确的说明,这些内容应该对我们现在服用感冒药有一定启发。由于现在感冒药组成已比桂枝汤复杂,中成药的用法用量也是说明书规定的,不宜轻易更改,但是像服药后喝热粥以至于“微微汗出”的病愈表现,不能“大汗淋漓”的用药警示,以及病愈后不必继续服药的建议和饮食忌口的提示等,都能为现在感冒治疗所学习和借鉴

【小金药师说药事】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