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谚细说之三,鱼儿鼻子灵,先嗅后品尝

 木林森森3635 2016-08-31

鱼儿鼻子灵,先嗅后品尝

  鱼的嗅觉器官十分灵敏,不仅能嗅出眼前水中物质的气味,而且能嗅出远距离水中物质的气味。鱼类学家测定,鱼嗅气味的能力是人的几十倍至几百倍,在1升水中滴入一滴曲酒,鱼便立即感觉出来,难怪人们常说,鱼的鼻子比狗还灵,超过逐臭的苍蝇。

  原来大多数鱼类都有两对小鼻孔,长在眼睛的前方,和口腔不相通。每个鼻腔都有两个孔,中间隔着一道薄膜,成为前后两个鼻孔,前面的是入水孔,后面的是出水孔。当它在水中流动时,水从前鼻孔流进,再从后鼻孔流出,一进一出就能嗅出水中物质的不同气味。也就是说鱼的鼻孔不是用来呼吸的,而是用来嗅味的。

  鱼的味觉器官也相当发达,它的口腔内唇部和触须上布满了味蕾,其他部位也有味觉神经的分布。味蕾与鼻孔共同担负着对水位中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任务——什么气味,何种味道,有毒无毒,尔后决定取舍。所以鱼的进食程序是:当发现食物后,先嗅其味儿,再察其形,辨其色,品其味道。结过几次吞吞吐吐,合乎品味的就吞食,不合品味的则吐出。尤其是鲫、鲤、鳊等鱼,它们都是品味的能手,从不吃那些无色无味的食物。

  鱼在水中发现食物,近距离靠视觉与嗅觉,远距离全凭嗅觉。实际上食物的气味成了鱼儿觅食的向导,如同猫一闻到腥味儿就会跟踪追击一个样——这既是条件反射,也是祖宗遗传,不会改变。

  应用:

  这条谚语是告诉钓者,钓鱼必须精心研究饵料的气味与味道,色味俱佳方能有所收获。

  色味俱佳是总的原则,具体配制和使用当中还须注意下列各点

  一、投鱼所好。钓什么鱼配制什么品味的饵食。因为不同种类的鱼有着不同的口味嗜好。例如鲫鱼喜欢奶香,鲤鱼喜欢腥香,草鱼、鳊鱼喜欢青香,鲢、鳙喜欢酸臭,鲶鱼喜欢腥膻等等。不仅如此,即使同一品种的鱼,摄食的口味也不都一样。比如鲤鱼大多喜食香甜饵,但有的则专嗜酸饵,有的只吃平时吃习惯了的豆饼和麦麸,对别的饵料一概不理。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同时,还要根据季节、水域、水温、水质酸碱度等不现情况分别对待才行,不可千篇一律。

  二、饵味浓淡要适当。经验证明,并非气味越浓越好,越重越佳。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太浓太重的饵味,鱼儿反倒不领情。例如钓鲢、鳙一般饵宜淡不宜浓,酸味太重,鱼儿反倒不爱吃;臭呛味过头,花鲢就会躲着走;香与甜也有这种情况。另外,还应根据水温、水的肥瘦及时调整饵味的浓淡度。须知鱼的口味是有变化的,最好是临场多调配几种浓淡不同的饵料,便于从中筛选,特别是多竿垂钓时更不能单打一。

  三、诱、钓饵味应一致。防止“鱼星往上冒,不见鱼咬钩”的局面发生。例如在池塘钓鲤,诱饵用颗粒饲料,钓饵也应用同样的颗粒饵料或在面食中掺入用池塘水泡化了的颗粒饲料。这样诱饵、钓饵味道一致,鱼儿才不会生疑。

  四、选饵要力求新鲜。新鲜饵对鱼才会有招诱力,那些腐败变质的饵料,鱼儿是不会问津的。

  五、饵味要纯正。不能什么调味的东西都往里加一点,那些香不香、甜不甜、酸不酸、臭不臭的大杂烩,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六、制作饵料时,手要洗干净,盛放饵料的器具同样要处理干净,不沾其他异味,否则就会影响上鱼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